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型肺癌X线胸片与CT的临床诊断效果评价及诊断正确率分析

2022-03-29梁远仲张秀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4期
关键词:肺门胸片肿块

梁远仲,王 雯,张秀媛

(1红河州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云南 蒙自 661199)

(2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云南 蒙自 661199)

中央型肺癌是肿瘤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尚未形成统一定论。相关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如吸烟、污染等,自身因素如遗传、饮食习惯、慢性肺部疾病等与中央型肺癌有密切关联[1-2]。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咳嗽、胸痛、咯血等,且以中老年男性、长期吸烟者为多发人群[3]。临床对中央型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放、化疗和手术治疗为主,针对鳞癌或小细胞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多采取放射治疗的方式,对于癌症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4]。因此,临床对于中央型肺癌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以此减少病情发展为患者造成的痛苦。在对中央型肺癌进行诊断时,临床多采取CT、X线胸片进行检查。基于此,本文就X线胸片与CT应用于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并分析其诊断正确率,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20年12月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和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4.71±8.27)岁;病程7个月~3年,平均(1.89±0.63)年;体质量44.8~71.6 kg,平均(59.16±10.54)kg;经病理学诊断显示为阳性患者62例,阴性患者8例。62例阳性患者的癌变部位包括左肺上叶、中叶及下叶,分别为13例(20.97%)、4例(6.45%)、10例(16.13%)例,右肺上叶、中叶及下叶分别为19例(30.65%)、7例(11.29%)及9例(14.52%)例;病理分型包括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腺癌及大细胞未分化癌,分别为35例(56.45%)、16例(25.81%)、8例(12.90%)及3例(4.84%)。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咯血、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无交流沟通障碍者;③阅读知情书,签字确认后表示同意参与研究者。排除标准:①碘造影剂过敏患者;②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③依从性差,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X线胸片以及CT检查。

X线胸片检查:仪器采用西门子Yosio Max DR。嘱患者着柔软衣物,避免出现高密度装饰物以及遮挡物,随身饰品如吊坠、项链等都应摘掉,女性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应当脱掉内衣。拍摄X线胸片前嘱患者吸气屏气,正侧位胸片均应拍摄记录。参数设置:电流设置为320 mA,电压为125 kV,时长为0.5~0.8 s。

CT检查:仪器采用西门子16排CT。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参数:电流设置为120 mA,电压为120 kV,扫描层厚为5 mm,层距10 mm,螺距1.0~1.5 mm,扫描时长设定为5 s,嘱患者屏气,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肺底部位。检查完毕后行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将1.2 mL/kg碘普罗胺以3.0~3.5 mL/s的速率注入患者肘静脉处,扫描完毕将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等处理。由经验丰富的医生阅片,观察扫描结果及图像。

1.3 观察指标

将检测后两组检查结果的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正确率、检测结果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线胸片、CT诊断检出率对比

CT检出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81.43%显著高于X线胸片检查的57.14%,且出现误诊率显著低于X线胸片检查(P<0.05);漏诊率低于X线胸片检查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X线胸片、CT诊断检出率对比[n(%)]

2.2 X线胸片、CT诊断结果对比

70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经病理学诊断显示为阳性患者62例,阴性患者8例;行X线胸片诊断后显示,阳性患者40例,阴性患者30例;行CT诊断后显示,阳性患者57例,阴性患者13例。见表2。

表2 X线胸片、CT诊断诊断结果对比 单位:例

2.3 X线胸片、CT诊断效能对比

行X线胸片、CT诊断后显示,X线胸片诊断的准确性57.14%、特异度37.50%、灵敏度59.68%均显著低于CT诊断的81.43%、87.50%、80.65%(P<0.05),见表3。

表3 X线胸片、CT诊断效能对比[%(n/m)]

2.4 X线胸片、CT检测结果对比

行X线胸片、CT诊断后显示,CT诊断支气管腔内肿块、下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胸片检查(P<0.05),见表4。

表4 CT、X线胸片检测结果对比[n(%)]

