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语言文字教学策略探讨
2022-03-29贺芳
贺芳
摘要:语言与文字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人际交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也同等重要。就目前而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语言文字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用语用字不规范、缺乏情感渗透和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三大语言文字教学策略,分别是促进语言文字教学专业化、注重语言文字教学的情感体验以及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旨在将三大教学策略整合并落实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弥补初中生语言文字学习中的不足。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言文字;教学策略
语文是一门有关语言的学科,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建构。语言文字运用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当中,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言文字建构起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促使学习主体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得以实现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语言文字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不能被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初中语文教师对语言文字教学不够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呈现出诸多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语言文字教学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是现阶段语言文字教学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语言文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用语用字不规范
由于受到地理因素、学校条件、当地教育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教师整体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且教学用语用字方面没有受到规范化管理和测评。目前,虽然普通话等级证书已成为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基本条件,但是除本身一直用普通话授课的教师以外,一般教师仅仅是在课堂或者正式讲话时用普通话,如果离开了正式课堂或其他正式场合,就又回到方言。对于一些常年用方言教学的语文教师来说,很难做到以正确的音节教读字词。在用字方面,语文教师的板书本应对学生书写汉字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但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板书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笔画的顺序且书写过于潦草,导致初中生在抄写笔记的时候根本看不懂黑板上的字。这些现状看似微不足道,却影响着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否能有效地完成双向互动。
(二)教学中缺乏情感渗透
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全新的界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语言文字的第一印象是工具性特征,便先入为主地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语言和汉字的使用功能即可,从而忽略了其中蕴含的审美特征与人文情感。初中语文教师常把学生能认识、会读、会写和会背诵等具有工具性的知识点作为语言文字学习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语言文字蕴含的人文情感。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特征固然重要,但是語言文字蕴含的人文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过于侧重工具性会造成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产生厌烦和敷衍的情绪,不利于提升初中生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三)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
在传统语文课中,初中语文教师主要从讲解生字生词、好词佳句和挖掘文言文中字词的语法知识入手,且部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和记忆汉字,使学生在反复的字词句阅读与背诵中积累写作素材。因此,初中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好词佳句积累法,常认为文章中出现四个字的词语就是好词,形容词或者动词多的句子就是佳句。如此一来,造成学生在书写表达与交流中,用词单调,缺乏创新,甚至直接照搬照抄,出现一堆宿构作文。
二、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语言文字教学策略
(一)促进语言文字教学专业化
“专业”二字将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区分开来,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领航人,本身应具有专业的知识素养和专业的教学能力。语言文字教学专业化即保证教学中的语言文字内容与运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但语言文字教学的专业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的重构,以身作则,通过自身专业性和规范化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统一。1.与时俱进,注重专业知识的重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学生时代所接受的语言文字知识不一定完全正确,且语言文字自古以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形式,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演变而来,又与时俱进,不断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重构专业知识,在精通语言文字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可在备课时,主动查询字典或相关典籍,避免语言文字的错教、误教。2.调整身心,扮演好示范者的角色初中语文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难免会感到身心俱疲,因此,在提升自己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的同时,应注意劳逸结合,调整好心态,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耐心且细心教导学生。除此之外,模仿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初中生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教师身上吸取和借鉴一些行为经验和思维方式。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充当好示范者的角色,努力做到身正为范,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保证书写或用语规范和标准,那么对于学生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综上,语文教师调整身心,扮演好示范者的角色对弥补初中生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有重要作用。
(二)注重语言文字教学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师主动增强语言文字教学中的人文情感渗透有利于逐步改变学生对学习语言文字枯燥和乏味的刻板印象,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学国语言文字。1.丰富语言文字教学趣味性语文教师在讲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过度关注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知识会让语言文字教学略显乏味和枯燥。2.重视教师语言情境的建构语言文字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学生除了通过阅读文本获取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之外,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落实课堂训练传统课程上的听、说、读、写训练并不罕见,但是很多语文教师没有给予时间让学生真正地实践。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听、说、读、写的练习机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学习环境,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养成一种良好的书写与交流习惯。2.开展相关活动语文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查漏补缺。通过举办相关艺术表演或比赛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不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且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通过小型的语言文字活动设计既增强了师生对语言文字方面知识的沟通与交流,又满足了学生实际训练的需求,也能够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