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柳忆三坝
2022-03-30孙冬孙金丽
孙冬 孙金丽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柳树寓意留住,其枝條婀娜,饱含情意绵绵和依依惜别的挽留之意。唐朝王建曾有诗云:“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
柳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死而根发,生生不息。在三坝险工27坝的马渡古渡口,屹立着一棵历经百年风雨的渡头柳,此柳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古往今来,船行河中,要知船向,就要依靠生长在渡口的柳树。近百年以来,马渡古渡口的这棵渡头柳为来往船只引领航向,不仅成了黄河渡口的标志,而且见证了昔日通航船只与往来行人络绎不绝的马渡古渡口的繁华与没落。
黄河西出峡谷,由西向东阻碍了南北交通,以前的人们只有依靠航运摆渡来往黄河两岸,因此,渡口在那段岁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马渡古渡口位于郑州惠金黄河河务局辖区内三坝险工的末尾工程27坝。三坝险工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它西起三坝村北,东止中牟杨桥险工上首,相应大堤桩号28+860—30+968,现有单位工程32个(其中坝垛20道、护岸12段),全长2108米,坦石裹护段围长1768米,平均根石深度在10米左右,坝顶高程为94.3—95.1米。
在清康熙六十年至六十一年间(1721—1722年),由于黄河南岸邙山岭挑溜,致使大溜射向东北,对岸秦厂上下大溜顶冲,故不断发生险情和决口。为逼溜南移,减轻水患,使河水行于中流或靠南岸,清雍正二年(1724年),朝廷在秦厂上下修建了数道挑水坝,这样大河便由中牟河段逐渐上提,在石桥以下靠河着溜。此间,朝廷在石桥以东修筑长达4千米的埽岸,并在埽尾(来童寨北)修筑一道叽咀坝。到乾隆、嘉庆年间,由于主溜摆动幅度较大,朝廷又修筑了10余道坝垛,三坝险工逐渐形成。由于大河来回游荡,上提下挫,交错冲淤,再加上来童寨大坝的挑溜,使其大溜常行于三坝与杨桥之间,时常靠河生险。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九月,来童寨附近河势陡变,大河由西北折向东南,直趋杨桥顺河埝上首(今三坝险工处)),此处因无坝埽工程,大堤蛰塌80米长、5米宽,便逐渐形成了渡口。
修建后的三坝险工在1933年前临靠大河,到了1933年8月洪水过后,淤成大滩而脱险,但1956年后又开始临河,黄河大溜经常临靠工程下段。因此,邙金黄河河务局(惠金黄河河务局前身)在1988年、1990年和1991年对三坝险工的19—27坝、5—9坝和1—4坝分别进行了全面整修,三坝险工的工程面貌改观很大。
1990年以后,随着马渡下延大坝工程的续延,主流逐渐向北移动。在中常洪水情况下,该险工全部脱河,且主流离工程较远,致使该河段南北两堤间距达到了11~12千米。若不发生横河、斜河,靠河机遇很小,且主溜离工程较远,因此,三坝险工的基础坚固,抗洪能力强。
1992年9月,为彻底改变三坝险工的工程面貌,邙金黄河河务局对10—18护岸进行了全面整修,该工程采用平扣结构,以1:1的坡度比例将原石块封顶石改为预制混凝土块封顶石,规格为0.6×0.3×0.12米。根石顶面为平扣,顶宽1.5~2米,坦坡为乱石毛坦,坡度在1:1到1:3之间。该工程于1992年9月15日开工,11月18日完工,共完成了平扣坦石1500立方米,干填腹石1500立方米,浆砌混凝土块630立方米。其间共投入各种机械车辆13部,资金7万余元。
2003年,随着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的迅速推进,三坝险工全部改建为干砌石结构。自此,三坝险工工程历经近20年之久仍固若金汤。
马渡古渡口是黄河郑州段较有名的渡口之一。据史料记载,郑州市惠金河段有三大渡口:荥泽渡口、花园口渡口和马渡古渡口。荥泽渡口在黄河铁路大桥建成后消失,花园口渡口于1986年在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后便不复存在,马渡古渡口也在2002年后随着郑州境内黄河大桥的增多,因其自身交通运输功能减退而停止渡运。如今,惠金辖段的黄河古渡口都已湮没在了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只有那渡头柳走过漫长的时光,依然矗立在渡口。
百年以来,渡头柳在岁月的轮回中见证了黄河从“害河”到“利河”,从肆虐一方到造福人民、润泽中原的辉煌历程。如今,“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响彻黄河流域,曾经毫无生命迹象的渡头古柳吐露新翠、焕发生机,茂密地生长在如今的“幸福河”畔,守护着曾经的马渡古渡口。2021年以来,惠金黄河河务局对渡头柳文化进行了全面挖掘,以三坝险工的历史变迁为背景,依托黄河的文化底蕴,为渡头柳立碑撰书,并在周边设置汉白玉栏杆予以保护,打造了“渡头柳文化小景”。
默默守护在“幸福河”畔的渡头古柳,在它的一枝一叶之中见证了三坝险工的时代变迁,散发着惠金黄河文化的时代光辉,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谱下了芳华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