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
2022-03-30江倩
江倩
采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育质量,促进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能用音乐抒发情感,释放压力。学生学习音乐逐渐形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实现对小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有效培养。设计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评价方法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美,积累丰富音乐知识,形成音乐技能。
一、“教学评一致性”内涵分析
就“教学评一致性”而言,教学目标是其中的基础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设计教学目标是重点内容,要保证教学目标比较清晰且科学有效,确保测试的可行性。教学活动、学习活动以及评价活动都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由此可见,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对课程评价一致性的开展,必不可少。学与教的统一性,指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即所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之间能良好配合并保持一致,教与评的统一性,指的是教师的所教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一致。学与评的统一性,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就是评价的内容,学生学习和评定学生学习相互一致。将教学、评价和学习看成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促进教、学、评走向融合。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
在“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活动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其中的核心内容,要体现以学生为基础的特征,也注意分析学科背景。小学音乐教学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教学活动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实际使用的教学目标应保证简单,但不过于浅显。开展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活动,教师需先解读教学歌曲,确定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评价学生的内容和方法,这样就能有效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以及责任。比如,在教授《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时,制定的教学目标共有三个,第一是引导学生先熟悉音乐曲目的旋律,第二是引导学生尝试哼唱乐谱,第三是正式学习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学生应在演唱时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有表情地演唱,能用不同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并尝试重新创编这首歌的歌词。在设计了教学目标后,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就都有了依据。学生学习了三个不同的旋律后,比较三者的异同,了解这三句的区别,为歌曲的准确诠释奠定了基础。教师还可以面向这一教学目标做有效的扩展,让学生尝试唱歌。由于这一歌曲的学习难度不大,教师可以采用注释方法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唱谱能力。面向一年级的学生展开音乐教学活动,不一定需严格要求学生唱对乐谱,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唱出每一个音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拓展学生的能力,安排学生开展创编歌词的学习活动,可适当降低难度。总的来说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音乐教师还需谨慎斟酌,从而设计简单而不肤浅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任务
1.引导学生记住歌词掌握旋律
在音乐课上,教师必须充分动员学生学习动机,充分体现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当处于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环境中,学生也能更好学习令人赏心悦目的音乐曲目。但由于年龄小,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弱,因此教师不能任由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自由发挥,因为这很有可能會扰乱课堂秩序,进而影响到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所以音乐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也要保证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行为符合限制,要发挥指导作用,并有效控制音乐课堂的节奏和秩序,确保学生相互之间有良性的互动。例如,在《小小的船》这首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欢快的音乐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教学任务,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1)安排学生朗读歌词,并熟悉歌曲的节奏,使学生能顺利记住歌词并熟悉节奏。(2)设计表演音乐剧的教学任务,教会学生表演音乐剧的一些技巧。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控制好音乐的节奏和旋律。(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也就是听到某一歌的心情如何,由此能成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情绪,实现对上课节奏的科学把握,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设计教学任务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征,创造活泼有趣的课堂环境,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发挥想象力,形成音乐思维,更好地与歌曲相融合。
2.促进学生形成音乐审美能力
教师制定的学习内容和教学任务要实现对学生想象力的有效培养,深入探究和挖掘音乐的教育价值,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让学生的想象力能自由发挥,探索音乐,开拓音乐眼界和拓展思维,体验到音乐带给人的愉悦感受。比如,在教授《闪烁的小星》时,教师可以对课程做完整的设计,并做大量的备课工作。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任务,也就是在晚上观察星星,思考一些比较简单但又非常有趣的问题。比如,在夜空上看到的星星像什么、有没有看到流星、天上哪颗星星最亮等。当学生对天上的闪闪发亮或有隐约光芒的星星有了实际的体验后,其在学习音乐曲目时的兴趣也会有所提高。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就让学生发展想象力,想象这些星星连在一起都像什么,学生就能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顺利将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教师根据音乐设计舞蹈动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随音乐跳舞的学习活动,这样就容易建立不同的记忆点,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歌曲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舞蹈动作体会不同的歌曲旋律。学生掌握了歌曲知识后,由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现歌曲的主题和主旋律,并画出旋律曲线。学生可以通过曲线象征性地体会歌曲旋律的跳动与变换。教师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根据舞蹈动作,感受不同音乐节点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置身于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学会歌曲的唱法,从而成功提升音乐素养,对音乐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可采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较好地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音乐有丰富的情感,能打动人心。在音乐课上,学生能聆听音乐,感知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思考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师不能再采用传统单调的教学方法,而是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音频、图像、视频为学生创造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深切感受到歌曲中的情绪。比如,在教授音乐故事会《龟兔赛跑》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此期间引导学生分析和体验乌龟和小兔子不同的个性特征。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讲解乌龟和兔子赛跑的具体故事情节,让学生对音乐的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应用情境教学法,能促进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实现,也方便学生学习,有效改善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获得的学习体验,更好地感知音乐。
