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代娥口述史》

2022-03-29

全国新书目 2022年2期
关键词:龙山县织锦拉拉

其实我们捞车河一带,从很早以前就有织花的传统,据一些考古专家讲,在我们龙山苗儿滩的商周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古人用的石纺轮、陶纺轮和陶片,陶片上有纺织物的纹样,说明我们这一带的先民,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是男耕女织的生活状态了。还有专门研究我们土家族文化的刘能朴老师,也曾跟我讲过,在《大明一统志》里有“土民喜服五色斑衣”的记载,清乾隆时期的《永顺府志》里有“土人以一手织纬,一手用细牛角挑花,遂成五色,纹斑斓可观”,而清代嘉庆时期的《龙山县志》里,也记载着我们洗河车流域“民风古敦,人物俊秀”“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情况,而且还有“土妇善织锦、裙、被之属,或经纬皆丝,或丝经棉纬,挑刺花纹,斑斓五色”的描述。在过去的志书里,不仅记录了我们这里的土家人能纺善织的情况,还讲了我们掌握树桑饲蚕、植麻种棉的技术,所以我们土家人的服饰颜色才会这么斑斓多彩。近代民国时期的《龙山县志》里,也记载着我们土家织锦是“东西各国备品陈列”。因此,即便是相隔几千年,从远古到现代,从原始纺织到今天的土家织锦织造风尚,我们这里从未间断土家织锦的织造,我们捞车河一直保持着“男耕女织,户有机声”的古风,现如今的土家织锦技艺是继承着土家人数千年的织造传统,可以说它是原始纺织的“活化石”了。

我们村基本上都是土家人,姓彭、姓向的最多,这两个姓是我们村的大姓。我的婆婆(奶奶)姓彭,是捞车河彭家湾的土家人,她织花织得好是远近闻名的,而我的爷爷姓刘,是外来的汉人。据我们家以前的老辈人给我讲,我们姓刘的先祖最初是生活在八面山的,后来才迁到捞车河。从你们住的里耶镇往北望去,就能看到高耸入云的八面山,八面山在湖南和重庆的交界地区,南北狭长,看上去两头尖得很,四周是悬崖峭壁,像一条船的形状,民间有很多关于它的传说,有人说它是我们土家人的“祖先山”。别看八面山四面陡峭,但它的山顶地势十分平坦开阔,还长着茂盛的牧草,山顶上还喂养了很多马、牛、羊,所以八面山又被叫作“空中草原”和“南方的呼伦贝尔”。我们家从我爷爷记事起,就已经搬到捞车定居了,我婆婆说她年轻的时候,村寨里处处都有织花的土家女子,那时候客妇(从外地迁入湘西的汉族妇女)只会纺棉花,不會织花,但我们土家的女子一年四季都在织花,土家族的古歌里讲:“姑娘家来姑娘家,结麻纺线又绣花……春天挑个桃李花,夏日绣朵绣球花,中秋挑朵金桂花,寒冬腊月绣梅花。”

猜你喜欢

龙山县织锦拉拉
瑶族织锦
湖南省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拉拉真棒
刺刺拉拉的魔术贴
拉拉勾,吃糖豆
湖南龙山县土家语地名考释——以他砂乡为考察中心
织锦古韵(七绝)
短耳兔拉拉
龙山县肉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汉代织锦图案的排列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