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运动对3—6岁幼儿自信心影响的研究

2022-03-29林小静李玉芬宋花香

体育时空 2022年4期
关键词:训练组篮球运动效能

林小静 李玉芬 宋花香

摘  要  本文采用董奇的“儿童青少年自信量表”《2010年编制》,对随机分配的篮球训练组和不训练组进行研究,探讨篮球运动对3—6岁幼儿自信心的影响。篮球训练组在保持正常园区活动的同时,按每周3次,每次40~60分钟,并持续一学期(20周)的篮球训练,不训练组只进行园区的常规体育活动。结果显示,篮球训练组幼儿在自我表现、自我效能感等三个维度方面显著高于不训练组,篮球训练能够显著提升3—6岁幼儿的自信心。

关键词  篮球运动  3—6岁幼儿  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2-268-04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W·詹姆斯说过“面对成败难卜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唯一条件就是信心[1]。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和重要的内在推动力,拥有获得成功的自信心,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投入到所制定的目标中,从而获得成功。

增强幼儿的身素质、自尊和自信心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构建健康中国的战略基础,只有身心的全面发展,才能使幼儿轻松应对环境中的风险因素[2]。3—5岁幼儿自信心发展水平会伴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且该期间发展迅速[3];在5—6岁和10—11岁儿童间进行暗示感受性和回忆差异性的调查研究显示,儿童受暗示感受性的程度受到自信心差异的影响,且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4]。所以,从小对幼儿进行心理品质的培养,无论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还是对整个国家民族形象的塑造,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发现对于体育活动能提高幼儿自信心的研究较少,多针对大学生或中、小学生自信心的相关研究,少有的实验研究多选择的是校外体育锻炼对小学生身心的影响效果[5、6]。而有关体育活动对幼儿自信心影响的研究多为假设推论和理论探索,实验性探究较少,仅有的少量实验研究设计的年龄段较宽泛缺乏对3—6岁幼儿研究的针对性。至今并未发现有人探讨幼儿喜欢、适合幼儿园开展且具有发展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幼儿自尊和自信心提高的篮球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的实验研究。

体育活动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力[7]。篮球在提高身体自尊的功能上优于他运动项目并存在一定优势[8]。作为一种幼儿感兴趣且易开展和推广的体育活动,篮球运动通过跳、投、跑等动作的协同配合可以有效提升和激发幼儿的专注力、协调力和活动兴趣。所以,本实验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儿童自信心结构的维度,从自我效能感、自我表现和成就感三个角度,以幼儿喜好、易操作并具推广的原则选择体育活动,探讨以篮球项目为最佳载体,为家长和幼儿教育者提供培育幼儿自信心的有效路径及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广东东莞市金色未来教育集团986人为研究对象,该集团幼儿篮球代表队曾代表广东省参加目前国内最大的幼儿篮球赛事全国“华蒙星”幼儿篮球赛,并获得一等奖。其中3—4岁(平均年龄3.56岁)320人,占32%;4—5岁(平均年龄4.46岁)326人,占34%;5—6岁(平均年龄5.65岁)340人,占34%。根据“除了进行篮球训练,其他一切活动与不进行篮球训练组保持一致,并限制篮球训练组额外增加其他活动”为原则,选取样本480人,实占49%,為篮球训练组;选取样本506人,占51%,为不训练组;篮球训练组与不训练组幼儿在性别、年龄及身体综合发展水平上较一致;篮球训练组连续训练一学期(20周),每周训练3次,每次40~60分钟,篮球任教者教学能力和教育背景相对均衡。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董奇的“儿童青少年自信量表”《2010年编制》进行研究,该表涵盖自我表现、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共3个维度。其中,8个自我表现问题,6个自我效能问题,3个成就感问题。根据likert4级量表,1为“非常不符合”、2为“不太符合”、3为“基本符合”、4为“非常符合”,自信心水平越高的得分就越高。

2.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篮球训练组和不训练组在幼儿自信心水平上的差异检验

幼儿篮球训练组在自信心水平上的得分明显高于不训练组,证明篮球练习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进一步验证了前人研究结果的价值。颜军研究表明,在儿童体育活动中,推广篮球运动具有提高儿童身体自尊和自信的潜在可能性,并具有较强的实用与推广价值[9]。幼儿园可以通过篮球的活动方式与优化活动的目标来为幼儿体质健康的提升和身体的全面发展提供外部支撑[10-11]。篮球运动技能性强、对抗激烈并具较高观赏性,经常参加篮球训练除了具备较熟练的球技,还能通过各类比赛在学生和家长面前进行展示,长期的身体锻炼和经常性的表扬使得幼儿身体和心理的自信心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此外,作为国内幼儿运动中开展最“火爆”的运动项目,篮球以幼儿喜好、易操作并具推广价值深受广大幼教工作者喜爱,尤其是篮球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更是幼儿阶段所推崇和需要的,通过篮球运动规则和要求较好地帮助幼儿实现分享和协作等优秀品质的培养和体现,同时提高了幼儿的个人沟通和交往能力,间接地提高了幼儿的自信水平。

(二)篮球训练组和不训练组在自我表现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由表2可见,篮球训练组自我表现明显高于不训练组的得分。自我表现是幼儿自信心发展的行为因素,在现实中,每个人试图模仿各种成功的模式来塑造自己,并给他人留下较好的印象[12]。以幼儿为中心组织篮球训练,调动身体协调配合,挖掘幼儿自我表现的潜能,通过成就感的获得,实现自我表现欲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发展。篮球训练中因幼儿层次不同自我表现机会也不等,尽管每个幼儿都参与相同的训练,因其自我表现能力水平的不同,促使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存在差异。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13],本研究组织的系列篮球训练具有易、中、难三种不同程度,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都能有效参与到活动中,并有机会实现自我的表现,以保证每个幼儿都有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从而调动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幼儿自我表现能力的提高。