2.互动教学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法,有助于发挥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突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位置,这也将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可通过互动教学为音乐课堂注入新的能量,使课程充满活力。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后,要积极反思自我,思考自己在课堂上是否真正发挥了有效的指导作用,进而促进教学活动的改革,从教师是教学中心转移到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为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仅要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还要采用互动教学法,在有必要的时候,与学生积极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适当地帮助学生或提出适当的学习建议,倾听学生的疑问、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互动时要注意掌控好班级的秩序。比如,在教授《拉钩钩》时,教师演唱示范,一边演唱一边与学生拉钩,这会让学生感到高兴,迫不及待地与教师拉钩,这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的心里也会感到欣慰。再如,教授《打花巴掌》时,教师与学生做“你拍一,我拍一”的音乐教学互动,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联系生活教学法
音乐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是生活的一种表现方式。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将教学与日常生活有效联系起来,这也会让音乐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教师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进而对生活产生音乐方面的感受。例如,在教授《小雨点》时,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歌曲,之后选择小组中的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唱歌,锻炼小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学活动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与生活有关的问题,如下雨天应该注意什么等。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利于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小学音乐课强调有效联系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要从小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特征入手,让无聊的学习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借助音乐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四)教学评价
1.激励式评价
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表扬、激励、赞赏学生,能让学生充满斗志,学生也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而这也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此,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也要积极采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学生,并注意践行“教—学—评一致”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评价学生,肯定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一些好的表现,用一些赞美的语言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比如,在学习《拍手唱歌笑呵呵》时,学生学会了将儿歌中欢快的气息转化为肢体语言或丰富的表情,这首歌表达快乐的情感,学生的演唱能诠释快乐的场景,歌唱时,学生摇晃着脑袋,欢快地跳着,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在学生完成表演时,教师评价表演过程,描述学生在唱歌时所表达的浓厚情感。教师的点评应针对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信心。
2.示范评价法
教师采用示范评价法,要注意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小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很多都是靠模仿,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学生都有可能会模仿。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示范评价法,为学生示范并演示音乐课堂的学习内容,包括音乐演唱方法、舞蹈动作等。在点评时,模仿学生的做法,再做正确的示范,进而实现客观公正的点评。教师应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为学生示范唱歌技巧、音乐基础知识,由此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例如,在教授《月亮的故事》时,教师在点评学生的唱法时,可先让小学生唱一句,然后再為学生示范正确的唱法。学生在唱歌时可能会出现难以控制呼吸、节奏和速度的问题。教师在评价时,应配合示范,并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模仿,以此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演唱能力。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在练习时逐句模仿,学生基于教师的评价反馈,能较为准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唱法有哪方面还需纠正,经过仔细考虑和练习,最终正确演唱整首歌。
3.多样性评价
多样性评价指的是评价内容的多样性,以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为导向,制定多样性的评价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评价内容包括演唱技能、音乐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表演技能等。在评价这些内容是要基于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受音乐教育的真实情况。评价的指标是唱歌对音调、音准和节奏的掌握,以及在欣赏音乐时所表达的观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对音乐兴趣,因此制定的评价内容就包括学习态度、情绪和习惯,以及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法是否合理有效。教师应在评估结束时针对学生的评估结果给出一些激励性的改进意见。评价内容应包含情感体验,这部分评价内容关注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能促进学生准确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确保学生在唱歌时能准确表达音乐的情感。评价学生创造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的能力涉及肢体表现力、演唱表情表现力、语言表现力等。音乐教学实现多样性评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践行“教学评一致性”,要保证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教师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并设计有价值的教学任务,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任务包括引导学生记住歌词掌握旋律,促进学生形成音乐审美能力。这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就是熟悉音乐的旋律和歌词,掌握曲目的唱法,从音乐歌曲中获得心灵的启迪、情感的升华。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使学生能深切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采用激励评价法和示范评价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能,进而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