APP下载

瑶族长鼓舞之美

2022-03-30义王静

美与时代·下 2022年2期
关键词: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广西瑶族长鼓舞历史悠久,其原型是瑶族先民祭祀祖先盘瓠的仪式,后来发展成为形式多样的长鼓舞。从单纯的祭祀仪式到既娱神又娱人的民间艺术,具有了审美性。瑶族长鼓舞从发展之初的仪式性舞蹈发展到后来娱乐性的舞蹈,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征,比如主要器具长鼓具有对称和谐之美、刚柔结合的动作之美、勃发向上的节奏美以及圆融和谐的意蕴美,这些使它经久不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生命力。

关键词:瑶族;瑶族长鼓舞;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汉时期毛亨《诗·大序》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自古以来,人们就以歌舞寄托情感,瑶族人更是把歌舞融入日常生活。瑶族是一个由北方不断向南迁徙的山地游耕民族。瑶族人千百次步履艰难地穿行在风雨中,大山一次又一次听到他们负重前行的呐喊和欢歌,他们能歌善舞,其舞蹈与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用从容与坦荡、自信与坚忍的歌舞诠释了生命的美与真。

一、瑶族长鼓舞文化背景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唐代姚思廉在《梁书·张缵传》中记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蛮者,依山险而居,历政不宾服。”[1]其中“莫瑶”指的就是瑶族的祖先,“瑶”的称谓从南北朝梁算起,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上千年的漫长岁月中,由于封建统治的压迫,瑶族人民不断从北方向南方迁徙,逐渐分散定居于南方的山岭之中。瑶族长鼓舞正是瑶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迁徙民族同胞的价值观,2008年成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瑶族长鼓舞中的主要道具“长鼓”在古文献中被记载为“铙鼓”。“铙鼓,瑶人乐,状如腰鼓,腔长倍之,上锐下侈,亦以皮鞔植于地,坐拊之。[2]”这是南宋文学家范成大对“长鼓”外形和作用的介绍。关于长鼓的起源,瑶族《过山榜》中记载,评皇与高王久战,难决胜负,而瑶族祖先盘瓠帮助评皇取下了高王的首级,为战争的胜利立下大功。评皇为了报答盘瓠,于是招他为驸马,将自己亲爱的三公主嫁给他,还封他为会稽王,不久便生下六儿六女。由于山区条件恶劣,他们主要靠游山狩猎维持生活。有一天盘王上山狩猎时被石羊撞落山崖,不幸正好落在梓木上而被刺死。盘王的儿女发现后便砍下梓木将其做成长鼓,然后蒙上羊皮,拍鼓为父亲申冤。后来每到盘王的忌日,他的儿女子孙都会拍长鼓而舞,习俗沿袭至今已发展成为祭祀缅怀瑶族始祖盘王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个民族的舞蹈是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反映,伴随社会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如前所述,瑶族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在迁徙的过程中不断被分散,形成很多支系,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不同,舞蹈的风格和种类也会不同。总体来说,瑶族的长鼓舞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具有祭祀性的还愿长鼓舞和娱乐性的贺年长鼓舞。

二、广西瑶族长鼓舞的审美特征

俄国美学家车尼尔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说:“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瑶族长鼓舞源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后来随着瑶族人民生活实践的变化,从原始娱神形式慢慢发展成为兼具娱人的舞蹈形式,是瑶民生活的结晶和缩影,形成了最具瑶族代表性的动态艺术之一。其舞蹈的形成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环境、民族精神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瑶族的长鼓舞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岁月的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古朴沉稳的形式之美

1.广西瑶族长鼓舞的仪式美

瑶族人民深受道家文化影响,在祭祀时基本遵循道教的法旨进行,祭祀活动隆重且严谨。广西瑶族的长鼓舞属于祭祀性的舞蹈,其舞蹈程式古老朴实。在表演每个动作之前要做一组程式化的动作,而且每个动作都要朝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跳一遍,按照程序四个方位轮流跳过才能算是完成一组动作,表示对四方神灵的虔诚和恭敬。祭祀由师公主持,师公是神职人员,穿着也有一定的讲究,上身穿斜襟彩色道袍,下身穿黑色的中裤,头上戴莲花式帽子,带有强烈的民族宗教气息。在举行仪式之前,人们就得搭好神台,摆好供桌,挂好神像。仪式进行时,师公带领大家面对神台唱歌来请求神仙降临,人们一边唱歌一边表演长鼓舞。在严谨的仪式活动中,长鼓舞有了一种庄严美。

2.广西瑶族长鼓之美

长鼓是瑶族长鼓舞的主要道具。鼓在瑶族人民的心中是神圣的,黄泥鼓、铜鼓、瓦鼓等是瑶族文化的象征物。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的墙壁上雕刻着两只三米多长的黄泥鼓作为瑶族文化的标志。瑶族长鼓属于腰鼓一类,鼓身细长,外形是两个倒接的喇叭,整段木头掏空制成。两头的鼓口较为粗大,稍粗而空,两个喇叭口蒙以羊皮形成两个共鸣鼓腔,两端按照一定的比例设计,对称和谐。舞蹈者执鼓,手拍鼓面而舞。在瑶族人民的观念中,鼓既是具象的实体,又是祖先神灵的象征。毫无疑问,原始人类能够感受到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对情感进行宣泄所带来的强烈审美快感。瑶族长鼓舞随着时间的发展由原始的祭祖娱神慢慢发展为现代瑶族长鼓舞娱神和娱人共存的形式,瑶族长鼓也逐渐由祭器向乐器转变。但无论何时,瑶族长鼓都体现着最初的文化内涵,在瑶族深沉的文化心理或者说集体无意识的文化记忆中,它仍是祖先的象征。

