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小学数学文化自觉的思考

2022-03-30王春梅

天津教育·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德育数学文化

王春梅

数学文化是千百年来人类所创造共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建设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发挥好数学文化的育人作用,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自觉,因此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自觉。

一、走向数学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数学文化自觉是指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了解数学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形成过程,掌握数学文化特点与应用价值,并能充分利用数学文化指导学习过程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行为习惯或状态。数学文化自觉不但能对学生数学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还对数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提升。数学文化中包含着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数学观点、数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等。培养学生数学文化自觉,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学习态度,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提升。二是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自觉,能使学生形成良好数学符号意识、灵敏的数感与空间观念,有利于学生掌握多种数学思想与方法,能促进学生数学分析、运算与推理能力提升,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三是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数学文化自觉,能使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得到全面发挥,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数学文化具有重要智育、德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文化教育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数学文化教育效果的提升,也难以让学生走向数学文化自觉。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对数学文化渗透教育不够重视。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和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教育不够重视,功利性的教育取向,使许多教师不能很好地认识到数学文化的育人价值,数学文化渗透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到数学文化教育在数学教学和学校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养成自觉主动进行数学文化渗透教育的自觉性,因而不重视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二是数学文化渗透教育理念落后。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数学文化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但不少教师对数学文化的真正内涵与本质理解片面,也只是把教材中包含的数学文化作为一个普通的数学知识点进行简单介绍,数学渗透教育表面化现象严重,并没有认识到数学文化中包含的德育价值、智育价值、美育价值等,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自觉意识,忽视数学文化作业的练习与实践。三是数学文化渗透教育方法单一。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数学文化教育时,只是运用普通的口头讲解的方法进行一般的介绍,不注重运用多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文化教育。数学文化教育内容也只是为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等内容,数学文化内容教学比较单一,难以吸引学生数学文化学习兴趣。多数教师不注重对数学文化教学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不注重深入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因而造成小学数学文化教育低效问题。四是不注重营造数学文化学习氛围。学生数学文化学习和数学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需要营造浓厚的数学文化学习环境氛围,但是多数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中,不注重在班级和教学中营造浓厚的数学文化学习氛围,使学生不关注、不重视教材中包含的数学文化内容。不少教师担心数学文化教育耽误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因而不注重营造数学文化学习氛围。

三、走向数学文化自觉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让小学生走向数学文化自觉是一个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数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数学文化自觉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利用数学文化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一是利用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文化中包含着大量具有趣味性的数学家的故事,这些内容符合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能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兴趣。它包含着丰富的数学之美素材,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中包含的美,可增强数学知识的魅力,有利于吸引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图形的移动与旋转”时,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图形旋转产生的对称美,以及图形运动产生的动态美,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能为学生走向数学文化自觉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营造数学文化氛围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数学文化氛围,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文化自觉的有效措施,为此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形式营造数学文化氛围。可运用环境熏陶、课堂渗透教育、数学文化资源开发、数学文化专题教学等方式营造数学文化学习氛围。例如,可利用教室墙壁、黑板报等张贴数学家画像,或张贴数学文化标语等,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经常组织班级数学小竞赛、组建数学兴趣小组等措施,能营造浓厚的班级数学文化学习氛围。

(二)加強数学文化资源挖掘开发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自觉,需要教师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渗透教育,为此需要教师加强对数学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开发,这样才能为课堂数学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一是加强教材数学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在现用的各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中,都包含丰富的数学文化知识,既有数学发展史、数学成就、数学家有介绍,也有不少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之美知识的介绍或练习题,通过对这些数学文化知识的挖掘整理,可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数学文化教学资源。例如,青岛版五年上册中的“黄金比之美”就包含数学美、数学发展史、黄金分割等方面数学文化知识,通过挖掘该文化资源,能增强学生数学文化学习兴趣。此外,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有许多像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数值、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等故事,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二是加强生活中的数学文化资源开发。在生活中,反映数学文化的现象、事物和事例非常多,教师要关于从发现和挖掘数学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开发整理这些数学文化资源,就能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大雁南飞总是保持“一”字队形,而丹顶鹤飞行总是保持110°的夹角队形,生活中许多物体具有对称美,都是良好的数学文化教育资源。三是在数学备课中加强数学文化教育设计。要提高数学文化渗透教育效果,需要教师在课前备课中加强对数学文化教育内容的设计。有了全面系统详细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数学文化教育活动。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设计数学文化教育内容,巧妙地把数学历史、数学人文故事、数学思想、数学成就等融入数学知识的教学,这样才能保障数学文化渗透教育效果。

