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积极心理学优化高三英语课堂

2022-03-30史秀锦

天津教育·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理学高三英语教学

史秀锦

在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理念可谓深入人心,一系列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应运而生。在实践中,笔者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高三英语教学,寻求最佳教学策略,让高三学生以饱满的积极情绪应对高考。

一、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高三的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三方期待中原本就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学生在这一年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枯燥的课堂环境,重复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消极、麻木的心理状态中,从而产生了无奈、厌烦、焦虑等大量负面情绪。再有,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这一过程中被抹杀,学困生由无助到绝望,从而到完全放弃。基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以上现象在英语教学中更为显著。

二、高三教师的职业“懈怠”

高三教师往往由每个学校中年龄大、教龄长的教师担当,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及较强的应变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倒抵消了其工作热情及创新意识。高三教学的目的性太强,从而使教师忽略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虽然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每年都在变化,但一套教案使用若干年,一套习题年年用。教学内容的更新在他们那里几乎停滞不前,他们长期教学所积累的教学经验与自信使他们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其实对于高三学生而言,经历了长达11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的累积和能力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三、课堂教学现状

基于高三这一特殊时期,把教学当作一个“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过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高三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变为发现学生发音、拼写、语法等方面的问题,纠正错误,克服缺点,避免问题重新出现。

在这一教育情境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完全忽略了教育主体——学生的存在,眼中只有学生作业或试题中的错误,而其采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只是机械的重复,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题海战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过多的控制和约束,尤其是在像写作这样的输出型课堂上,学生因为怕犯错从而不敢下笔,于是各类作文模板应运而生,最终的结果就是高考考场中千篇一律的文章呈现在阅卷老师面前。像阅读这样的输入型课堂上,教师更是绝对的权威,是课堂的主导者,决定着课堂的方方面面,作为信息源的教师在课堂上负责发出信息,学生像一个个终端信息接收器,将知识打包接收即可。于是,原本课堂上的互动环节也被淹没于其中。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互动中往往因怕犯错而不敢张口,学习逐渐变成了因受外界压力而不得不产生的一种消极适应。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原本学习压力就很大的高三学生来说毫无乐趣可言。对于学习基础本已薄弱的学困生更会因为难以适应而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这样的教学,结果可想而知。

四、积极心理学在高三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策略

(一)构建积极的英语学习情感体验

1.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重拾兴趣助力英语学习。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这句话描述的就是如果让一个人去做一件他不愿意做的事,他就会消极对待,而做事的效率就会有限;反之,如果让他去做他很想做的事,他就能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不同的学生兴趣爱好不同、性格习惯不同、学习志向不同、思维层次不同,高三教师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往往以統一的标准让学生学习英语,部分学生会觉得达不到教师的要求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日复一日,随着高考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放弃英语。

有人认为,高三短短一年没时间也没必要再去培养什么学习兴趣。兴趣是什么?笔者认为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是需要慢慢培养而已。你只需要找到一件事,然后努力投入到这件事中,但你在这上面花了足够的时间,并且作出足够多的成绩,兴趣就产生了。所以作为高三英语教师既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就要针对你所教的学生具体情况,引领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及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更容易获得成功,而一旦有了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有成就感,而这份成就感足以成为让他们继续积极地学习英语的动力。慢慢的成功的体验代替了失败的焦虑,学习变成了习惯,习惯成为了兴趣,而这种兴趣才是最终实现提高学习效果的原动力。笔者新接手两个高三毕业班英语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班的学生基础薄,对于英语几乎属于放弃状态,更别提兴趣了。词汇就是他们无法逾越的障碍。为了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快速提高词汇量,我每天给他们设置一个“10分钟速记环节”,以小组为单位统计记忆结果,进行比赛,获胜者进行相应奖励。学生们为了小组荣誉全身心投入,短短十分钟竟然也记下了若干单词,体验到了成功。慢慢的当他们积累了一定词汇的同时也总结出了一些记忆方法,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中,学生们收获了成功的体验,恢复了学习的信心,重拾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

2.用教师的积极情绪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研究表明,人在愉快的情绪中,对活动有着协调和促进作用,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更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高三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一次挑战,尤其是学生,常常处于紧张焦虑之中,教师首先只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以自己的积极情绪去感染学生,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笔者曾经连续两年担任高三英语教学,我给自己制定了“三笑课堂”的目标,即每一节课都要以微笑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每节课进行过程中都要用幽默的话语或笑话让学生大笑一场。当学生处于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时,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

(二)发现并培养有力于英语学习的积极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列出了6大类24种积极人格品质:

1.知识和智慧: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开放思维、洞察力。

2.勇气:真诚、勇敢、坚持、热情、活力。

3.仁爱:爱、善良、社交智力。

4.公正:公平、团队精神、领导力。

5.节制:宽容、谦虚、审慎、自制。

6.超越:审美、感恩、幽默、乐观、希望。以上这些积极品质大多都有利于英语学习。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在英语教学中努力发现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任何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人格品质。要坚信哪怕是最差的学生都会有对英语学习有利的积极品质。

(三)创造积极的英语学习环境

鉴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要想教学收到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这对于高三英语教学依然适用。除学校内部语言教学环境之外,走出校园,整个社会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大的语言教学环境。教师应告诉学生关注社会中有很多英语存在的角落。巴西奥运会期间一则奔驰汽车的广告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影响。“Best or noting.”笔者与学生分享了这则广告,还一起把它翻译成汉语,学生们各自发挥想象,翻译出多个版本。这件事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此后,他们经常和我分享自己生活中发现的英语。此外,笔者经常在课上和学生一起阅读网络版的《中国日报》,使学生真切体验到了以英语为工具了解身边世界的乐趣。这种置身于真实语言环境的感觉是单纯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而其对于英语教学效果的助力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关于疾病和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教育、爱、成长的科学。从积极心理学理论视角出发,转变高三英语教学理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效消除高三学生英语学习的“消极情绪”,并帮助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教师的懈怠感,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高三英语教学对改善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及对学生的个人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徐德明)

猜你喜欢

心理学高三英语教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心理学报》2021年度审稿专家名录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高三·共鸣篇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跟踪导练(二)5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