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对实施教育惩戒认同度的实证研究

2022-03-29陈晓东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育惩戒中小学教师

摘要:为了解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知、惩戒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现状,采用问卷法对浙江省4个地级市19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教师对实施教育惩戒认同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女性教师对实施方式的选择更理性。建议学校应成立教育惩戒监督小组,中小学教师做到以教育法规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合理惩戒,家长提高教育认知水平。

关键词:教育惩戒;中小学教师;惩戒规则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教育惩戒的误用或滥用引发的极端事件充斥于网络,在各方压力下,许多中小学教师想管却不敢管,影响了教育质量。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明确了中小学教师具有教育惩戒权。教育惩戒权的顺利实施既需要法律上明确惩戒规则,也需要教师掌握并善于运用惩戒“艺术”。

许多国家对教育惩戒予以肯定的态度,并在法律法规上做出了明确规定。英国的《教育与督学法》使教师在管理学生时有了更加明确的权利;韩国的《学校生活规定预示案》明确了教育惩戒的事先告知、事中监控、事后申诉等细节;新加坡的《处理学生纪律问题的指导原则》明确惩戒权的主体由校内拓展到校外。我国对教育惩戒的态度是承认惩戒为教育之必要手段并应使其受到法治规范,成为主流意见。

在《规则》实施的背景下,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现状,对多方主体提出建议,呼吁教育惩戒权的理性回归。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衢州市4个地级市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204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问卷有效率为95.59%。在研究对象中,男教师58人(29.74%),女教师137人(70.26%);3年及以下教龄68人(34.87%),4~10年教龄94人(48.21%),10年以上教龄33人(16.92%);城区64人(32.82%),乡镇70人(35.90%),农村61人(31.28)。

(二)研究工具

自编问卷《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共23题项,包括惩戒认知、惩戒方式、影响因素等三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1=“非常不赞同”和5=“非常赞同”。以平均分计分,分值越高,表明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惩戒认同度越高。经检验,该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801。

(三)研究过程与数据处理

借助电子问卷对2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共得到195份有效问卷。将相关数据录入后,采用SPSS25.0进行方差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认同度概况

研究发现,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整体情况得分3.39,高于理论均值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惩戒认知、惩戒方式、影响因素得分分别为3.34、3.46、3.37。

(二)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惩戒的惩戒认知、惩戒方式、影响因素和其它变量的差异比较

1.不同性别教师在惩戒认知、惩戒方式、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检验

由表1可知,不同性别教师在惩戒方式上差异显著(P<0.01),女教师的惩戒方式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不同性别教师在惩戒认知、影响因素上差异不显著(p>0.05)。

2.不同教龄段教师在惩戒认知、惩戒方式、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检验

福勒和布朗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来划分,3年级以下为关注生存阶段,3~10年为关注情境阶段,10年以上是关注学生阶段。由表2可知,不同教龄段教师在惩戒认知、惩戒方式、影响因素上差异均不显著。

3.不同区域教师在惩戒认知、惩戒方式、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检验

由表3可知,不同区域教师在惩戒方式上差异显著(p<0.05)。事后检验发现,城区教师惩戒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农村教师(p<0.05)。不同区域教师在惩戒认知、影响因素上差异不显著(p>0.05)。

四、讨论

(一)中小学教师对实施教育惩戒认同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认同度均值为3.39,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认同度较高。研究显示,4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非常清楚《规则》内容并能够掌握惩戒的尺度。

(二)女教师对教育惩戒的理解比男教師更理性

研究显示,女教师在惩戒方式上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说明女教师能采取更理性、恰当的惩戒方式。男女的性别心理存在差异,女性的情感要比男性丰富敏感、细腻,男性则比较外露。因此女教师在实施惩戒时,能够更好控制个人情绪,并理性地选择惩戒时机和方式,而男教师会选择直接的惩戒方式。

(三)城区教师比乡村教师面对着更大的教育惩戒压力

城区教师在选择教育惩戒方式上比农村教师更谨慎。城区家长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方式产生质疑或挑战,而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比较依赖学校教育。城区家长维护学生权益的理念更强烈,而农村家长维权意识较淡薄。综上所述,城区中小学教师在实施惩戒时考量的影响因素比农村的教师更多,受到外界的压力也更大。

(四)不同教龄段教师对教育惩戒的认知基本一致

研究发现不同教龄段教师在惩戒认知、惩戒方式、影响因素上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不同教龄段教师在以上方面取得共识。这进而说明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较认同教育惩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教育建议

(一)建議出台教育惩戒实施细则,加快教育惩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

《规则》中教育惩戒的“轻微”“较重”和“严重”三个违纪等级没有明显的边界,就可能造成教育惩戒被误用或滥用。将近80%的中小学教师会根据教育法规实施惩戒,出台具体实施细则更是迫在眉睫,需要进一步划定违纪行为的轻重缓急界限、具体情形及相对应的教育惩戒措施,并划定实施主体。同时,在立法中应明确教育惩戒的有关救济渠道,加快依法治教的进程。

(二)教师提升教育惩戒能力,立足以生为本理念,推动家校关系

首先,教师素养是实施教育惩戒的前提。教师要充分学习《规则》和其他教育法规,选择合法合理的惩戒方式。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要秉持“惩而有教,罚而有爱”的教育宗旨,不能把教育惩戒作为体罚学生、发泄私愤的保护伞。此外,要努力达成家长和教师在教育交往中“对话”。教师应让家长知道子女受到惩戒的原因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误解。

(三)学校与社会协作推进教育惩戒育人模式

学校要围绕《教师法》《规则》等内容,通过教师培训、专家讲座或教育论坛等方式开展学习,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教育专家授课或创办家长沙龙各种渠道提升家长教育认知。学校还要建立双向申诉渠道,成立“教育惩戒小组”。50%的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后遭到过家长的辱骂或顶撞,当教师权利受到侵害时,能维护教师惩戒权在教育实践中的权威性。同时也能维护学生权利。社会媒体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推动教师惩戒权的顺利实施。新闻媒体应主动承担教师教育惩戒的舆情建构功能,创造社会对教师的正向认知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简介:陈晓东(1999-),女,浙江温州人,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本文系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权的社会认知调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编号202011488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琳琳.论教育惩戒的边界与限度[J].当代教育科学,2018(11):40.

[2]雷博雅,张小莉.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权研究综述[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1(Z1):31.

[3]申素平.教育惩戒立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3):37.

[4]张璐.中学语文性别差异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5.

[5][11]姬甜甜,孙丽萍.合作中的困扰:教师视角下家师关系的现实困境及超越——基于对北京市80位小学教师的访谈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21(5):104+107.

[6]骆风,李远帆,宋广文.隔代教育:我国城市的现状分析及其走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4(8):52.

[7][12][13]杨耀炜,李文芳.教育惩戒的实施困境与新路径探索:家校合作的视角[J].基础教育参考,2021(6):9+11.

[8]周贤日.论教师教育惩戒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7.

[9]吕江鸿.教师惩戒权的性质、依据与立法建议[J].广西社会科学,2020(10):123.

[10][14]陈彬,陈磊,高雪春.教师惩戒权的法律效力、现实意义及其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0(4):105-106,103.

[15]王飞.教师教育惩戒权落实的理性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3):7.

猜你喜欢

教育惩戒中小学教师
“教育惩戒”不能永远是“空白页”
浅谈教育惩戒权及教师素质
学校教育惩戒的法理分析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中小学教师职前培训面临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关怀是教育惩戒者必备的伦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