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粮库在“一企多点”经营机制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29耿海建武凌峰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粮库江阴部署

张 虎 耿海建 杨 旭 武凌峰

(1 江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14400)(2 江阴市粮油实业集团公司 214400)(3 江苏周髀云算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214400)

2012年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逐步实现‘一县一企、一企多点’模式,把国有粮食企业做大做强”的改革发展思路,2013年和2014年江苏省粮食局相继发文,提出“形成县粮食购销总公司+收储库点经营模式”的改革发展思路,以县为单位,加快推进区域内企业联合重组,最终形成一个县一个国有粮食企业多个收储库点的格局。

1 “一企多点”经营机制下的信息化现状与问题

根据江苏省地方国有粮食收储库点布局规划调整,结合江阴库点和仓容规模的现状,围绕做大做强粮食公司,按照“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的要求,明确了“总公司+基层库点”的改革模式,即成立江阴市粮油实业集团公司,下辖12个库点,包括1个中心库(白屈港)、4个直属库(陆桥、马镇、西石桥、青阳)、7个收纳库(桐岐、长泾、北国、顾山、文林、石庄、璜土)。

为建立覆盖全市的粮食流通管理信息化体系,2016年江阴白屈港粮食储备库进行了智能化粮库改造,个别收纳库点进行了出入库智能化改造,提升了粮食收储企业运营效能,为全面推进江阴粮食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每个仓储企业独立部署,并通过数据链路传输至省、市级平台,如图1所示。

图1 粮食管理平台

从三年的运营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待改善:

1.1 数据互联互通不足,现有的江阴县级粮食管理平台数据来源依赖于各库点数据的推送,数出多源,缺乏高度集成与整合,一旦推送不及时或推送失败,会导致数据失真、失时,影响粮食管理部门进行有效及时的管理决策。

1.2 重建设轻运维、运维人才缺乏、运维成本高,普通的粮食仓储库点不具备运维能力,设立专职系统管理员成本高,不现实。

1.3 当系统功能需要拓展功能满足实际业务需求时升级困难,需要多个库点同时升级,县级管理平台同步升级。

1.4 其他收储库也有智能化改造意愿,但是受制于改造成本和运维成本太高,难以在全市推广。

2 粮库专有云的初步构想与实践

2020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为检验“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成效,实现建设目标,提出了要在全行业范围内“整合资源、打通数据、贯通应用”(一整两通),实现“粮食库存全知道,现场视频全看到”的基本要求和核心功能,以省、市、县级地方储备资源整合为重点,做到国家局平台与省级平台、地方储备粮承储库点之间的互通共享。

因此,在现有粮库智能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数据汇总,推进县级平台以及各级储备粮油承储库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视频归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彻底改变传统部署管理模式,采用专有云部署方式解决数据互联互通和运维困难的问题,以技术推动变革,用变革提升效率。专有云部署与传统部署方式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智慧粮食信息系统部署与运维模式对比

为此,打造一个集粮库三维实景模型、叠加粮食行业空间专题数据的江阴市粮食电子地图和粮食专题数据可视化会商的智慧粮食和物资监管一体化平台,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智能粮库系统和市级平台成果,开发粮情测控云、粮食业务云、粮食质量云、粮食仓储云和智能安防云,实现数据收集、处理、分发与分析为一体的智慧粮食和物资监管一体化平台项目,以满足在粮食行政管理、应急保供、服务市民等方面的需求。

图2 智慧粮食与物资监管一体化云平台

智慧粮食和物资监管一体化平台采用虚拟化云平台部署方式,承载软件的服务器、存储阵列、网络等设备全部位于江阴粮食集团公司部署在白屈港粮库的“粮库专有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主要包含服务器、存储阵列、网络交换、网络安全、虚拟化软件、网络运维管理、操作系统、备份软件、云中心硬件支持设备(UPS、精密空调、机柜等)、市粮食局到云平台的ISP线路租赁。

