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英语作业衔接设计

2022-03-30李华敏

天津教育·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初中英语

李华敏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顺应和践行“双减”政策,给学生进行作业设计布置的过程中应该重点把握作业的总量和时长,有效减少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并且减轻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所面临的负担。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实施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更加合理地规划英语课堂的作业,并且将其与学生之后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衔接在一起,给学生形成一定的预先学习机制,让学生通过作业可以提前熟悉中学阶段的基础内容,从而促进小升初过程中的顺利衔接。

在以往的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内容难度以及学生完成的时间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因此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给学生增加了很多的内容,这使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面临较大的压力。为了进一步使中小学生减轻课后作业的负担,有关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应的“双减”政策,对教师作业设计环节进行有效的规范,从而使学生能在科学的时长下完成作业内容。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设计作业过程中应该充分依据当前所学的小学英语课本内容,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和教学目标,给学生合理化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并且可以不断拓展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将小学和初中的英语知识衔接起来,确保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此外,作业的衔接设计还应该重点突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核心素养,通过作业的形式来考察课堂教学的成果,并且充分落实知识教学延伸的策略,使学生能在作业中学以致用灵活,提高自身英语学习能力。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作业布置过多,完成花费时长较长

通过对小学阶段英语作业内容的考查,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相应课后作业的过程中难以正确的把握好总量,通常学生所需要完成的作业量都比较多,这就使作业设计的过程与“双减”政策相违背。因此在教育教学的环境下,教师需要充分正确认知“双减”政策的要求,并且可以结合其内涵和目标能重新规划和设计小学英语课堂上的作业。一些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过多,学生就需要在课余时间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完成英语作业,也会使其他学科的作业受到一定的影响,或是在总时长上给学生增加负担。很多学生由于自身的英语基础能力不足,因此在完成作业时本身就需要花费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时间,如果不对作业的总量加以把控就会使这些学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不愿意认真完成英语作业。

(二)英语作业难度较大,学生面临学业负担

在小学阶段,英语学科对学生来说也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更好地掌握一门语言。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做到在英语课堂上认真听讲,在课后也能耐心仔细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相关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英语教学的整个流程,并且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反映出学生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真实水平。但是在当下英语课堂上,由于小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弱,再加之教师所布置的英语作业难度较大。因此,很多学生都无法独立的完成作业,他们需要借助教师和家长的帮助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不利于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由于作业难度和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水平不符,也会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负担。

(三)课后作业内容超前,学生无法有效适应

在进行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教学衔接的思维能逐渐在小学英语作业中给学生渗透一些初中英语相关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能提前地接纳和适应知识之间的过渡。但是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应该重点把握作业衔接设计之间的重点和程度,能按照学生当前的英语学习能力给他们进行分层的作业衔接设计。教师如果不能让学生合理掌握衔接内容就会使学生在课后作业完成过程中需要学习很多初中阶段的超前内容,这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不相符就会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样的作业形式。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衔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遵循适度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能让学生在一定的作业总量下逐渐提升作业的质量以及与初中阶段的衔接度。

二、“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英语作业衔接设计的策略

(一)贯彻“双减”作业要求,合理减轻学生负担

在践行小升初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业衔接设计时,教师不仅需要着眼于作业内容的规划,更需要从政策的角度进行充分的考量,能基于“双减”政策的要求对学生的英语作业进行整改,使其能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作业量要求和目标。因此,教师要能贯彻“双减”背景下对作业的规范,能深入考查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关规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能使学生的作业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同时,在此过程中减少一些小学英语作业中的冗余部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有利于进行中小学衔接的作业内容,能使学生通过作业提前适应初中阶段的英语作业形式,并且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例如,在外研版六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3 Unit 2 “What's your hobby?”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上的学习内容给学生设计相应的作业,减少一些单元词汇的机械性抄写,增加一些词汇的运用作业,让学生可以缩短抄写词汇所用的时间,能将作业精力花费在词汇的运用和灵活识记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词汇查阅以及翻译的灵活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查阅英语词典的过程中,对单词的含义以及在各种句型中的应用,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样就将原本枯燥性的抄写作业转换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实践类作业,由此可以真正发挥出英语作业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储备单词量,在学习课本上也有单词的基础上拓展学习一些课外的单词。这种自主实践的作业不仅不会给学生增添课后的负担,还可以让他们合理地安排自己完成作业的时间和总量。这样才能落实“双减”的要求,更好地衔接七年级英语作业形式,合理地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渗透中学基础知识,提高英語作业质量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具备中小学衔接的思维,能在当前的小学英语作业中给学生加入一些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进行提前的预习和熟悉,能利用课余时间对英语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提高英语作业的高度和质量。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延伸,由小学知识向初中知识进行过渡,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更高一层的学习思维,能体现在课后的作业中。例如,在学习Module 8 Unit 2 “I often go swimming.”一课时,学生在本单元会学习一些表示频率的词汇,如always、sometimes、often、never分别表示不同的频率,在教学后给学生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联系一些七年级所学的频率词汇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并且可以掌握用这些词汇进行造句和写作的能力。在此类衔接性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和挖掘小学和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共同点,以及具有重合性的部分,然后选取一些小学阶段的核心词汇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与初中英语知识之间的联系。这里的知识点选取应以学生学过的英语知识为背景,而不是给学生选择一些以往从未接触过的英语知识点。因为学生前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因而在衔接过程中就会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师所发布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小升初英语课堂作业的衔接,还有利于在当前的教学中不断丰富课堂的内容,使学生获得更多核心词汇和知识。

