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美感培养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29唐维忠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应用

唐维忠

摘要:艺术美感培养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美育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问题,激发学生审美求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艺术美感体验力”、“小组交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艺术美感培养方式;初中音乐;应用

音乐艺术具有较强的艺术美感培养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艺术美感,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逐步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因此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全面了解应用艺术美感培养方式的价值,并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应用艺术美感培养方式,促進学生全面发展。

1艺术美感培养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艺术美感培养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体可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艺术美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过程中立足学生情况科学选择艺术美感培养方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1]。艺术美感培养中创设审美情境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初中生年龄小,身心均未发展成熟,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种方法,借助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2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艺术美感培养方式用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倾听音乐,不断提高自身审美与欣赏能力。音乐表现力较强,刺激学生产生较高的欲望[2]。同时,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音乐作品的熏陶,美化心灵并陶冶情操。由此可见,教师应用艺术美感培养方式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审美情感不断升华,刺激其主动感知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1.3提高美育效果

初中是学生成长与学习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音乐教育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美感,提高美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创新与改变教学方式,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让其进一步探究音乐作品,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教学效率。

2艺术美感培养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用艺术美感培养方式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教师立足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提高教学效率。

2.1立足问题,激发学生审美求知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将教材中关于美的成分挖掘出来,立足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该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收集教学资料,精心设计课堂内容,营造具有较强美感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充满美感的课堂氛围,并借助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审美欲望,让学生深刻体会音乐中蕴含的美感[3]。以教学《七子之歌》为例,教师可以先进行简单的导入: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录音为背景音乐,教师板书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紧接着教师可以结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言出自哪一位诗人呢?他与歌曲《七子之歌》有什么用的关系?”通过这一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后师生共同讨论,并明确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着名爱国诗人、学者、烈士闻一多先生,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亭下的闻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正是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七子之歌》的爱国诗篇,自此,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上述环节教师立足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欲望,为培养学生艺术美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艺术美感体验力

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要求,且当前时代学生需要具有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必然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与智力水平[4]。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仅是让学生简单学习唱歌。自从素质教育的设施,音乐教育应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并借助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丰富课堂活动,使学生深刻体会音乐之美,升华学生的精神。以教学《歌唱祖国》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这首歌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搜集祖国30年重大改变的图片,让学生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差异,并结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首歌让学生情境中深刻体会歌曲表达的激动、热切、厚重而婉转抒情的心情,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如此,学生才能深刻体会《歌唱祖国》这首歌表达的祖国的热爱,唤醒学生爱国情感。

2.3小组交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学生学好音乐离不开丰富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情操[5]。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不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创造力,发挥学生想象力。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选择可以联系学生内心情感的作品,让学生小组交流,自主体会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如此,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净化自身灵魂,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以教学《保卫黄河》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体会,比如说有的小组通过歌唱表达自身的爱国之情,有的小组通过弹琴表达情感,还有的小组通过诗歌朗诵表达情感......明显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结束语

总之,初中阶段的教学中音乐教学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创造审美情境的方法升华学生情感,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为此,教师可以立足问题问题激发了学生审美求知欲望,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艺术美感体验力,小组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艺术美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丽. 艺术美感培养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18(70).

[2]邹惠, 邹蕾. 艺术美感培养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0.

[3]雒鑫.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艺术美感培养方式研究[J]. 读与写:上旬, 2018(7).

[4]杨倩. 初中音乐教学中艺术美感的培养方式探究[J]. 新智慧, 2020(26).

居勇建. 初中音乐教学中艺术美感培养方式研究[J]. 科普童话:新课堂, 2018(12X).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应用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