相比较独立部署、数据上传的粮库信息化系统传统架构模式,创新的“粮库专有云”模式实现一套信息化系统对1个中心库、4个直属库、7个收纳库全覆盖,有效减少了信息化设施投入,整合了信息化资源,降低了后期维护升级成本,实现了可持续运营;由于数据的天然聚合,有利于粮食辅助决策以及大数据分析。

2020年11月,江阴白屈港、陆桥、西石桥、马镇、青阳5个直属库,桐岐、长泾、北国、顾山、文林、石庄、璜土7个收纳库利用“粮库专有云”进行了秋粮收购工作,利用移动APP辅助收储日报,江阴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江阴粮油实业集团则通过一体化监管平台和移动APP实时监管收粮动态。

3 “粮库专有云”的成效及意义

智慧粮食和物资监管一体化平台投入运用后,12个粮库、粮食集团、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可以从一个平台上获得相应权限的数据。

3.1 可以通过平台端或手机APP实时监测辖区内任何一个粮库、任何一间仓廒的实时粮情,而不是以往保管员采集后再向县级平台上报数据的被动模式。

3.2 12个粮库统一采用1套出入库系统完成粮食收购与出库业务,每笔发生的业务数据直接保存在专有云端,而不是12套独立的出入库系统,粮食集团可以实时监看当前各个粮库的出入库动态数据,而不需要再等粮库上报汇总。

3.3 粮食业务云涵盖粮食日常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粮情检查、粮食质量、仓储保管、粮食购销、设备管理、仓储作业等13本管理台账、50多张粮库日常报表,实现粮食储备全面监管。以往集团公司需要定期下库区查账,现在通过云平台可实时核查12个粮库的13本管理台账。

3.4 将辖区内12个库点187路视频监控通过VPN接入后转发,支持在云平台和手机端查看实时监控视频。

3.5 实现了“粮食局—集团公司—粮库”三级任务协同管理模式,将行政类、业务类、财务类公文收发、储备计划、熏蒸作业、出入库方案、物资采购等纳入平台审批流转,各级单位之间业务贯通、协同高速完成工作。

3.6 基于全市12个粮库实时动态数据的“数据可视化会商中心”提供多维度(粮食品种、性质、收获年度、等级)、多视角(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集团、粮库)、多专题(仓储、库存、质量、涉粮企业主要指标、储备动态)的多个主题分析报告,深挖数据价值,实现业务数据可视化。

3.7 由于12个库点的粮情、监控、业务数据都已经汇聚在平台端,所以和国家局平台、省级平台的数据互联互通也变得更便捷、更快速,日后功能迭代与系统升级也更方便。

4 断网情况下的作业选择

由于是云端集中式部署,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断网情况,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在关键操作节点部署业务脱机系统,断网时使用脱机系统保障关键业务的可持续,等网络联通后自动将断网期间的数据同步至云端。二是将关键操作节点接入5G路由,一旦断网可通过5G路由接入互联网访问云中心互联网节点,保障关键业务的可持续。江阴采用了方案二保障数据实时性。

5 结语

粮食和物资监管一体化平台项目在全行业率先采用“粮库专有云”模式进行建设,以地方储备信息化资源整合为重点,一套系统覆盖12个粮库,通过任务协同系统贯通粮食管理机关到企业、粮库的业务应用,做到地方储备粮承储库点与省级平台、国家局平台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真正实现了“整合资源、打通数据、贯通应用”(一整两通)的目标。一体化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探索,也是一种有益的业务创新,该平台已在太仓等地得到了推广,也可以被其他地区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予以借鉴。

猜你喜欢

粮库江阴部署
江阴: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江阴蝉联2020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首
《登江阴黄山要塞》
省委安排部署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任务
部署
多思才会有多解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省妇联部署2019年五项重点工作
财经微天下
官仓老鼠大如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