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红利”为消费回稳向好“加足马力”

2022-03-29许幼飞

当代党员 2022年4期
关键词:重庆消费

许幼飞

云端之眼走红网络、沉浸式“重庆1949大剧院”惊艳亮相……近年来,一连串独具特色的新场景、新地标、新业态不断在重庆涌现,刷新着消费者对重庆的认识。

2021年,这座年轻的直辖市更是斩获佳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967.7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第三。

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散发、消费总体偏弱和投资低于预期等困难情况下,能取得如此成绩,源于重庆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以提振消费稳定经济增长为目标,多措并举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力促全市消费市场持续回稳向好。

丰富消费场景,实现错位发展

2月1日,虎年春节第一天,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游人如织。

成千上万盏造型各异、充满中国风的花灯,赋予了这里浓厚的年味。游客们在蒙蒙细雨中感受着山城的浪漫,在大街小巷里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韵味。

来自甘肃的游客马健不禁感叹:“重庆真是太美了!”

这是十八梯重新修缮开街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作为重庆母城上下半城的连接纽带,十八梯曾由繁华到落寞。如今,十八梯再现重庆当年的老街巷、老味道,成为节日消费的新热点。

火热消费市场的背后,是消费载体的推陈出新。

近年来,重庆统筹推进长江和嘉陵江“两江四岸”整体提升、中央商务区提档升级、寸滩国际新城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国际消费核心承载区;大力推进商圈、步行街改造提升,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商圈着力集聚国际消费资源,亮出提质扩容新版图,加快建设世界知名商圈。

聚焦“城市观景、山水体验”,重庆大力发展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主的“江岸经济”“云端经济”,推出来福士“水平摩天轮”、WFC会仙楼观景台、国金中心云端会所等“城市之巅”多元化消费地标。

突出“山城文化、渝味风潮”,重庆改造提升磁器口、洪崖洞、弹子石老街等街区,塑造富有巴渝文化底蕴的特色消费场景。

围绕“多元融合、时尚引领”,重庆建成荟萃“两江四岸”璀璨夜景的长嘉汇购物公园、全国首个室内森林沉浸式体验的光环购物公园、全国首个TOD项目的金沙天街等新地标、新场景,消费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深挖“后街支巷、人文历史”,重庆延续街区和老旧厂房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脉络,精雕细琢,塑造富有山城记忆和巴渝特色的“后街支巷”特色消费场景,相继建成鹅岭二厂、戴家巷、北仓文创街区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增添了“巴渝新消费”独特魅力,提升了“山水城市”美誉度。

做靓特色经济,打造“不夜之城”

凌晨的江北区九街,依旧灯光璀璨,人声鼎沸。

不久前,“2021年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榜单发布,重庆荣登榜首。九街正是游客打卡重庆夜生活的必选地,是重庆夜经济的代名词之一。

九街分东区、西区和九街广场3个区域。

东区于2009年最先开街,引进了餐饮、零售等多种业态。但彼时的九街更像是餐饮一条街,和重庆市内其他传统商圈大同小异。直到2012年西区开街,商业运营团队才提出“不夜九街”的概念,将目标消费群体锁定为时尚、新潮的年轻人。

至此,九街迎来发展蝶变。

“围绕夜间经济,九街引进了一批最潮、最新的餐饮娱乐业态。”九街商业运营总监邱月朗称。

2017年,江北区对九街进行扩容升级。

在江北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商业运营团队一方面对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将室内灯效延展至九街街面,摆放互动性强的雕塑;另一方面,将娱乐业态升级,不断引進全国性娱乐品牌,探索新鲜娱乐形态等。

如今,这里已成为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市级特色夜市商业街区。

九街的蝶变,只是重庆抢抓夜经济发展机遇的缩影。

2020年,市商务委联合市公安局等10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见》,就夜间经济规划布局、场景建设、业态培育、品牌打造和创新升级进行部署。

2021年,市商务委出台《重庆夜间经济市级示范区建设规范(试行)》,着力培育“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五夜”生活业态。与此同时,重庆还升级打造了2021不夜重庆生活节,开展了150余场主题配套活动。活动期间,全市累计实现销售额121亿元,带动商家销售额增长28%以上。

