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的天赋》
2022-03-29
任太龙 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1.11/68.00元
任太龙
退休干部,曾任山西环境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西安市未央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一级巡视员。曾获“全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优秀工作者”称号、首届“地球奖”和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这是一本亲子教育图书,重点介绍了孩子天赋的类型和特点,发现天赋的方法,影响天赋的非智力因素,以及家长如何能做好发现孩子天赋的功课等内容,并附作者采访的上百名中小幼老师和教育学等方面专家的观点,帮助父母及老师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孩子,评估和培养他们的学习潜力。
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出什么样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第一个人生偶像,也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家长给孩子做出的样子,对孩子影响是深远的。
1.三观端正
家长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在日积月累的行为中无声无息地传给孩子。所以家长三观端正,才能给孩子好的言传身教。要从小给孩子传输国家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观念,从小教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对明知不对、有违国家政策法律,以及违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伦理道德的事,要明确制止孩子去做;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事,决不纵容孩子去做。要教孩子明确对错,做到有原则有态度,是非分明。
2.遵守规则
规则是现代文明社会最基本的秩序保障,对孩子的规则意识要从小培养。家长要在时时处处、随时随地、大事小事中不断地、反复地给孩子讲清规则是什么,应该怎么做。同时在行为上即刻就按照规则去做,不搞从下次开始之类。敬重规则、遵守规则必须首先从家长开始做起,不能只要求孩子。并且不管在有人监督还是没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自觉自愿、主动坚持遵守规则。要从红灯停绿灯行、人多时自觉排队、公众场合遵守秩序等一件件具体事、具体行为做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要率先做到。
3.有诺必践
契约意识和契约精神不是说说而已,是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行为、习惯中建立起来的。契约精神要从孩子懂事起就开始培养,无论是在家在外,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和孩子说好的事,没有很特殊的原因和理由,家长应该是不能单方改变的。家长不可以把对孩子的承诺当作随便说着玩,慎重承诺、不轻易许愿,但说了的,就要说话算数,努力做到。如果有特殊原因做不到,则要讲清道理,取得理解。这种特殊情况,家长一定要努力避免发生,实在避免不了的,则一定是极个别的特例,一定不能成为常态。
4.及时表扬
不要低估正面鼓励的作用与效果。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个成绩、每一个向好的细微变化,都要作为一个惊喜、一件大事来郑重对待,随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讲究表扬的方法,重视表扬的效果。不能总是一句“你真的好棒!”,以为这就是表扬了。不能让孩子每天听这一句话从开始的兴奋变成逐步麻木,以至完全无感。恰当的表扬要确切指出是哪一点好、哪一点进步了,要具体鼓励到点子上。家长不断给孩子鼓励加油,让孩子能形成一种阶梯式成就感的积累,不断向高处攀登。
5.敢于承担
想要培养孩子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品质,家长首先要能够敢于担当。给孩子做出能扛得起责任、担得起使命的榜样,是家长对孩子重要的人生一课。遇到需要决断的问题,或者面临危急、或者路见不平、或在关键时刻,当社会需要、众人期待、孩子无助的时候,家长不畏惧面临的困难、风险,能主动挺身而出、果断出手,坚定做出抉择,并勇于承担相应后果和责任,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身正气、刚正坚毅的崇高形象。
6.主动学习
不能一味只要求孩子学习家长却自己“放羊”。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做出学习的榜样。如果陪孩子做作业,一定不要孩子在学习,家长自己玩手机。值得重视的是,现在有很多家长几乎不读书。这样的不佳示范作用对孩子的影响是极不可取的。建议家长要从扩大自己的阅读开始做起,在家带头读书学习,大量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可以采取各学各的、互不打扰、互相鼓励、互相促进;也可以陪孩子学习他的课业,那样便于对孩子的学业、作业随时进行检查,直接帮助孩子学习进步。
7.互相竞争
适当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在生活中,家长可以适当建立一定的对比、竞争、比赛关系,比如,可以与孩子约定目标,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各自去努力实现。请家长注意,如果与孩子约定参与某种竞争,家长一定不可以总是故意输给孩子,让孩子习惯于享受虚假胜利的感觉。那样对孩子留下的心理感觉反而会助长他的不努力。在孩子学前阶段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家长与孩子建立一定形式的竞争激励,有利于促进孩子保持向上进取的态度和劲头。
8.合作做事
家长要做愿意合作、善于合作的表率。在家里或者带孩子外出,都要主动寻找机会,尽可能地与人建立合作。比如,可以在家里和孩子合作打扫、叠被子等,用行动和效果告知孩子,与人合作能带来更多的愉悦,能实现更高的效率,取得更好的效果。要经常激发孩子与人合作的意愿,教给孩子与人合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醒孩子与人合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鼓励孩子在与小朋友玩耍中、在集体活动中主动与同伴建立合作,共同玩耍、做事。
9.交流沟通
家长首先要學会善于耐心倾听孩子说话。一定注意每次都让孩子把话说完,而不是随意打断。支持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他努力取得别人的理解并与别人达成一致。同时从小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当别人说话或者表达意见的时候,教孩子要安静、专注听别人把想法或者故事讲完,逐步养成一个认真听别人讲的习惯。这样,既能较好表达,又能认真倾听,就容易实现与人良好的沟通交流。
10.勤奋刻苦
要引导孩子发自内心接受并努力去实践“天才=1%的天分+99%的努力”,家长应该带出好头,做出样子。一个懒散而惰性十足的家长是带不出勤奋的孩子的,家长要以自己的勤奋带动孩子学习和训练的勤奋。家长一定不能给孩子留下那种喝酒打牌、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印象和形象。要常常提醒自己,我是孩子的榜样——要孩子勤奋,先看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