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 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策略探析
——以学校暑期语文网络教学为例
2022-03-29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杨凝芳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 修 月 杨凝芳
2020 年3 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各省级教育部门要有组织地推进“三个课堂”的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得“三个课堂”的建设更具必要性。我校每学年寒、暑假开设学科网络课程即是利用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其目的正是为了推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笔者在2021 年暑期开展网络课程的选题与教学时运用PBL 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尝试,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一、PBL 教学模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适切性
(一)PBL 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发展概述
PBL,即Project-Based Learning,中文意思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老师只是引导者和催化剂。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他们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PBL 强调设置基于真实情境的驱动性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未来发展所具备的各项能力,这与当前提倡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吻合。
PBL 理念起源于欧洲,意大利的圣卢卡艺术学院创建了最早的PBL 模式。自20 世纪60 年代起,PBL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医学教学领域。21 世纪初以来,PBL 教学模式开始在国内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不少学者,如刘云生、刘景福等从课程设计、教学模型建构等方面进行探索;黎灵、姚圆、崔庆蕾等分别对PBL在文言文、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运用进行研究。2020 年以来,新的课程资源(疫情)的出现,促使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关注PBL,浙江、山东、上海等地纷纷出台相关文件,积极推广这一教学模式。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了“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主体”“语文课程应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方式的设计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等等。总之,语文教学应该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线上教学中实施PBL 教学模式的优势
从上,PBL 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适切性无需赘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疫情时期与后疫情时代教学环境的改变,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优势越来越明显。PBL 教学与先进的网络技术及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规范、扩大学生查阅和整理信息的方向与渠道,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实时和非实时的交互,使学生的讨论活动更立体、更丰富、更延展,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总之,网络PBL 教学突破了传统PBL 教学的扁平化弊端,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教学活动变得更有趣、更有效。
二、网络课程中运用PBL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策略探析
下面笔者将以暑期语文网络课程为例,探析在网络PBL 教学模式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编制“云学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PBL 教学围绕问题来组织学习过程,设置一个好的问题是成功实施PBL 的第一步。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的问题?笔者认为,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学生学习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好问题。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持续思考和自我探究。基于此,在接到开设暑期语文网络课程的任务后,笔者对自己所教的八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反馈显示,八年级升九年级的暑假,学生们最想解决的是“如何备考中考”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具体要求,笔者设计了如下项目方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其中的某一项目进行探究。为了使学生的探究路径更清晰,探究活动更深入,笔者还编制了如下的导学案:
(二)创建“云小组”,培养学生分工协作能力
小组分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成员之间要有差异、能互补。云小组的划分,还应辅以“自由组合,老师协调”的方法。由于网课人数较多,笔者在各班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指导各班学生合理、科学地建组,并以组为单位创建微信群或QQ群,方便及时交流信息。每5 人为一小组,小组建成后,根据组员的能力与特点,结合学生意愿,设立主持人一名,负责协调组员,把控活动流程,汇报本小组合作讨论进度;记录员一名,整理、归纳小组内成员的发言内容,并以PPT 或word 形式呈现;发言人一名,代表本小组成员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沟通员一名,负责与其他小组随时沟通信息;校正员一名,纠正组内其他成员的错误,促进讨论向正确方向进行。小组成员确定并明确分工之后,将小组成员名单上报给主讲老师。此次网络教学中,我们构建了层层推进、层层总结的群组网络体系,如下图所示:
(三)开展“云指导”,培养学生深入思考能力
PBL 中,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必要时应及时地进行点拨,使学生的探讨更有效、更深入。
网络教学空间广阔,形式多样,微信群、QQ 群、钉钉、腾讯课堂等各种灵活的交流平台,缩小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顺畅、充分的点对点信息交流。这种立体“云指导”模式弥补了线下PBL 教学扁平化指导的不足,节省了分组展示的无效时间,使教师的指导更加充分、丰富。本次网络课程开始之前,各小组主持人及时通过各种网络交流学习平台向主讲老师汇报讨论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讲老师则给予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指导,使小组讨论更深入。
(四)组织“云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
云讨论,是指利用暑假课程学习QQ 群、“极递云课” 网络教学平台(hfsslzx.gtclass.cn)进行交流的过程,也是本次网络课程的重要环节。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小组成员之间通过QQ 群、微信群等,共享并讨论信息,提出并尝试突破难点,提交各自任务的解决方案,这部分讨论在小组小群内进行,沟通员负责将小组讨论的难点、困惑上传给主讲老师;二是小组在展示学习成果之前的“云讨论”,主讲老师将自己在“云指导”过程中收集到的典型问题上传至暑假课程学习大群,供大家思考、讨论;三是在统一网课时间,各小组利用“极递云课”平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师生在线讨论,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这三种“云讨论”构成的立体化探究体系,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主动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进行“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PBL 教学模式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总结,通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来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以便更有效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网络课程的特点,评价引入了家长和班级语文老师两位评价者。学生本人、小组其他成员、班级、语文老师、家长和主讲老师根据下表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总结与反思
2021 年暑期网络课程尝试的PBL 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次很好的探索。但反观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和过程,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学习人数过多,网络教学监管工作难度大;分组难以按照一定的原则严格划分;少数同学参与程度不高,不少小组都出现了个别组员不愿意承担任务的现象;有些同学自律性不强,家长监管力度不够,云讨论时常处于游离状态,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加以研究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