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瓷塑传统语言的当代运用
2022-03-29郑雄彭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口头和动作传承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人类艺术的瑰宝。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内容,在丰富文化多样性以及增进各族人民认同感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尤为重要。瓷塑作为一门享誉世界的手工技艺,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世界陶瓷之都”的福建德化,它所产出的瓷塑作品在我国陶瓷界极具代表性。为此,本文拟从德化陶瓷发展史特别是瓷塑方面的研究入手,进而论述瓷塑传统语言的当代运用。
关键词:非遗;瓷塑;创新
中华瓷器历来闻名于世,甚至以“China(瓷器)”作为中国在国际上的代名词,足见中国陶瓷文化的悠久与经典。而作为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的福建德化,它所产出的陶瓷产品广受世人追捧,特别是瓷塑作品,享有很高的赞誉。因此,笔者将在德化陶瓷发展史的研究基础上,着重论述德化瓷塑传统语言,并探析它的当代运用。
一、德化陶瓷发展史概述
“中国白,瓷之上品也”,这一“白”,指的便是德化白瓷,来源于欧美国家人民的追捧和赞誉。德化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德化陶瓷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风格,其中,“何派”艺术更是世界雕塑艺术的奇葩。特别是明代德化“象牙白瓷”的出现,对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陶瓷产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不少皇家瓷器工厂都纷纷进行模仿生产,从而掀起了一阵阵模仿德化瓷器生产的热潮。毫无疑义,德化陶瓷作品的诞生、发展和传播,对海内外陶瓷产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和世界陶瓷史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在故乡中国,德化陶瓷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呢?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便开始了对于印纹陶的制作。而德化县辽田尖山原始青瓷窑址的发现,则有力佐证了德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陶瓷文化发祥地。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到五代十国,这一时期的德化陶瓷生产已初具规模,这从唐代德化诗人颜仁郁的诗句中就可以了解到,他这样写道:“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生动描绘了当时全村老少烧制陶瓷的场面,此外还记载了用瓷瓶装茶的使用情况“傍人莫怪山间静,茶满瓷瓶酒满樽”,反映了这一时间段德化陶瓷业的兴盛。德化人颜化綵则撰写了中外陶瓷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生产流程和技艺的陶瓷专著,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延至宋代,泉州快速港崛起,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产自泉州地域内的德化陶瓷由此开始大量外销,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之一,扮演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元代时期,德化窑對龙窑的烧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开始使用“鸡笼窑”(又称“分室龙窑”),将以前龙窑的还原焰烧成变成氧化焰烧成,氧化焰烧成的器物釉面莹润,白中微带黄,呈牙黄色,俗称“象牙白瓷”,釉面厚而温润,具有很强的质感,使得德化瓷的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出现了新的瓷种。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详细记录了德化窑的制作工艺,盛赞德化瓷器“制作精美”。
到了明代,便进入德化窑人物瓷塑产生和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明代瓷圣”何朝宗所创的“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八字技法,成为德化瓷塑技艺的宝典。以何朝宗为主要代表的一批德化瓷塑匠人成功创作出了观音、达摩、文昌帝君、罗汉等题材作品,形成“何派”艺术,德化窑艺术创作从此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巅峰期,在世界瓷塑艺术史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一时期的德化瓷生产,尽管不时有体现上流阶层生活场景的作品,但仍是倾向于表现来自于民间民俗民情的文化内容。当然,在瓷塑方面,主要还是体现在了宗教艺术上,外销瓷则融入进了域外风情。总结来说,明代德化窑烧制的白瓷作品,以其“白如雪、润如玉、透如绢”的玉质美感驰名中外,因而被誉为“象牙白”“中国白”,这就标志着中国的白瓷生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此外,这一时期德化窑的瓷塑艺术,特别在人物造像的成就上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涌现出了以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为代表的一批瓷艺大师,他们创作的瓷塑作品,造型逼真、形象传神、衣纹简练、线条流畅、格调高雅、品类繁多,再加上德化“象牙白瓷”自身独具的质感,因而被视为“东方艺术珍品”,世人所推崇,开创了德化窑瓷塑艺术创作的新纪元。“何派”艺术作品莹润晶亮,白里闪微黄或白里透红的宝光,正好是东方人物肤色最完美的表现。“何派”的佛像艺术作品,则深具中国文人画的风格,传神写意,微妙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形神兼备,以静为主、静中偶动、动中有静,动静相兼、上下呼应、左右协调、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在衣纹线条上,注重流畅洒脱、虚实结合,可谓刚柔并济、圆浑流畅。
