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2022-03-30周媚覃国亭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渗透实践德育

周媚 覃国亭

【摘要】本文认为语文学科与德育具有天然的融合性和较佳的结合点,建议教师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渗透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4-0030-03

教育性原则是教学过程应该遵循和体现的重要原则。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一种手段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总目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说明语文教师必须把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小学语文与德育具有天然的融合性,教师应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自然、爱生活、爱他人、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使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切身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爱心的伟大、文化的精深及理想的崇高。下面,我们以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为例,论述在课堂教学及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热爱生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态度和素养。热爱生活的人,他的心态往往比较阳光、积极,感觉比较清新、敏锐,情绪比较愉悦、昂扬,其感受力、学习力、行动力比较旺盛;反之,则常常表现出对眼前的日子比较麻木,感觉生活无趣、情绪不佳,对生活得过且过,对未来也不抱希望,或者沒有憧憬和向往,做事缺乏激情。对小学生进行热爱生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语文教学同样包含着关爱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丰富学生感知和体验,增进学生知识和技能,厚植学生共情和爱心的育人目标。

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尽显春天的美好。教学《找春天》时,教师让学生先说说春天都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在春天里,你和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小朋友去过哪里,进行了什么活动。因为要表达的是学生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说的内容非常丰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了他们的思维,又强化了他们对亲情、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情感。受到其他同学讲述春天里进行各种各样活动的启发,学生在课后实践中更愿意丰富自己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并因之更加热爱春天、热爱生活。

教学《开满鲜花的小路》,在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美好的礼物”口语交际环节,让学生发散思维,分享美好经历,感受给别人带来快乐和自己收获快乐的情感:通过提出问题“什么是美好的礼物?你有没有收获过美好的礼物,或者给别人送过美好的礼物?”,引导学生开心地、自由地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想法,从中认识到“能让人感到开心、快乐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物,不单是有形的礼物,有时一个微笑、一句礼貌用语、一首歌,也是美好的礼物”。

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科学素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技术、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是必要的,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过程中,学校教育的责任最大。学校要通过教育、教学、实验、实践,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崇尚真知、勇于探究,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在执教《最大的“书”》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表演、设问对话、图片投影、板书梳理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感受课文知识的有趣,以及领略大自然所蕴含的科学道理,体会地质工作人员不辞辛苦为祖国发现宝藏资源的献身精神。上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结合板书提问:“为什么说岩石是最大的‘书’?”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因为岩石一层层的,像一页页的书一样。”有的说:“因为岩石上有图案。”有的说:“岩石上面有知识。”……随后又提出问题:“川川通过问问题,学到了许多地质方面的知识,你学到了哪些呢?”(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最后提问:“川川学到了那么多知识,他高不高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们猜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你呢,你长大后想干什么?”(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在上《蜜蜂引路》时,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侧重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认真思考的态度和习惯。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小时候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说明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它又不会说话,为什么能够帮列宁找到养蜂人?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发言:“他远远就看见园子里有房子了。”“不对,他是看见那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才知道的。”“列宁肯动脑筋,看到蜜蜂飞的方向,就知道了养蜂人住的地方。”……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让他们在本子上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并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上花丛、园子、小房子等。在学生画完以后,教师让前后桌学生展示交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图意有条理地说一说,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各有特色。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更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从而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语文课文类型多样、内容包罗万象,历史故事感人。单说节日文化,就有许多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中国传统节日留存了悠久的历史记忆,传承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民俗礼仪、民族精神等。如《二十四节气歌》一文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鉴于小学二年级学生年纪尚小,知识储备欠丰富,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感受相对较少,甚至城市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情感逐渐淡漠,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看电视、上网、向大人请教等方式搜集有关重大节日的时间、习俗,加深对节日的印象;教学中,则选取春节、中秋等主要节日,播放学生熟悉的过春节、度中秋的现实生活场景视频,用学生熟悉的节日风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讨论自己搜集到的其他节日的相关知识,然后派代表上台汇报本组交流的情况,从中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这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情感也进一步丰富,更加热爱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

四、教育学生珍惜物品

在生活中,不珍惜物品的现象普遍存在。吃早餐时,有的孩子把没有吃完的馒头、面包、蛋糕扔到了垃圾桶里;有的孩子对学校的图书、设施、花草不够爱惜。我国古代圣贤比较重视教育孩子珍惜物品,如《朱子治家格言》里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人们人类所享用的一切物品,包括吃、穿、用、住、行,都凝聚了无数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浪费了它们,就等于无视、践踏乃至破坏了众人的劳动付出。