(三)运用多种方法渗透数学文化

要提高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数学文化自觉的形成,就需要教师改进和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渗透数学文化。一是运用多种方法渗透数学文化。进行数学文化渗透教育,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趣味性强、新奇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文化渗透教育。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对称、平移与旋转”时,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或合作搜集有关对称美的图形或物体,让学生在资料搜集中感受图形美、体会数学美;可采用游戏教学方式,让学生举例说明是否大于2的偶数可表示成两个质数的和?并向学生介绍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及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1+2”的成果,既可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又能对学生进行德育。二是持之以恒渗透数学文化教育。学生数学文化自觉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或几次数学文化教育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树立持之以恒的数学文化渗透教育思想,把数学文化渗透教育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认识图形”教学中,可在教学中加入人类对图形的认识发展过程的内容,从古人看到月亮的形状、笔直的大树、各种棱角的石块、平列的水面等形状,就产生了圆、直线、菱形、平面等各种图形,这样既能增强课堂趣味性,又有向学生渗透了数学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形成文化自觉。三是立足生活渗透数学文化教育。要让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及其包含的数学文化的价值,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立足生活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知识教育,这样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文化知识的内涵与应用价值,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例如,在学习了“黄金比”这个数学概念后,可利用生活中人们在22°C~24°C时人体感觉最舒服,这个温度正好是人体温度36°C的0.618;一些商家也利用黄金分割比进行商品促销,他们依据0.618设置商品折扣价,能让人们获得物美价廉的效果,有利于促进商品销售,通过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能促进学生数学文化自觉的形成。

(四)善于利用数学文化解决问题

通过让学生利用数学文化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内涵的理解掌握,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文化自觉。一是利用数学文化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与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捷径和有效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利用数学文化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例如,在求圆的面积公式时,可利用我国古代刘徽的割圆术向学生数学文化,同时向学生渗透“极限数学思想”“转化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等,这样能为学生解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利用数学文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形成数学文化自觉,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文化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这样能让学生深入体会数学文化的真正应用价值,促进学生关注数学文化、学习数学文化知识。例如,在行程、百分数、比例等方面的解决复杂应用题时,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等,提高学生解题效率,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文化知识的理解掌握。三是重视安排数学文化作业。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自觉,需要教师注重为学生安排适当的数学文化作业,通过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数学文化方面的作业练习,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内涵的理解,有利于学生重视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和应用。例如,可让学生办一张数学趣味小报,介绍趣味性数学知识,开阔数学知识学习视野;在认识了人民币这节知识后,可让学生亲自到菜市、超市购买东西,体会人民币中包含的知识和文化意义,这些作业的练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理解。

(五)利用数学文化渗透德育

发挥数学文化的德育作用,既能促进学生数学文化自觉性的养成,又能更好地实现数学文化的育人作用和提升数学学科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应注重利用教材中包含的数学文化向学生渗透德育。一是充分认识数学文化的德育价值。数学史料、数学成就、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家的故事等都是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包含着丰富德育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素材,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算盘,进行乘法教学时介绍我国古代发明的《九九乘法表》,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学习“人民币的认识”时,向学生介绍人民代表的含义等,都是對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时机,也能收到良好德育效果。二是重视数学精神的培育。数学文化的精髓是其包含的数学精神,重视利用数学精神培养良好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既能发挥数学学科的德育价值,也能使数学文化自觉的意识牢固扎根学生的心里。例如,在数学教学中,针对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僵化、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向学生渗透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精神、理性客观、不畏艰难等数学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也能促进学生数学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三是创新数学文化德育渗透的方法。要提高数学文化的德育渗透教育效果,需要教师注重创新数学文化的德育渗透教育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德育渗透教育效果。教师可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进行数学文化德育渗透教育,还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动手操作等方式方法向学生渗透德育。例如,在学生的数学学习遇到困难时,可利用数学家陈景润通过七年的反复计算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教育,可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让小学生走向数学文化自觉,需要教师充分认识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利用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数学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改进和创新数学文化渗透教育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数学文化渗透教育,善于让学生利用数学文化解决数学问题,注重利用数学文化渗透德育,才能促进学生走向数学文化自觉。

(邱瑞玲)

猜你喜欢

德育数学文化
《中国德育》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谁远谁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