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财务共享服务“1+X证书”试点实施路径研究

2022-03-29张敏徐映若杜星宇

国际商务财会 2022年4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证书

张敏 徐映若 杜星宇

【摘要】为顺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高职院校逐步开始实施“1+X证书”制度試点工作,展开“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试点之路。文章以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专业“1+X证书”(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实施路径为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试点工作落实的全过程,反思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对试点工作实施前后进行对比、总结。

【关键词】“1+X证书”试点;现状分析;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253.7;G423.1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财务共享 服务教学现状分析

2019年在“1+X证书”制度并未推行之前,国家推出大量的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的证书考试制度,但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几乎没有。所以“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目前的职业教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一些问题:一是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不均。二是师资培训的时间和次数有限。三是课程安排与教学资源配备更新速度慢。

二、试点工作实施路径

(一)“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的思路

财务管理专业拟采用“以工作推进总结,以总结促进工作”的思路推进教学:一是强化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上层规划,促进试点工作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重构及教学设计和实施等过程的衔接。二是推出“一关键、四准备”的工作策略:“一关键”是做好试点工作中“1”与“X”之间的课程衔接构建,合理重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四准备”包括师资团队准备、考试场地及设备准备、学习成果转换准备、课程资源准备(见表1)。

(二)财务专业“1+X证书”制度具体实施过程

1.建立健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机制

为确保顺利展开“1+X”试点工作,学校依据国务院文件要求,成立了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部门。由校长任“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学生考核通过的“X”证书由校长和培训评价单位共同签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二级学院具体针对各个证书安排部署。其中领导小组主要对“1+X证书”制度项目进行整体统筹,负责学校所有试点证书的考核规划、经费安排等事项;下设办公室由专任老师负责组织落实、贯彻执行领导小组的决策和决议,协调解决二级学院各个试点证书开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考后开展经验分享会,并对接教育厅进行试点工作的汇总汇报;各二级学院负责本学院试点的“X”证书,并安排骨干教师担任培训工作,学院负责组织学生培训、报名、考务、证书核发等具体工作,并总结各专业大类试点实施“1+X证书”项目过程中的经验。

2.“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上层规划

基于专业名称的调整,对于大数据财务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目前已重新修订2021级大数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专业证书等内容,将培训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辅助讲授。同时将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中级)作为学生毕业所需考核证书选择之一,基于对“1+X证书”制度下财务共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深入分析,财务团队教师展开了“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课程体系的研究。根据培训情况和学生考证的情况论证,将“财务共享服务职级技能(初级和中级)”项目的认证考核内容纳入专业实训类课程体系,展开系统教学。

3.教师团队建设及参加培训情况

财务管理专业于2020年4月共派出5名专任骨干教师参加线上“1+X”财务共享服务初级师资培训,8月共派出11名教师参加培训评价组织在线上举办的中级师资培训,2021年1月派出2名骨干教师参加2021年度“1+X证书”制度财务共享服务专业国家级培训,2022年1月派出1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培”项目,教师团队均考核通过被聘任为讲师。试点负责老师累计提交“1+X”工作周报10篇左右,参加联盟会议2次。专业在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多次针对“1+X证书”的考核标准、课程设计、培训开设、考务准备等工作进行研讨、总结经验等。

4.培训条件建设

培训评价组织(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开设正保云课堂平台辅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操的训练。财务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共有计算机约100台,能够满足培训的需求,报名学生较多时,分批次进行培训,场地准备基本完成。内容分为理论串讲+实际操作、线上线下答疑、模拟考试等,本专业对试点证书仍然采用配备专业教师团队,单独开班进行集中培训的方式,将证书的考核标准研究透彻,贯彻执行书证融通核心理念。

