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果园野生蓝莓病虫害田间药效对比与筛选试验
2022-03-29吴艳飞
吴艳飞
(辽宁省北票市章吉营林果服务站,辽宁 北票 122119)
章吉营位于北票市境南部,距北票市40 km,面积104.7 km2,人口1.2万,有8个村委会。耕地面积47 500亩,人均4.9亩耕地。林地112 000亩,森林覆盖率54.3%。农业主产玉米、酒高粱、杂粮、棉花、大豆等,林果业主要是苹果、南国梨、设施油桃、设施蓝莓、设施葡萄等。章吉营乡属中温带亚湿润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昼夜温差较大,有效积温高,太阳光照充足,春季干燥多风。全年平均气温8.6℃。1月平均气温-10.2℃,最低气温-27.2℃;7月平均气温23.7℃,最高气温40.3℃。年均无霜期149 d左右,年平均日照2 857 h,全年平均降水量423.6 mm,降雨多集中在6—8月,平均相对湿度51.6%。
1 设施果园野生蓝莓栽培与研究推广
野生蓝莓中的大量花青素,可以有效促进人体视网膜细胞中视紫质的再生成,达到增进视力的功效。野生蓝莓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治习惯性便秘。野生蓝莓中富含微量元素锰,对骨骼发育很有帮助。野生蓝莓中富含的多酚类物质可分解腹部脂肪,有效控制体重。2018年北票市章吉营林果服务站与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在章吉营乡牤牛营子村设施农业示范园5号、6号、7号日光温室大棚,开展野生蓝莓引种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带动辐射周边农户200多户,深受当地农户的喜爱。野生蓝莓种植以来,一直供不应求,但是困扰农户的病虫害也开始逐渐蔓延,尤其是野生蓝莓灰霉病、山楂叶螨等病虫害危害较重[1]。
2 野生蓝莓灰霉病发生规律与侵染循环
野生蓝莓灰霉病可侵染为害蓝莓的花、果实、叶片、花序轴及枝条等部位。初期多从已过盛花期的残留花瓣、花托或幼果柱头开始侵染,后产生灰白色霉层;果实被害部位的果皮初呈灰白色、水浸状,接着发生组织软腐,后期在病部表面密生灰色或灰白色霉层,风干后果实干瘪、僵硬;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发生,病斑呈V字形,逐渐向叶片内扩展,并伴有深浅相同不规则的灰褐色轮纹,表面生少量灰白色霉层;花序轴及茎干发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斑,病部呈淡褐色,表面生灰白色霉层,并引起病部上端的茎、叶枯死。传播途径:蓝莓灰霉病病原菌在5~30℃均可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pH值为5~6;较喜铵态氮源,对光照不敏感。蓝莓灰霉病病原菌以菌丝、菌核、分生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丝体在树皮和冬眠芽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在冬暖棚中蓝莓灰霉病病原菌以败花、干枯的柱头、伤残叶片、伤口等为易侵染部位,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多次侵染。同时染病花瓣或病部组织在脱落散发过程中粘附在哪个部位哪里就发病。在冬暖棚中,常出现花、果、叶、枝同时染病,使病状处于不同侵染发病阶段而呈现立体发病的状态[2]。
3 野生蓝莓灰霉病药效对比试验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为了解决设施野生蓝莓防治药剂问题,筛选出比较好的防治药剂,笔者进行了防治药效对比筛选试验,试验地点选择在北票市章吉营乡牤牛营子村设施农业示范园6号日光温室大棚。调查时间在11月至翌年3月,在野生蓝莓生长期进行了多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筛选对比试验,每个试验设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定点、定株、定叶、定果调查发病程度,每小区调查5株,每株调查4穗果,每次施药前和施药后,按分级标准调查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施药后注意观察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有无药害产生。每小区面积20 m2,发病初期进行第1次喷药,间隔期15 d。施药器械为山东卫士牌WS-16型喷雾器,每亩按药液60 kg计算。施药后注意观察蓝莓生长发育状况及有无药害产生。果部病情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穗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穗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穗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穗的21%~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穗的41%以上;
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各级病果数×相对级值数)]/调查总果数/9×100
病情指数增长率(%)=(pt1病指数-pt2病指数)/pt1病指数×100
防治效果(%)=(1-CK0病指数×pt1病指数/CK1病指数×pt2病指数)×100;或(施药前无基数)=(CK1病指数-pt1病指数)/CK1病指数×100