到清代后,德化陶瓷的生产和外销都达到了历史上的又一个巅峰时期,德化的能工巧匠们不断求索,开发出釉下青花、釉上五彩等新品种,并以民窑青花瓷而在中国瓷坛独树一帜,蜚声海内外,甚至出现了“一笼白瓷一箱银”的喜人景象。这一时期的德化民窑青花瓷,没有官窑制度的种种羁绊,也不具备宫廷用瓷的富贵意味,反而充满了情趣盎然、生动活泼的民风民俗气息,具有自然优美的艺术质感,充分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感情愿望、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此外,“明代瓷圣”何朝宗的瓷塑艺术创作在清代初期已成流派,清代的德化陶瓷艺术在传承“何派”瓷塑技艺的基础上,在成形、款识等方面又有所创新,不少陶瓷匠人在自己的作品上都留下了个性化的痕迹特征。
清末民国时期,德化陶瓷又有了短暂的发展。德化瓷塑品种得到扩大,造就了又一批”何派”艺术大家,如苏学金、许友义、苏家善、游长子等。苏学金首创的捏塑瓷梅花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许友义为莆田仙游龙纪寺精心打造的“五百罗汉”瓷塑系列,震撼人心。这一时期,德化窑的青花瓷产量减少,白瓷产品增多,釉下青花逐渐被釉上彩所代替,釉上彩装饰手法则有所创新,主要有五彩、墨彩,还出现了金彩、黑花、贴花等工艺,成就了一批彩瓷大家,令人叹为观止。但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德化瓷业在这一时期不可避免地衰落,陷入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恢复与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德化陶瓷产业坚持“传统瓷雕精品化、工艺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艺术化”的发展思路,陶瓷业逐渐成为德化县的支柱经济产业,如今已经形成了传统瓷雕、出口工艺瓷、日用瓷等三大产品体系的陶瓷产业格局,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德化陶瓷的传承优势
由瓷而生、伴瓷而兴、因瓷而名。如今,德化窑火依旧生生不息,始终映照着这座陶瓷之城的文化内核。在笔者看来,德化陶瓷之所以能够代代相承、流传至今,离不开以下几点因素:
一是德化陶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德化位于福建中部,常年气候温和适中、雨量充沛。经多方勘探,其境内拥有以高岭土为主的40多种丰富矿藏,储量丰富。相较于其他窑口,德化陶瓷所使用的原材料含铁量较低,二氧化硅含量丰富,黏度高,可塑性强,手工捏塑而不断裂,这便为德化陶瓷匠人的创作提供了可行性条件,且原材料的优质特性决定了德化瓷胎质细腻、晶莹剔透、透光性好、响声清脆悦耳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点,让德化陶瓷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陶瓷艺术界都享有盛名,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是德化陶瓷拥有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德化陶瓷的艺术创作,融合了多种雕塑技艺,其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线条柔和流畅、疏密均匀、刻画细致,通过捏、塑、雕、刻、刮、接、贴等技法产生了精美逼真的效果。
三是德化陶瓷多元且贴近生活的创作题材。泉州自古便是多元宗教文化发展的地方,受此影响,德化陶瓷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多与人们的宗教信仰相结合,通过不同的创作手法和立意,紧密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了艺术与信仰的完美融合。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注重局部与整体相协调,以及塑造对象的不同特征表现,小到衣服裙摆的褶皱、纹理的细节和人物面部形象的处理,大到整体的布局,无不充分体现了德化陶瓷匠人的巧思。其严谨精细的做工,使得塑造出来的作品惟妙惟肖、出神入化,并且展现出了时代特征。
四是德化陶瓷拥有无数勤于钻研创新的手工匠人。每一件陶瓷作品的诞生,都是匠人们对坯体无数次的打磨;每一件完美艺术品的形成,都需要匠人们对窑火无数次的探索,代代累积,终成盛况。如今,在德化地区依旧有着大批的陶瓷爱好者,将陶瓷作为情感语言的载体,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呈现出群芳争艳的艺术面貌。
笔者认为,中国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在文明和技术发展上取得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塑造,在很多时候都会通过陶瓷这一载体来实现,并因此形成不同时代独特的技术与艺术特征,德化陶瓷也不例外。因此,在灿若星辰的中华传统文化领域,德化陶瓷艺术以其别具一格之美,始终贯穿于华夏文明之中,并以其持久的生命力不断前行,并且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能有所进步与创新。可以说,德化陶瓷艺术的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演变的一个缩影。
