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2022-03-30林文婷

天津教育·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林文婷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存在很大的问题,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学习氛围不佳,所以很多初中学生都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尤其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难以将所学的言语知识直接应用在实践中。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英語阅读教学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为中心,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体会文本的角色,并根据教材文本的内容促使学生思维提升,从而提升英语课堂学习质量。本文将针对怎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初中英语学科素质概述

现如今,初中英语教学成为现代教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点学科,充分贴合每个学生自我发展条件,根据每位学生独特性,推动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促进义务教育得到稳定发展。同时,根据新课程改革规范要求,初中英语课程必须将学生作为主要学习对象,时刻关注学生自身想法,丰富学生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期间,强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适当运用,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通过针对性英语教学为其后期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以后跨教育式文化当中奠定扎实理解基础,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向着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增强学生的学习素养和道德素养。从具体而言,初中核心素养包含口语表达、自主学习、阅读理解、思维扩展等要素构成,并且在初中阅读教学课程中,教师将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贯彻到各个方面当中,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整体素养和学习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二、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善只注重知识、不注重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要锻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缺乏课文实践活动的延伸,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重点掌握课本关键内容,加强重视学生思维逻辑培养,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展现出创新型教学模式。初中英语教师重视帮助学生应对各类考试,所以课堂教学难免只注重知识,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属于被动的一方,所以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被忽视,英语学习能力可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

三、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探讨

(一)根据主题阅读,了解大致意思

当教师在对学生展开英语课堂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中的重点知识与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对阅读素材进行选用时,应通过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教学材料,考虑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和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合理掌握知识难度。如果教师选择难度大的阅读题材,不仅会让很多学生无法了解文章内容,还会严重打击学生对英语产生的兴趣,不再关注英语课堂知识。同时,教师对学生传授的教科书文本都是通过层层选择、审核的,具有较强理解性和有效性,所有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激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探索和思考,加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特别是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而言,受到小学环境的影响,也许在英语认知和学习上仍处于初期状态。教师在了解到这一情况时,可以利用英语文章阅读环节,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对阅读素材采取细致化阅读分析,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阅读、思考、分析等习惯,使学生能够深层了解文章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学习环境中,促进师生互动,协助学生营造有利学习环境,并对学生的疑问做出相应明确答复。

(二)实施分层教学

采取分层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该在保障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地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和提高,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视野。对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师应该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之后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点,逐渐扎实英语基础水平。这种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引导的学习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也能够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教学是不科学的,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此照顾到班级中更多的学生,从而增加全体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比如,

当教师提出“Do you have any hobbies?Do you have enough time for your hobbies?”根据课本文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出简单答案“Yes!”紧接着询问学生:“What’s your hobbies?”让学生做出正确答案,同时询问学生“Why don’t you have enough time?”学生可以根据当前情况回答“We are in grade 3 how and we have to have to spend more time on our studies and prepare for entrance examinations.”从中引出学生课本中的reading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学习课文,重点画出不理解和不会阅读的地方,从中提出问题,让同学进行解答,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兴趣,营造良好英语学习氛围。

(三)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关键内容

只有抓住了英语阅读中的重点,英语学习才能更有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利用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关键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以教材为中心,抓住重点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这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接受水平。除此之外,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鉴赏也是与教材交流的方法,这个过程中能够实现和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的交流,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思维,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鉴赏教学并不受内容限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鉴赏中了解外国文化和风情,这种阅读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关键内容,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进行交流和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仁爱版八年级上册“our clothes”这一课时,其中有两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1.What do North American people wear on special days?

2.What do northerners wear in winter?

學生可以针对问题展开探讨,采取两人对话、小组讨论、自主思考等方法思考问题,把握文章关键内容,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合作学习的过程和乐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情境对话,从多个方面分析不同国家的服饰差异,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并将英语运用其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提高课堂教学的开发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存在一定的教学规则,但是相较于其他学科是开放性较强的,设置大量的规则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从而脱离了教学的本质需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开放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不同的教学形式下,可以让学生积累词汇与语言,比如,用英语讲述故事、用英语总结课上所学习的内容、用英语演讲三分钟,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情境创设、游戏、使学生体会到应用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在活动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在学习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 6 “Enioying cycling”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创设景点旅游活动。让学生扮演乘客和售票员,然后用“I'd like to go on a trip,could you please...?”造句,创设在旅游的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对话,以此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在收获学习的快乐。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设计新颖独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描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而且在学生的思维被局限于一个地方无法突破时,质疑能够使学生从另外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文中精美的语句进行摘抄,也是练习英语的一种良好的方式,比如,在讲解仁爱版七年级“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这一课时,可以标记出go for a walk、be different from等词组,通过查阅单词和阅读提升对课文内容学习的流畅度,从而有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五)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当前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地加深,但是仍然存在不少教学方式没有被创新,因此学生浪费了不少学习时间,收获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主要问题是教师将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割裂开来,提出的问题都缺乏新颖性,甚至很多问题是无效的,比如,“Do you like the piano?”“Have you ever been to a cafeteria?”这类,学生的回答都是yes,很难让学生融入互动交流中,一些问题并无沟通交流的实质性内容,会让表面热闹的现象都是虚设,所以为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应将英语阅读教学和生活真正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学习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作为中心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例如,在学习仁爱版八年级上册“our clothes”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拿着衣服的袋子到学生的前面,让学生猜测,“I bring many special clothes here and they are in this bag.We can play guessing game.Do you like it?”学生回应以后,教师让学生将手伸进袋子摸一下衣服,说出是什么。学生反问:“Is it a silk scarf?”教师说:“No. You can take it out.”学生说:“Oh,it's a silk skirt.”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然后示意让学生将袋子拿给下一位学生,学生猜测说:“Are they cotton pants?”如果不对,教师给予提示信息;如果正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生活化情境进行展示,让学生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英语口语表达和阅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六)采用多种阅读方法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提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是在阅读之前为学生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或者新的语法知识结构,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英语知识逐句理解文章,从而达到通读全文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对文章的内部结构和局部的课文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掌握。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是挑选出文章中足够的信息进行预测。阅读是一个推测和理解的过程,在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基本的英语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测,在文章中找到推测的依据,从而验证推测。这些阅读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能使学生不断增加语言知识储备,从而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以自下而上的阅读方式为例,在学习仁爱版七年级“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这一课时,主要以“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为话题进行阅读,让学生分析四季天气的特点,并将其作为阅读的切入点,教师还可以将和四季、天气状况有关的单词联系起来,让学生进行归类。比如,warm,hot,cool,cold和spring,summer,fall,winter,提出“What people often do in the four seasons?”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单词归类和思考问题以后再安排学生阅读,从阅读内容中找出和天气、季节有关的信息并画下来,在第二次阅读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主旨、写作思路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这种阅读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立足于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实现教学融合的方法之一,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优化教学实践,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还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经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从而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保障。本文主要提出了实施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关键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开发性、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采用多种阅读方法等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邱瑞玲)

猜你喜欢

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