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牌坊文化,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课程
2022-03-29冯丽珍
冯丽珍
摘 要:《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依托学校历史和办学理念加以拓展延伸,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丰富学生的知识。学校“文学流风”牌坊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先祖的精神文化象征,激励着京兆学子做最好的自己,报效祖国。课题组依托牌坊文化,立足时代育人需要,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课程。
关键词:牌坊文化;爱国主义;特色课程
《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依托学校历史和办学理念加以拓展延伸,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丰富学生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史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以便于培养学生爱校、爱乡、爱国的感情,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校“文学流风”牌坊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坊背面的“凌江报冣(zuì)”,过去是把最好的政绩上报朝廷,表扬有才能的人,彰显祖先的高尚美德和伟大的功绩。这块牌坊作为先祖的精神文化象征,依然激励着京兆學子做最好的自己,报效祖国。课题组依托牌坊文化,立足时代育人需要,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课程。
一、立足牌坊历史文化,构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程
教育传播文化,文化滋养教育。京兆小学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发轫于历史大潮,经历世纪风起云涌,不变的是始终以文化血脉相连,相依相生。这座“文学流风”牌坊属于沙湾黎氏家族,是“黎氏大宗祠”永锡堂仪门原有的建筑物,现在已是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了。《黎氏族谱》记载了该祠堂的历史,它于1524年建造,在清朝时又扩建重修。建国之后,该祠堂被改建为学校,仪门也就成了学校门口的标志。仪门也叫牌坊。牌坊的正面刻着“文学流风”四个大字,背面刻着“凌江报冣”四个大字。作为京兆学子,了解学校历史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围绕牌坊文化,以课堂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构建了“一查二看三传承”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程。一查,就是让学生查阅“文学流风”牌坊的历史,目的在于了解牌坊背后的故事,从而初步了解牌坊文化;二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到牌坊下进行观察,目的在于通过视觉了解牌坊的结构和艺术特色,并了解这样构造的寓意所在;三传承,就是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牌坊蕴含的历史文化传统,引导学生学习先辈勤奋刻苦的优秀美德。
二、立足党史学习需要,科学规划爱国主义教育拓展课程
沙湾京兆小学立足时代需求,紧扣牌坊文化,以党史学习为突破口,科学规划爱国主义教育拓展课程,通过“校外研学”和“校内融合”两大板块,开展“红色主题班会”“重走长征路”“讲红色故事比赛”“学党史唱红歌颂党恩跟党走”“观红色电影”“红色海报设计比赛”“争当劳动小能手”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专题学习、情境体验、搜集资料、动手制作等学习方式,探秘中国文化的历史,了解中国深厚的红色传统文化,以此让学生感受历史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受到文化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综合素质。两大板块活动的着力点分别体现在“初感红色文化—研学体验活动—内化红色基因”等课程目标梯度,并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特色:一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粹。通过学校研学教育教学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二是活化研学课程内容。强化研学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将“红色文化”本土文化融入研学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本土的热情。三是培育本土课程文化。通过借助本土资源、凭借教师资源、拓展社会资源,勇于探索和大胆实践。学校努力构建红色基因教育体系。
三、立足科学育人需要,合理安排爱国主义教育延伸课程
京兆小学坐落于文化底蕴丰厚的沙湾古镇,历经了一百多年风雨的她,虽多次更换校名,几次改造校舍,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京兆小学从历史出发,挖掘“报最”的文化内涵,形成了“让人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作为学校发展目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崇文习礼,尚贤报最”的校训、“人正、业精”的校风、“尚导、守真”的教风和“乐学、善思”的学风。学校依托牌坊文化,立足本土红色基因,努力践行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以课程为主阵地,以活动为载体,以研学游为延伸,合理安排相关课程,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学校全面工作进行全方位融合,实施共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校内红色基因主题融合系列,主要内容为:主题班会,1课时;讲红色故事比赛,3课时;学党史唱红歌颂党恩跟党走红歌比赛,3课时;观红色电影,2课时;红色海报设计比赛,3课时;争当劳动小能手活动,4课时。第二板块为校外研学体验系列,主要内容为:“重走长征路,筑梦报最行”研学体验活动,7课时;亲子红色研学活动,7课时。整个课程共30课时。
四、立足学生发展需要,搭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成长舞台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将以人为本运用到教育教学上应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京兆小学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愿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出发,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使学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中,京兆小学始终立足学生需求,搭建适合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成长舞台,让学生全员参与,在实践体验中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提高综合素质。学校每周升旗礼上开设“学生国旗下讲话”,紧扣重要节日,开展专题演讲,以学生影响学生;每周的班级展演活动,通过班级轮换形式,在全校面前展示正能量的表演,营造爱国氛围;学校艺术节开设海选环节,让每位学生都有报名参与的权力,并经过海选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活动影响力和爱国教育影响;开展学科竞赛活动,以手抄报、感言等形式,展示爱国精神;等等。这一系列的舞台搭建,营造了爱国教育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王鑫霖.爱国主义在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
[2]李德.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05).
[3]沈燕.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要点及策略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03).
[*本文系广州教育政策性研究课题《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ZCYJ2009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