在《千人糕》一文中,爸爸循循善诱,向孩子讲述了制作千人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里面凝聚了许许多多人的劳动,让孩子体会到米糕的来之不易。这正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珍惜劳动成果教育的最好资源。通过学习,学生懂得要做成千人糕,需要许多的人来共同完成,缺少哪个环节,精美可口的千人糕都到不了我们的口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这一道理,教师布置了一个课后任务:请找一找自己的食品、衣服、文具,有哪些人参与了劳动,他们分别付出怎样的辛苦和汗水,并在第二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将课堂学习迁移到生活观察之中,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所有的吃、穿、用等物品都来之不易,都需要大家多个环节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使学生学会爱惜各种物品,不随意损坏物品。随后,拓展背诵《悯农(二首)》《咏蜂》等古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劳动的辛苦,学会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五、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令人赞赏的可贵品质。中外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人,包括大人和小孩,他们的自我中心观念比较重,凡事只求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周围的人都以他为中心,看不到他人的需要或困难,体察不了他人的悲伤和痛痒,言行上表现为任性、自私、冷漠。在集体中,他们只要集体照顾,不讲集体纪律,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有的还发展为自我封闭和自我隔绝。

语文教学有着丰富的关爱他人的素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例如,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就适合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和助人为乐的教育。这首诗歌赞颂了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课前,教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向大人咨询等方式了解雷锋的事迹。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了解到的雷锋事迹。有的说:“我奶奶告诉我,雷锋叔叔爱学习,坚持写日记;爱劳动,不但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还总是帮别人干活。”有的说:“我看了讲雷锋故事的图画书,他在部队里,总是做好事,也不留名。”有的说:“我知道雷锋叔叔很关心老人,有一次,雷锋叔叔出差,看到一个老大娘拄着拐棍,还背个大包袱,走路很吃力,就上前问大娘去哪里,知道大娘和自己是同路时,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扶着老人往前走。”

当学生被雷锋叔叔的精神感染时,笔者不失时机地问道:“对啊,孩子们,雷锋叔叔做好事的故事说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呢。请你回想一下,你当过雷锋吗?你看到身边有谁做过哪些关心他人的好事呢?”由此及彼,学生很踊跃地举手发言。通过这样的学习和交流,雷锋精神就深深地烙印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久而久之,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帮助别人解决难题,就会成为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良好习惯,道德品行得到了提升。

六、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曾经有一名初中教师对其任教的班级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班53%的学生有远大但模糊的理想,30%的学生有长远而清晰的目标,7%的学生有近期或短期目标,10%的学生没有自己的目标、只有父母对他们的要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理想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和教育的结果。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处于理想启蒙时期,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在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中,有一个学习主题是“长大以后做什么”。考虑到小学二年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知大多是从身边大人所从事的不同职业中获得的,比如父母是做什么的,爷爷奶奶是做什么的,亲戚朋友是做什么的,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和朦胧。为此,教师可利用口语交际课,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的启蒙教育。课堂上,先让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现实生活中的职业,最好能说出不同职业有哪些特点,自己长大后最想做哪一种工作。学生列举了很多职业,也能大致说出不同职业的一些特点。说到长大后的理想时,有的说想当医生,有的说想当科学家,有的说想当老师,有的说想当像刘洋姐姐那样的航天员,有的说想当解放军,有的说想当警察……这时,有的学生对职业进行了好与不好的判断。有一名学生说:“我最不喜欢清洁工,因为清洁工阿姨很脏,她的车经过我身边的时候我觉得很臭。”这时,马上有其他学生附和:“我不喜欢当交警,因为交警天天都要站在马路上,很辛苦。”“我不喜欢当医生,因为我爸爸经常加班不带我去玩。”

听了这些学生的发言,笔者及时进行引导:“如果没有清洁工,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如果没有交警,街道上的交通会怎样?如果没有医生,生病的人们会怎样?”促使学生认识到:没有清洁工,我们就会生活在垃圾堆上;没有交警,街道上交通事故就会增多;没有医生,生病的人们会很痛苦,甚至会死。经过交流讨论,学生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任何职业都很重要,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人来做,做哪一样工作都是光荣的!正是有了这许许多多在不同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我们的生活才能如此幸福。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一种职业,尊重每一个劳动者。长大后,我们肯定会做不同的工作,要想做好这些工作,从小就要树立理想信念,还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润物无声的工程,它能使学生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得到情感的升华、心灵的净化。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往往蕴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实践的动静之中,需要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感知。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渗透意识和融合技巧,通过教材中刻画的一个个鲜明形象、讲述的一件件具体事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儿童文学课程‘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立项编号:GXGZJG2020B039)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周媚(1980— ),广西贵港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覃国亭(1962— ),广西贵港人,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渗透实践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