(三)篮球训练组和不训练组在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由表3可见,篮球训练组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不训练组的得分,表明经过系统篮球训练的幼儿自我效能感能力更强。自我效能(Escf-efficayc)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完成某项任务而具备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也被看作是判断及评价行为能力的信念。通俗地讲,自我效能就是人们对影响或控制工作及生活的能力和自信程度。自我效能包含动机、情感及认知的功能,可视为人类行为操作中的一种巨大力量[14]。钱建龙和耿耀国研究指出,体育训练或教学的目标不只为了让学生获得较强的运动能力,还在于使学生或运动员获得更强的自我效能感,系统的体育训练或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或运动员自我效能和自我效能意识的提高[15]。自我效能感是幼儿自信心发展的核心,系统地篮球训练在幼儿自信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调动幼儿的全面参与,使幼儿在自我表现中收获了成功的愉悦感,这种成功后的愉悦感促使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自信心的增长。

(四)篮球训练组和不训练组在成就感维度上的差异检验

篮球训练组成就感明显高于不训练组得分(表4),说明系统的篮球训练有助于提升幼儿成就感。幼儿通过系统的篮球训练,对于篮球场上熟练地球性表演、成功的投篮、快速的过人和成功的抢断等,让幼儿充分得到技能的体验和个体优越感的释放;每一次得分和比分的反超以及较好名次的取得,都能使幼儿的个人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得到有效提升。篮球训练中体验到的成就感,对促使幼儿获得愉悦的、自信的自我情感体验、肯定的自我评价和稳定的自我情绪的形成以及积极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提高都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幼儿自信心的动力因素是成就感,并随年龄的增长呈曲线上升趋势[16]。因此,通过系统的篮球训练使幼儿获得成就感,不仅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更是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自信心不断增强和取得成功的“动力源”。这些体验和成就感又可以较好地融合到幼儿日常的交友、学习、生活当中,最终促进篮球训练组得分显著高于不训练组。

(五)篮球训练及教师评价情况与自信心的关联性分析

本研究运用相关统计分析法,表5数据显示,自信心总分同是否参与系统训练(每次篮球训练时间、每周篮球训练频率、总训练时间)以及幼儿教师积极地正确评价和引导都有显著地相关性。幼儿在篮球运动中获得的成就感,除了与幼儿自身对技术动作掌握的熟练情况相关,还与教师在活动中给予的积极引导和评价有较大的关系。作为外部动因的教师积极的引导和评价,对幼儿成就感的获得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并能够加速幼儿获得成就感,,提高自我表现力,产生自我效能感。王娥蕊研究指出,幼儿自我评价是以成人的评价作为对自己的评价,表现为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从某一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以致能从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17]。幼儿年龄越小受成人评价的影响越大,尤以有威信的成人(班主任老师)和同龄人的语言对幼儿的影响最大。Feeney等人认为,在与幼儿相处中,教师的认可以及对幼儿的爱护和尊重对于幼儿的自信心和成长以及幼儿期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索非常重要[18]。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提高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地位。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严谨的言行和真挚的情感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表现和自信心的树立。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篮球训练组幼儿在总体自信心水平、自我表现、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方面,得分均高于不训练组,篮球训练的效果非常显著。

2.参加篮球训练的时间越长、训练频率越高、总训练时长越长,训练效果和自信心水平就越高。

3.幼儿教师(指导篮球训练)对于幼儿的训练评价越积极、引导越到位和合理,幼儿受正面的影响就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越高。

(二)建议

1.篮球作为一种幼儿感兴趣且易开展和推广的体育活动,应成为幼儿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运动技能,并在幼儿园中全面开展和推广,使更多的幼儿接触和掌握并参与到其中。

2.教师在组织篮球训练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自我表现力,提升幼儿成就感的同时促使其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3.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加强教学中的正面引导,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篮球训练中通过积极的评价和引导促进幼儿自信心水平的提高。

4.加大宣传和引进力度。多引进具备一定篮球技能的男性幼儿教师或在幼儿教师中普及篮球技能,实现每位幼师能教篮球、园区处处有篮球,充分地利用篮球训练效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D17XTY15。

参考文献:

[1]刘善循.高效率学习与心理素质训练——如何使您更聪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杨丽珠.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杨丽珠.儿童个性发展与培养的实验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VrijA,BushN Diffrenees in suggestibility bewteen5-6and 10-11year olds:ThereIationshipwihtseIfeonfidence[J].PSyeholoygCrime&Law,2000(06):127-138.

[5]FesitJ,FesitGJ.李茹,傅文青等译.人格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7]郑艺.体育活动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幼儿教育(浙江),1997(04):11.

[8][美]JeryrM,Bugr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9]颜军等.校园课外体育锻炼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和自信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19(03):100-104.

[10]莫雷.20世纪心理学名家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1]MaslowAH.Ahteoyrofhumnamotivation[J].PsyehologiealReview,1943(50):370-396.

[12]张磊等.课外足球锻炼与青少年自信心的关系——基于校园足球背景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11):68-71.

[13]龚浩然,黄秀兰.维果茨基科学心理学思想在中国[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4]杨丽珠,王娥蕊.大班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04):40-42.

[15]钱建龙,耿耀国,白宏炎,等.自我效能理论与体育教學[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03):62-66.

[16]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

[17]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8]FeenyeS,CllristensenD.Morvaeik,E.Who am in the livesofchildren:Anintroduetiono.Tetaching youngchildren(6th)Columbus,ohio:Merril Publishing Company2001.464.

猜你喜欢

训练组篮球运动效能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背景干扰对高尔夫球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