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天士的静养之道

2022-03-29姚鹏宇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2年3期
关键词:形神医案名医

姚鹏宇

近来古装剧盛行,其中《医痴叶天士》《延禧攻略》等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有着同一个医者的身影,那就是叶天士。这位真实存在的清代名医,不仅妙手回春,有大量的医案名方流传千古,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颐养摄生之法。静养,就是叶天士十分推崇的妙法之一。静者,安静、静止、恬淡、平和之意,静养指安静、静心的修身之道、养生之法。叶天士的静养之道对现代人养生仍有启示作用。

在这个纷繁复杂、信息饱和的快节奏时代中,情绪浮躁、思虑不定等精神因素,扰乱了人体健康,导致眩晕、中风、抑郁、焦虑等病证频频发生。

面对精神因素诱发的多种疾病,单靠药石之功则势单力薄。名医叶天士很早就提出了静养的疗疾之法。叶天士在他的著作《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中指出“自能知惜静养则神藏”,强调静以制动的自我调养之法,静以养神,通过消除和减少精神压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

平日注意静养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病后静养则能加快机体的痊愈。叶天士倡导“静以待之”,患病后应休养身心,慢慢等待康复。“静”强调心静气宁,克服焦躁、压抑的情绪,心无旁骛,神思专注,这样康复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静与动相对,静养之要在于形神俱静,身之过动,则劳其形,神之过动,则劳其神,故宜节劳戒怒,形神皆静。节劳,指过度体力劳动的形劳、劳神过度的心劳及恣情纵欲的房劳均需要有所节制。

葉天士说:“病君相上亢莫制,都因操持劳思所伤。若不山林静养,日药不能却病。”《临证指南医案·虚劳》指出过度操劳思虑,是导致疾病的关键因素,单纯依赖药物往往不能取得显著疗效,唯有摒弃烦琐之事、抛开心中愁忧和戒掉过激情绪,节劳安神,才能彻底治疗疾病。叶天士虽然谈到“山林静养”的生活方式,但更强调独善其身,修身养性。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缺乏节制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导致现代人亚健康和疾病状态的两大因素,而从叶天士等古人的养生智慧中汲取经验,节劳戒怒,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虚劳又称虚损,是中医学特有病名,指多种慢性虚弱性证候的总称,过度透支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及多种现代慢性疾病均可归属于虚劳的范畴。此类虚损劳伤应当据病情加以静养。

叶天士在《未刻本叶氏医案》中指出:“渐延劳怯之途,勿忽视之,须静养为妙。”意思就是说,日常生活中的劳累,虽小也不能忽视,要及早地静养治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在身体和心理略有疲劳之感的时候,就秉承静养身心的观念,从生活方式、精神世界去与自己和解,也许就会减少许多疾病的发生。

叶天士说:“久虚不复,不徒恃药,当以静养身心为要。”即针对长期虚损日久不愈的情况,不可单纯依仗药物的作用,要将静养身心作为主要治法。静养身心才能更快痊愈。

在喧嚣中寻找宁静,于静养中获得健康。不妨学习叶天士静养之道,从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智慧中领会摄生颐养的秘诀。

猜你喜欢

形神医案名医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以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结节病1例
类风湿关节炎并寰枢关节脱位死亡1例并文献复习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
五禽戏
赵养军·老兵石屋
“以形写神”
讳疾忌医
名医
“名医”如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