发病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在试验结束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防治效果、推荐剂量、施药日期、方法、施药次数及间隔期、安全性评价、注意事项等。施药日期:1月15日,调查日期:1月20日、2月5日。
3.2 试验结果分析与药剂筛选
试验药剂有:72.2%甲霜灵锰锌WP 800倍。15%氰霜唑悬浮剂600倍,65%烯酰吗啉WP乳油800倍,72%脲霜氰WP600倍。第一次药后调查防效分别达到了65.70%、78.65%、67.93%、77.24%;以72%脲霜氰WP600倍和15%氰霜唑悬浮剂600倍防效最好。方差分析比较:70%甲霜烯酰WP 800倍和15%氰霜唑悬浮剂600倍防效明显高于其他药剂。第二次药后调查防效分别达到了68.15%、83.50%、75.36%、88.54%。方差分析比较:各处理之间差异明显,72%脲霜氰WP 600倍和15%氰霜唑悬浮剂600倍防效明显高于另两种药剂,建议在田间推广使用(表1~表6)。
表1 设施果园野生蓝莓灰霉病药效试验原始数据
表2 设施果园野生蓝莓灰霉病药效试验结果
表3 第一次药后防效方差分析
表4 第一次防效Duncan's新复极差多重比较分析
表6 第二次防效Duncan's新复极差多重比较分析
表5 第二次药后防效方差分析
4 山楂叶螨的调查分析与药效筛选试验
山楂叶螨属蜱螨目、叶螨科,是北票市林果业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以成、若螨刺吸芽、叶、果的汁液,叶受害初呈现很多失绿点,渐次扩大连片,危害严重时果园叶片枯黄早落,削弱树势,影响当年及后两年产量,对生产危害很大[3]。
4.1 调查方法
地点选在北票市章吉营乡牤牛营村设施示范园,野生蓝莓品种为德雷珀。调查取样:按5点取样法选择有代表性的5株,在主枝分枝处下面涂10 cm宽的白铅油,按同样方法邻近另选5株,按不同方位选取20片叶。每隔5 d调查记录一次树干涂铅油处粘住的出蛰越冬螨量和所定叶片上的叶螨量。从4月开始至11月中旬山楂叶螨越冬止。
4.2 数据分析
2020年北票地区山楂叶螨发生期:4月中旬越冬螨开始出蛰,4月下旬为出蛰盛期,5月进入出蛰末期,5月下旬出蛰结束。5月下旬进入全年发生始盛期,6月下旬达到全年次高峰,8月中旬为最高峰,9月上旬达到末盛期,10月末进入发生末期,某些发生严重园延续至11月初下树越冬。出蛰期从4月中旬—5月下旬,近2个月,盛发期从5月下旬—9月中旬,历时4个月,末发期从9月下旬—11月下旬,历时1个月。从2020年气象资料分析,全年降水均匀,春季雨量适中,叶螨5月下旬即进入全年发生始盛期,6月下旬达到全年次高峰,但数量不多,7月上旬进入雨季,对山楂叶螨不利,8月中旬降水较少,对山楂叶螨的生长繁育有利,达到全年最高峰,9月上旬达到末盛期,10月末进入发生末期,严重园延续至11月初下树越冬。
2021年北票地区山楂叶螨发生期:4月中旬越冬螨开始出蛰,4月下旬为出蛰盛期,5月中旬进入出蛰末期,5月下旬出蛰结束。5月下旬进入全年发生始盛期,6月下旬—7月中旬为全年高峰期,9月上旬达到末盛期,10月末进入发生末期,某些发生严重园延续至11月初下树越冬。从2021年气象资料分析,全年降水均匀,春季雨量适中,叶螨5月下旬即进入全年发生始盛期,6月下旬—7月中旬为全年高峰期,7月下旬进入雨季,对山楂叶螨不利,山楂叶螨的种群数量开始下降,9月上旬达到末盛期,10月末进入发生末期,严重园延续至11月初下树越冬。
4.3 结果分析
根据研究资料,华北地区4月上旬前后越冬螨开始出蛰,4月中旬前后是出蛰盛期,整个出蛰期约40 d,但大部分在20 d内出蛰。据调查,北票地区山楂叶螨则在4月10日开始出蛰,至5月31日结束,为期50 d,盛期4月20日—5月5日,约15 d,出蛰期略长但相对集中。发生盛期则各园皆为6月中旬—7月上旬,随之进入末期。与其他地区相比,危害盛期提前在6月中下旬,7—8月不严重。据调查分析,北票地区果园打药次数少,天敌资源较多,6月下旬后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7月以后山楂叶螨虫口量不会再有大幅度增加,可用兼治方法来进行防治,即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4]。
4.4 山楂叶螨药剂筛选试验
4.4.1 供试药剂:阿维达螨灵25%可湿性粉剂,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吡噻40%水分散粒剂,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烯啶虫胺75%可湿性粉剂,江苏丰山集团有限公司;吡蚜酮30%可湿性粉剂,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试验共设5个处理,每亩阿维达螨灵25%可湿性粉剂30 g、吡·噻40%水分散粒剂20 g、烯啶虫胺75%可湿性粉剂15 g,以吡蚜酮30%可湿性粉剂24 g为药剂对照,喷清水为空白对照(CK)。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3、7、14、21 d调查残留虫量。每小区平行跳跃式取样10点,每点查2株,共计20株。并在施药后1、3、7 d目测蓝莓有无药害症状。
4.4.2 结果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药剂阿维达螨灵25%可湿性粉剂30 g/亩、吡·噻40%水分散粒剂20 g/亩、烯啶虫胺75%可湿性粉剂15 g/亩对山楂叶螨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达95%以上,持效期长达20 d。其中阿维达螨灵25%、烯啶虫胺75%速效性好,药后3 d防效达90%左右,与目前常用药剂吡蚜酮30%交替使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