(二)广西瑶族长鼓舞刚柔结合的动作之美

在舞蹈中,稳健有力的动作、浩大的气势可以称之为阳刚之美;而和谐的节奏、连贯动作展现出来的曲线舞姿则可以称之为阴柔之美,瑶族长鼓舞即是阳刚美与阴柔美的统一。其舞蹈动作的风格可以用“弹、扭、稳、矮”完美概括,其中“弹”又表现为“屈弹”和“扭弹”两种状态,都是瑶民山居生活的写照。“屈弹”指的是人们舞蹈时上下蹲起做出的屈膝动作,代表人们背背篓、挑着扁担上下山时候的身体律动。“拧弹”则表现两个人之间从旁边侧着身体相互让着绕身而过的舞蹈动作。因为人们居住在崇山峻岭中,山上道路狭窄,行路时往往需要侧着身子向前,若两人迎面而过则更是需要侧身相让。“扭”是指身体自由舒展扭动。在整个舞蹈过程中“屈膝”“弓腰”“拧身”等舞蹈动作构成柔和的曲线。“稳”是指瑶族长鼓舞舞步稳健有力。“矮”指整个舞蹈过程中舞者都是半蹲或全蹲的姿势,考验着舞者手脚的力量和忍耐力。以“蹲”为主的动作姿势,给人沉稳有力的踏实感,体现出瑶族长鼓舞的阳刚之气。稳健有力的动作和身体律动带来的柔美曲线使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种独特的舞蹈动作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瑶族长鼓舞勃发向上的节奏之美

节奏性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特征。正如前苏联著名舞蹈编导扎哈罗夫所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说明音乐在舞蹈艺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瑶族长鼓舞是舞蹈和音乐的结合,首先跳舞时拍击长鼓发出的声音是带动舞蹈的主要节奏,其次还有唢呐、小铜锡、大鼓、号子等乐器为舞蹈伴奏。广西省富川瑶族自治县的芦笙长鼓舞在表演时还需要有芦笙和长笛。大鼓雄浑沉稳的伴奏给整个舞蹈增强了气势,长鼓随舞而动被敲击的动感伴奏则使得舞蹈节奏鲜明,号子等则活跃了气氛。在跳得起兴时,人们还会唱起与舞蹈表演内容相应的歌。多种声乐相结合形成一种百鸟朝凤、万众齐鸣的效果。

(四)瑶族长鼓舞圆韵和谐的意蕴之美

圆融和谐是中国古典美学中重要的审美范式。早在《周易》一书中就提出世界万物是一体的思想,认为“天道之圆”,世间万物都在进行着循环往复的运动。这一思想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很大程度上说,这种哲学思想也影響着中国传统舞蹈的产生和发展。比如藏族的“果谐舞”、彝族火把节跳的篝火舞等,人们手牵手围成一个圈边跳边唱,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动作统一,构成一个和谐的场面。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瑶族先民也深受民族智慧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对美的认识。以广西金秀的“黄泥长鼓舞”为例,黄泥长鼓舞所用的长鼓分为母鼓和公鼓,通常以母鼓为中轴,公鼓环绕母鼓排成队形,执公鼓的舞蹈者配合执母鼓的舞者完成整套动作。通常会有身着精美瑶族服饰的年轻姑娘环在主队伍的周边同主队一起唱跳。整个舞蹈在运行规律和队形的变化中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和谐的美学观念。

三、广西瑶族长鼓舞的审美功能

舞蹈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功能。在原始社会,舞蹈主要出现在原始巫术祭祀活动中,其内容主要是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到了封建社会,出现了乐舞艺术,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在舞蹈艺术中逐渐减弱,舞蹈的审美功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成为宗教活动和帝王消遣娱乐的活动;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舞蹈不再是隶属于帝王或某个阶层的娱乐活动,也不只具有宗教祭祀中娱神的作用,而是兼具自娱和娱人的功能。广西瑶族长鼓舞的功能也遵循这个规律,越来越走向审美化。

广西瑶族长鼓舞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是因为它不仅以舞祭祖,以舞娱神,而且在舞蹈的过程中彰显了崇高的民族信仰。瑶族人民通过跳祭祀盘王的长鼓舞来缅怀祖先,“还盘王愿”“庆盘王”“游盘王”等祭祖活动体现虔诚的缅怀。跳祭祀盘王的长鼓舞仪式,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彰显出民族精神,坚定了民族信仰。参加祭祀仪式和观看瑶族长鼓舞则促进了民族团结。

瑶族长鼓舞是由娱神的巫舞发展而来的,但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了娱神和娱人的功能。特别是广西贺州八步区过山瑶的“贺年长鼓舞”,更多是带着娱乐性质的长鼓舞。这种由实用性、祭祀性向娱乐性的转变,使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瑶族长鼓舞转向审美化有利于传播瑶族文化。文化传播是舞蹈艺术的本能,当舞蹈在被审美的时候,文化就开始传播了。当人们在观赏瑶族长鼓舞时,通过直观的动态形象透视瑶族文化背后蕴藏的文化特质,了解瑶族人民独特的思维方式。在观赏的过程中就不自觉地进行着文化的输出和输入。传播瑶族长鼓舞文化,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借鉴,促进中华民族和谐大发展。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社会意识的载体,通过长鼓舞这种艺术形式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随着物质和精神领域的不断发展,瑶族长鼓舞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原始巫术礼仪活动以及对图腾的崇拜,而是成为愉悦身心的活动。瑶族长鼓舞作为瑶族文化中特殊的审美存在,反映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提升瑶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参考文献:

[1]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342.

[2]范成大.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义王静,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审美教育。

猜你喜欢

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粤北瑶族学生文化传承观的调查与研究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瑶族传统舞蹈的审美价值与保护传承
瑶族民歌进校园初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当猫邂逅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