(三)开发英语作业形式,注重知识难度衔接

如果说小学阶段的英语作业一般是以学生完成的书面作业为主,那么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就需要完成各种各样的英语作业,能通过小组交流、课外实践、英语情景对话以及阅读英语报刊等形式来实现英语作业的设计。因此,在小学作业中也需要向中学英语作业的形式进行靠拢,能重点开发多元的英语作业形式,让学生可以在书面作业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其他形式的英语能力训练和考察。在此过程中,不仅不会给学生增加过多的作业负担,还有利于创新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完成多样作业要求。例如,在学习“Module 10 Unit 1 Don't talk in the library.”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句型进行灵活运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这些句型展开情景对话,并将其作为学生英语口语作业来评估他们的英语综合听说能力。在课后作业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朗读训练,由此可以纠正他们在朗读过程中的英语发音,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两个人为一个小组结合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展开英语对话以及延伸,由此,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基础交流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划分为更大的小组全体,针对本单元的主题“不要在图书馆讲话”,用英语交流还有在哪些地方是需要遵守公共秩序的,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能形成一定的思辩能力。在此过程中除了作业形式开发之外,还需要注重中小学之间英语知识难度的衔接,教师应该坚持渐进性原则给学生逐步提高作业的难度,由小学向初中靠近,不能急切地要求学生在现阶段能完成初中水平的作业内容,而是应该在此过程中进行点拨和引导,让学生适应难度的增加。

(四)开展作业个性讲评,确保作业完成效率

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把握作业的质量,接收来自学生对英语作业的反馈,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讲解和点评。在此过程中,班级中不同英语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需要给予他们差异化的点评,对一些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来说,可以在作业衔接设计中加入一些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训练,目的是培养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对初中英语知识的兴趣。在讲评的过程中要以鼓励为主,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作业中的进步,并且由此产生学习的自豪感。而对一些本身英语学习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则需要在小学英语作业中渗透一定占比的初中英语题型,让学生可以预先适应这些作业形式,并且在讲评的过程中需要实际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实现有效的进步。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Module 2 Unit 1 When are we going to eat?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本课的内容进行话题写作,然后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减少一些机械式的作业形式,增加一些学生可以灵活选择的作业形式,从而可以确保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的效率。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创新课后话题写作的讲评形式,除了由教师为主导对于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相互浏览对方的英语作文,并且表达出自己真实的观点和修改意见。这样的讲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在阅读其他人的英语作文时发现问题,从而对照自己的写作现状查漏补缺。

(五)建立校本特色作业,促进小初教学融合

在建立小学英语作业和初中英语衔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发一套适应英语课堂的校本作业,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中小学衔接的特色和优势,并且可以从中获得良好的作业反馈,能使学生从以往繁杂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能在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的作业中使自身的英语水平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在衔接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校本化的英语题库,教师就可以灵活的选择和搭配学生的课后作业,实现个性化特色作业的设计。例如,在作业设计中可以单独设计一套有利于衔接学习的英语课外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和作业设计中致力于促进小学初中英语的融合,使学生可以介于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七年级之间的学习中更好地完成过渡,从而使他们在衔接中获得有价值的英语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校本作业和具有特色的衔接设计来实现英语学习的成果。

三、結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双减”政策的背景中,要想使小学英语教学得到发展和革新,就需要从课堂教学和作业入手,建立起小初之间的衔接关系,教师能普遍意识到促进中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衔接设计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衔接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原则给学生制定合理的作业内容,并且依据“双减”的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冗余作业环节,以确保提升英语作业的质量,让学生都能高效高质地完成英语课后作业。这样有利于在学生英语学习中设置更替期,让他们可以提前适应初中英语,可以在原本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基础上提高作业要求,减少低层次的作业,增加更多自主性作业。在此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契合“双减”的政策目标,通过中小学英语作业的衔接来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能力。

注:本文为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探索中小学英语教育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编号:HJQG19002)的研究成果。

(吴淑媛)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