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山中的灯塔”

2022-03-29李昊李春盛

一带一路报道 2022年1期
关键词:无人区铁塔项目部

李昊 李春盛

2016年底,一条承载着中老两国最高领导人嘱托与期待的铁路——中老铁路举行全线开工仪式,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建设。

如今,这条钢鐵巨龙已盘桓延伸在崇山峻岭、莽原丛林中。俯瞰铁路沿线,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密林之中散布着64座银白色的通信铁塔,被当地人称作“大山中的灯塔”。这些由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承建的通信铁塔,是项目部全体员工奋斗411天的结晶,也是中老铁路磨万段重难点工程之一。

一手抓防疫,一手保进度

项目部人员进场后不久,老挝就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面对汹涌来袭的疫情,保证员工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但中老铁路的建设不能停,必须要一手抓防疫,一手保进度。项目部立即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在沿线设点,一边因地制宜地开展防疫工作,负责疫情应急处理和协调防疫物资等;一边争分夺秒地推动工程建设进度,积极开展接口对接、场坪移交、物料进场等工作。全面落实“强隔离、零感染、两不误”的防疫、生产任务。

项目部把疫情常态化当成基础工作,及时宣传最新动态,做好心理疏导,努力使每一位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工作中;每个工点实行专人包干负责制,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状态。

在老挝人民抗击疫情期间,项目部积极响应中老铁路项目联合党工委“抗击疫情 希望同在”的倡议,以不同方式开展爱心捐款,26名员工共计捐款人民币11000余元。同时,项目部积极协调国内防疫物资,向当地政府捐赠了20万个防护口罩,多次以公益方式为所在地村委会募捐防疫物品。

翻山越岭,扎根无人区

中老铁路沿线地理条件复杂,外部环境恶劣,桥隧比达到63%。有人说,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是架出来的、是挖出来的。

琅勃拉邦至嘎西之间的沙拉巴土无人区位于深谷之中,一条仅几公里长、海拔高差却达到1200多米的施工便道就是连接谷底和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便道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而管段内另外一处在湄公河半岛的无人区,人员、机具和材料进出都需要乘坐渡船横跨湄公河。中国铁建电气化局的技术员每天都要在原始丛林里来回穿梭,不仅酷暑难耐、口干舌燥,还时常担心熊、老虎等猛兽和蝎子、毒蛇、蚂蟥的出没。曾有人一天之中被蚂蟥叮咬三次,几次碰上花纹艳丽的毒蛇。在无人区工作的员工出门都必穿筒靴,随身带着药品。

由于往返不便,员工们便住进了大山里。无人区里无人、无水、无电、无食物,更别谈手机信号了,这不仅造成施工调配的诸多不便和联系困难,就连日常生活用品也要到往返需要半天时间的山外村子里去购买。这样的日子,这些8090后的男娃子一待就是几个月。

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无人区,技术人员完成了前期的接口对接、图纸审核、技术联络、场坪移交等工作,通信铁塔工程得以火速开工,为推动中老铁路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排除万难,保障材料供给

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标准,铁路设备基本产自中国,绝大多数物资设备依赖国内采购发运。受疫情影响,老挝海关关闭,货物运输受限,给现场施工带来了很大挑战。对此,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不断优化海外物资管理制度,从多个方面入手,解决材料短缺困难。

首先,积极与老中铁路公司、老挝当地政府协调,开辟中老铁路物资设备绿色通道。在磨憨口岸设置专业团队进行物资清关工作,理顺清关过程中存在的障碍,缩短清关时间。团队平均年龄仅32岁,是一支专业技能优秀、活力十足的年轻队伍。其次,盘活库存,杜绝损失浪费,加大设备的修废利旧工作,同时协调国内购置新的工程设备,并将设备资源依照需求调配给各个工点,做到设备利用率最大化。再次,扩大当地可利用物资的采购范围,通过加大通用性较强的物资采购,降低物资运输时间和成本,减轻对国内物资的依赖程度,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最后,积极与海关、地方政府、第三方检测等部门沟通交流,畅通运输渠道。同时选择有实力的货运公司,争取缩短运输周期,最大限度保障现场生产需求。

机具材料运到老挝以后,面临的又一大难题是如何运输到施工现场。通信铁塔、水泥电杆等大都位于远离城市道路的直放站和基站中,大型机械无法进入,运输、组立、开挖和浇筑都只能依靠人工。

许多洞外直放站的场坪都位于隧道口附近,有的场坪更是坡长达到20米,坡度约45度,大型机械无法进入,重达1.2吨的水泥电杆只能依靠人抬绳拉。施工人员用绳子拴住水泥电杆,三脚架稳固在坡顶,利用倒链一点点向上牵引。把水泥电杆从坡底移至坡顶场坪上就要用一上午的时间,这只是一个高12米、重1.2吨的水泥杆,更不用说那些处于高坡峭壁上动辄二三十米高的通信铁塔管体,施工难度之大难以想象。

风雨同舟,巩固中老友谊

中老两国人民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中老铁路的建设则是新时代中老传统友谊的新象征。为了巩固这份深厚的友谊,项目部自进场之日起就积极帮扶当地人民,从解决就业到援助抗疫物资,获得了越来越多当地老百姓的认可,成为民心相通的友谊使者。与此同时,当地老百姓也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与中国员工共渡难关。

随着雨季的到来,整个老挝都笼罩在雾雨中,施工现场大雨加小雨,暴雨加太阳雨,施工便道一片泥泞。有一次,运输铁塔管体的货车被困在淤泥中,因为载重量过大,车辆越陷越深。这时,周围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把自家的平板车、牛车、拖拉机都推了出来,冒着倾盆大雨与中国员工一起转运材料。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中老铁路的建设中,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深度参与到施工建设中,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培训老挝籍技术人员,锻炼老挝籍员工的铁路施工技能,持续为中老铁路输送技能型人才,让中国铁路品牌深入当地民众心中,在“一带一路”上为中国品牌增光添彩。

At the end of 2016, the groundbreaking ceremony of the China-Laos Railway kicked off. This railway is a project embodying the instruc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leaders of the two countries. It is constructed with Chinese technologies and standards.

Today, this “steel dragon” crawls through mountains, wilderness and forests. Along the railway, 64 silver-white communication towers, known locally as “lighthouses in the mountains”, shimmer in the sun amid lush virgin forests. These communication towers, constructed by th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come from 411 days of hard work by all the staff of the Project Department, and constitute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projects in the Boten-Vientiane Section of the China-Laos Railway.

猜你喜欢

无人区铁塔项目部
磁与铁的故事
项目部厂务公开之我见
加强黄河施工企业项目部财务管理探讨
浅议基层工会如何强化施工项目民主管理
铁塔公司将承建10万个4G铁塔 出租或年入400亿
溯溪:溯源之舞
《无人区》点映 粉丝感叹4年没白等
传染病
《无人区》
地球第三级——西藏无人区的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