运用活动造势,助力品牌发展

不论是纯手工制作的城口腊肉,还是汁多爽口的奉节脐橙,只需要通过“2022爱尚重庆·网上年货节”,便可一网打尽。

“本次网上年货节将遴选、推介重庆特色网上年货,通过联动电商平台,开设重庆年货促销专区。”市商务委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处副处长陈梁称。

举行“2022爱尚重庆·网上年货节”,只是重庆打造“爱尚重庆”消费品牌的活动之一。

2021年,市商务委联合有关部门,结合本地消费特点,以“爱尚重庆·渝悦消费”为主题,把握四季消费热点,组织开展了联动全域、联通全行业的消费促进活动。

数据显示,2021年,重庆共统筹举办了第六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第十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等近700场主题活动,以及重庆国潮咖啡文化节、“爱尚九龙坡·潮享新商圈”赏新季等1000余场特色促销活动,营造了全民“乐”享消费、“惠”享消费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市场回暖和消费回补。

此外,这一年,重庆还发挥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顶梁柱作用,联动有关区县,发动汽车、家电等重点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举办“爱尚重庆”汽车消费展、汽车消费节、汽车下乡及家电以旧换新等促销活动,有力提振了大宗商品消费。

据统计,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单位商品零售额达1188.9亿元,同比增长13%;家电销售额达309.5亿元,同比增长17.4%。

经过一年多的培育打造,“爱尚重庆”已经成为消费者心中值得信赖的消费品牌。

注重数字赋能,引领智慧消费

最近,家住南岸区的市民张敏惊奇地发现,位于家附近的“佰年供销”智慧化农贸市场变了。

经过一系列改造升级,市场变得干净明亮,墙上挂着一块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着整个市场各类菜品的单价、销售量等实时数据;每个摊位都有自己的电子屏,上面不仅有移动支付二维码,还有为商家点赞评星级的二维码。

“不会缺斤少两,你看见小票上的二维码没?扫一扫,什么都清楚了。”似乎是怕张敏不放心,水果摊贩田女士举着小票贴心地说,“不仅如此,还可以扫码查看水果产地等信息。”

这样的智慧化市场,正陆续出现在重庆市民身边。

2021年,为激活消费新模式、新需求,重庆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数字经济新优势:

营造数字消费新场景。建设智慧商圈10个,试点建设智慧菜场30个。推进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商品市场转型升级行动,引导、支持重庆百货、双福国际农贸城等商贸企业加快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壮大“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业态,发展网上商场(店)、网上超市、网上餐厅等业态。

培育数字消费新模式。实施电商直播带货专项工程,组织100余场线上促销和直播带货活动。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探索“寄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等发展模式,全市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85%。

打造数字消费新平台。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武隆区、开州区、万州区、巫山县获评“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县”,累计建成直播电商基地34个。2021年,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达317.72亿元,同比增长30.58%。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将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牵引,抓牢消费升级重点、破解消费升级难点,推动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促进消費与产业双升级。

【札记】

春节期间,记者以游客身份来到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重庆佛罗伦萨小镇等地,只见人头攒动,游客消费热情颇为高涨。重庆市商务委发布的消息显示,2022年春节假期,重庆市主要商圈和重点监测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299.5亿元,同比增长9.3%。

不过,在消费回暖的背后,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世纪疫情冲击下,和全国一样,重庆仍会面临需求收缩的压力。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在政策措施上,重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及时出台有利于稳定经济发展、激发活力动力的积极举措,有效扩大需求,提振消费信心。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上,重庆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的财税支持、收入增长、服务功能提升等“软环境”,让老百姓消费更有底气;适时有序推出新能源汽车促销、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挖掘乡村消费潜力。此外,重庆还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大力拓展“云端经济”、夜经济、社交电商等新消费、新场景。

一系列举措,让人信心倍增。我们也坚信,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切实做好各项工作,重庆一定能化解需求收缩的压力,全力稳定经济基本盘。

猜你喜欢

重庆消费
重庆客APP
国内消费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重庆非遗
在这里看重庆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
消费数读
TWO DAYS IN CHONGQING 重庆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