三、瓷塑传统语言的当代运用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德化陶瓷技艺,代代相传,如今德化陶瓷产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德化陶瓷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题材,时至今日,依然是德化陶瓷匠人重要的创作参考。在笔者看来,德化陶瓷匠人应当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德化瓷塑传统语言的当代运用,创作出更加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需求的作品。
在众多瓷塑题材中,笔者更加偏爱人物题材的塑造。翻阅德化瓷塑史,宗教人物在其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以“人物塑形工艺”见长,其中,观音瓷像为生产数量最多且题材最为广泛的人物塑像作品。而在当代艺术创作领域,人物瓷塑依旧占据了半壁江山,在题材、内容等方面愈发丰富多样,造型艺术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笔者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融合了敦煌飞天等元素,通过动态的飘带、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云等物象,结合跳跃、升腾、悬空、翱翔、浮游、翻飞、鸟瞰、降落等形体姿态,利用高温和薄胎烧制技术,塑造出凌空翱翔的人物形象。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打破了传统的圆滑、稳重、端庄的人物造型模式,赋予其轻巧、灵动、柔美的韵律节奏美。这种尝试,可以说是笔者对“瓷塑传统语言的当代运用”这一课题的认真回答,也是笔者艺术创作之路的一个转折点和关键点。
笔者认为,瓷塑传统语言的最高审美理想无疑是传神,因而,笔者在创作当中,努力把宗教信仰里抽象的哲学概念和各类经典,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探索,熔铸形成新的意象,用瓷塑艺术形式表现为视觉立体形象,把时代特色、民族风貌融入进作品当中。在学习继承“何派”瓷塑语言的基础上,力求与宗教人物塑像工艺创新较好地进行融合。笔者希望自己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其身上所缓缓涌出的吉祥寓意,能够使他人得到真善美的体悟,让宗教人物瓷塑作品焕发出新的时代意义。
三、结语
德化瓷塑以其独特的雕塑手法、烧制技艺等,创作出了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延续千年,窑火不息,并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愈加旺盛。德化瓷塑恰似一根纽带,连接了中国从古至今的陶瓷艺术发展历程,也连接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桥梁。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员,德化陶瓷的传承发展,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作用。而对于瓷塑传统语言来说,其不仅仅是代表了德化陶瓷生产的精湛技艺,更展示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从创作者个人来说,如何利用传统瓷塑语言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这无疑是笔者乃至瓷塑界要高度重视的艺术课题。尽管难以一言概之,但专研具有自身创新特色的艺术道路一定是未来的方向,不拘于内容、不限于形式,何不大胆尝试呢?
参考文献:
1.林少红.“海丝”背景下德化陶瓷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策略[J].鄂州大学学报,2018,25(06):37-40.
2.黄荣昌,郑云清.基于乡土资源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校本實践——以德化陶瓷产业主题研究性学习为例[J].地理教学,2018(04):21-24.
3.林素英.浅谈德化陶瓷雕塑贴花技术及其审美[J].佛山陶瓷,2016,26(04):56-57.
4.郑金勤.窑火映红的天空——探访德化古窑[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9.8.
5.陈明良.浅谈明清德化窑瓷塑艺术[J].中华文化画报,2013(04):90-97.
6.余丽萍.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谈德化窑白瓷和青花瓷[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1,55(04):22-23.
6.陈明良.德化窑古瓷鉴定[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02):14-18.
7.李闻茹.德化窑考察——德化民窑传统陶瓷与现代瓷工艺民间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郑雄彭,高级工艺美术师,陶瓷雕塑高级技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为泉州市优秀高技能人才、泉州市第三层次人才。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轻工技术能手、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福建省技术能手、泉州市技能大师、泉州市“十佳工艺美术师”等荣誉称号。现任德化飞天陶瓷艺术研究所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