3 讨论

中央型肺癌多发于肺段或肺段以上的支气管部位,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胸痛、咯血、发热等,随着病情发展与恶化,部分患者会出现合并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提高了临床治疗难度[5]。由于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呈现明显变化,所以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降低了中央型肺癌的临床治愈率。因此,重视中央型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预后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央型肺癌患者的肺气肿、肺不张以及肺炎均呈现阻塞性,表现为中央型肺癌典型的“三阻征”[6]。若机体为不完全阻塞状态,则气肿呈现局限性段、叶态,若机体为完全阻塞状态,则气肿呈现段、叶不张态。若机体内呈现肺不张并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则下缘表现为倒“S”状,为中央型肺癌典型征象,并以中央型肺癌的右肺上叶处表现较为明显。

临床常用CT及X线胸片诊断中央型肺癌患者。X线胸片诊断中央型肺癌以肺门及支气管肿块、阻塞状态的改变为最直接表现,X线胸片诊断可见肺门肿块形态呈现球、椭圆或不规则形,一般情况下,肿块边缘清晰,可见分叶及毛刺特征。肺不张组织、阻塞性肺炎常将肺门肿块的形态进行完全或部分掩盖[7]。中央型肺癌合并肺炎及肺不张为阻塞性表现的患者,其边缘毛糙或模糊。X线胸片具有费用低、操作便捷等优势,由于机体各部位对于X线的吸收程度不同,因此其能够对不同密度的肺组织加以区分,以此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8]。X线胸片是临床最为基础、首选的诊断方式之一,因此,可将其用于中央型肺癌疑似患者的诊断过程中。相关研究显示,X线胸片诊断肺组织所取得的图像以叠加投影呈现,其分辨率不足,对于发生微小病变的组织进行诊断时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易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存在一定局限性。

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标准主要以管腔狭窄、肺不张、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等表征为主。相关研究指出[9],中央型肺癌会侵犯到患者的纵隔,进而形成纵隔肿块与肺门肿瘤相连的特征。对患者行CT增强扫描,可准确鉴别患者血管以及肺门肿块情况,也能显示纵隔肿块的状态。此外,CT扫描可获取患处立体或断面图像,对于细小病变也能清晰呈现。CT诊断中央型肺癌可见肺门直接征象为肿块及支气管呈现一侧异常状态[10]。肺叶支气管周边存在边缘清晰、光滑或表现为浅分叶状的肺门肿块,其密度呈现均匀状态,部分存在钙化情况,CT诊断中央型肺癌可见支气管呈现狭窄、结节、梗阻或管壁增厚的异常状态[11]。CT诊断中央型肺癌可通过支气管狭窄且肺野模糊阴影的阻塞性肺炎、软组织影呈现条或带状的阻塞性肺不张以及软组织呈现一或多条梭形分叉状的肺气肿作为间接征象呈现。

赵庆伟[12]研究结果中指出:4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均进行CT检查、X线胸片检查,就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展开比较,显示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准确率95.00%高于X线胸片诊断的准确率60.00%,各个部位肿块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胸片检查。白林[13]研究结果指出:10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均行CT、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CT扫描结果的临床准确率以及检查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率均高于X线胸片检查。贾伟君等[14]研究证实:63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经X线胸片、CT检查诊断后,显示CT扫描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为76.1%,X线胸片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为55.5%,CT扫描更具优势。上述结论均证实,在对中央型肺癌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CT扫描检出中央型肺癌的准确率较应用X线胸片更具优势,可以提高临床诊断效率,为患者诊治及预后提供诊断依据[15-16]。

本研究旨在探讨X线胸片与CT应用于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正确率。结果显示,行X线胸片、CT诊断后显示,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以及检查支气管腔内肿块、下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胸片检查,且漏诊、误诊率低于X线胸片检查,X线胸片诊断的准确性57.14%、特异度37.50%、灵敏度59.68%均显著低于CT诊断的81.43%、87.50%、80.65%(P<0.05)。结果表明,CT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正确性,并且可以有效显示中央型肺癌的典型征象,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以便医生结合清晰的图像特征对患者的疾病情况作临床诊断。究其原因,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过程中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各扫描面上透过X线的情况进行重建,诊断呈现的图像没有重叠情况,可直观、清晰地呈现肺门等组织,并准确定位中央型肺癌患者的微小病变[17-18]。

综上所述,CT诊断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检测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CT诊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为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了依据,也可用于观测患者治疗过程中及预后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肺门胸片肿块
吃两百根香蕉相当于拍一次胸片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少儿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的X线图像分析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37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与胸片表现分析
CT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诊断纵隔和肺门周围肿块的效果分析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DR胸片与高仟伏胸片诊断尘肺病影像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