5.学生考试工作情况

2020年秋季学期,财务管理专业按照教育厅统一的考试要求,准备相关材料申报了考核站点,二级学院同时组织部署骨干教师团队开始集中备课研讨考试标准、教学设计等,并进行学生动员,第一次考试时间定于2020年12月5日,培训时间仅两个月,为了达到培训的效果,保证通过率,在广泛动员加上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择优录取了首批参加培训考证的同学为在校生中的毕业年级和二年级成绩排名靠前的50名学生。由于50名学生跨年级跨班级,学生上课时间不一,因此在周末展开集中培训,学生迅速投入训练状态,利用平时晚上时间在机房苦练,教师线上线下答疑,开展学习能手传帮带的活动,经过集中培训、套题练习、考前模拟等多重训练,逐个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于当年12月5日圆满完成了首批财务共享服务初级证书50人的考试认证工作,过关率100%。本专业继续依照这种工作思路,在2021年6月开展第二批初级培训,参考人数为150人,过关率达到80%左右,于2021年11月开展第一批财务共享服务中级证书培训,参考80人,过关率82.5%。

6.试行校内学习成果转换办法

学校当前出台了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成果转换办法,指明了X证书(等级)转换的范围、原则、办理流程、成绩管理和有效期,增强学生提升职业能力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多样化选择性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结合财务共享服务“1+X证书”试点的实施,开展X证书(等级)与试点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理论类、实践类)互认制度和工作的探索。

三、试点工作反思及前后对比

(一)试点工作反思

1.证书培训、考核方面

首先,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训练门槛高。经历了三次考试均需要进入培训组织提供的专门的考试系统进行练习,需要教师先将学生的学号、班级等信息导入,创建学习班才能进行练习,练习时间过短,实操能力较弱的同学训练稍显吃力。其次,练习题和模拟考试比较简单,真正考试较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容易放弃,不利于总结经验。试点工作涵盖的学生跨三个年级,周末集中授课课时量大、时间长,加之理论和实操相结合,学生接受效果不好,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导致中途放弃。

2.考务工作方面

第一,在考务上,报名系统过于复杂,需要教师收集学生信息。三次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报名由培训教师代为报名,工作量大且十分繁杂。第二,报名系统操作复杂,不能请学生代为报名,所以教师代报工作量大,会出现错误和反复核对信息的情况,学生回复不及时就会造成报名时间的延误,建议后續可以参考其他社会考试的报名方式,由学生自行填写资料进行报名。

3.对学生的激励与约束方面

目前学校还未出台有效的激励文件,学习成果转换办法还未真正推行,加之培训是利用学生无课时间或周末,导致一些学生在前期宣传时积极性很高,踊跃报名,但后期参加培训时却有些泄气,出现周末缺课的情况。培训时间短且紧,培训任务重,目前在校生报名费由教务处承担,学生没有报名费压力,所以学生容易中途放弃,有些学生认为这个证书考不过对毕业影响不大,因此通过率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激励与约束。

(二)试点工作实施前后对比

通过三次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考试,在师资水平、教师参与度、课证融合、校企合作和学生学习态度、实操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改观。

第一,师资团队通过培训考核成为讲师,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参与度提升,主动意识增强,积极探讨考核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探讨人才培养方案、三教改革等内容。第二,尝试课证融通,将职业教育等级证书的内容融入日常教学,更新专业知识体系,教研室与培训评价组织共同深层次探讨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实训室建设、实习实训方式等内容。第三,试点工作累计有200人参加初级考试,80人参加中级考试,通过培训考核可以发现参与培训的同学和从未参加过培训的同学相比,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实操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有明显提升,职业素养得到很大的锻炼。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毕业以后的工作期望值有所提升,部分同学希望考取多个“X”证书的意愿强烈。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霁阳.高职院校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路与路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3):204-205.

[2]钱莹.院校视角下的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与反思: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20,43(12):169-172.

[3]王桂姣.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以武汉市财政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8):47-49.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河南省召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研讨会
少就是多
广东“湾长制”试点将在年底前实施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足球特色幼儿园试点工作的通知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宿州市埇桥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性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探析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