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戏曲碑刻考述
2022-03-28程峰,程谦
程 峰,程 谦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覃怀文化研究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济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戏曲文化具有一定特色。近些年来,考古出土的汉代百戏“陶灯”、吹排箫的“乐佣”,以及宋代傀儡戏陶瓷枕,都是济源戏曲文化发展的证明。作为戏曲表演的固定场所——戏楼(舞楼),不仅显示着传播剧场形态,而且联系着戏曲的艺术特征,甚至联系着戏俗[1]。据《济源县戏曲志》调查统计,济源历史上的戏楼计有140余座。而在戏楼(舞楼)的创建、重修之后,往往会勒诸贞珉,以记其事,以垂永远,如此便留下了诸多的戏曲碑刻。对于戏曲碑刻,黄竹三先生曾做过界定:“关于建造戏台及戏剧演出情况的文字记录,它们镌刻于碑石上,一般称之为戏曲碑刻。”[2]目前收集整理了济源遗存的戏曲碑刻共计33通,时间上跨越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类别上分为创建、重修的戏楼(舞楼)碑刻和民间的演剧碑刻(可分为酬神献戏、庙会献戏、开光献戏、还愿献戏、祠堂献戏等)。当然,在一些创建、重修戏楼(舞楼)碑刻中,同样显示有民间演剧的内容,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常常存在交叉的现象。关于戏曲碑刻的价值,正如段飞翔先生所言:戏曲碑刻是“一定区域内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因公众目的达成一致之后,而刊立于群体活动的公共中心的。碑中记载的内容往往反映着当地民众的集体意愿,具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的特征”[3]。总的来说,济源遗存的戏曲碑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济源的戏曲文化。
一、创建、重修的戏楼碑刻
戏楼,亦称舞楼、乐楼、歌舞楼、戏台、舞台等等。“各处城乡庙宇,多有戏楼”[4]。“从来享赛神圣,必需歌舞,敬献歌舞,必需楼台”。(1)乾隆九年(1744)《创修荆紫山舞楼碑记》,现存于新安石井乡井沟村。“无戏楼则庙貌不称,无戏楼则观瞻不雅”(2)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修玉皇庙碑记》,现存于山西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玉皇庙。>,故“舞楼之作,不通都大邑为,穷乡僻壤亦常有之”。(3)乾隆二十三年(1758)《重修关帝庙舞楼碑记》,现存于河南洛宁县城关镇关帝庙。人们为勒诸贞珉以记事而遗留了大量的关于创建、重修戏楼的戏曲碑刻。通过对济源全域进行考察,目前发现创建重修舞楼碑刻22通(见表1),在此予以分类考述。
表1 济源创建、重修戏楼碑刻一览表
(一)创建戏楼
康熙八年(1669)克井镇勋掌玉帝殿创建戏楼一座,其《创建戏楼碑记》载:“本社玉帝殿前,乃创建戏楼一座,贮歌儿,藏舞女,以洽神人,而谐上下。”(4)康熙八年(1669)《创建戏楼碑记》,现存济源勋掌镇玉帝殿。济源“县西七里许西石凌头村东有玉帝古庙一所,其来久矣。应风聚气,裨益居民者良深,阙少舞楼一座,不惟献戏不便,亦并尤以威神庙而厚风气也”(5)康熙四十四年(1705)《创建戏楼碑记》,现存于济源西石露头村玉帝庙。,故而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创建了戏楼。坡头镇校庄村(原名“校蔚庄”)“现建火神庙一座,金岁酬神不便,有智等公为评议,虽有正殿之设而舞楼少备,实乃与众舍愧耳”(6)乾隆四十一年(1776)《创修舞楼序》,现存于济源坡头校庄村火神庙。,故而乾隆四十一年(1776)创建了戏楼。
创建戏楼,一般是在道教宫观之内,酬神娱人。佛教寺院原则上是没有戏楼建置的,但至明清时期,世俗化程度较高的寺院则创建有戏楼,也标志着戏曲文化的繁荣发达。济源下冶普救寺,“大宋始建,大元重修,迨至大明、大清陪殿钟楼三间无不渐次修理庙貌”,清乾隆二十年(1755)“信士王汉启大发善心,慨然以戏楼为己任,募化四方村庄,建立戏楼三楹”(7)乾隆二十年(1755)《创建戏楼并重修地藏王殿碑记》,现存于济源下冶普救寺。。济源延庆寺东南有戏楼,清嘉庆六年(1801)《重修延庆寺碑记》载“复见东南隅戏楼,每遇演剧时,民人杂沓,诚非文运所宜。是以改建文昌阁”。(8)嘉庆六年(1801)《重修延庆寺碑记》,辑录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续济源县志》卷十《艺文·记》。延庆寺原建有戏楼,而清嘉庆六年(1801)改戏楼建为文昌阁(也是一种变相的禁戏)。
(二)重修戏楼
创建戏楼,因历年久远、风雨摧坏,重修亦是应有之事。戏楼的重修,原因种种,或因破败不堪、剥落倒塌而重修,或因规模狭小而重修。
1.因风雨损坏、剥落倒塌而重修
这是戏楼重修的主要原因。邵原神沟村(原名“神住沟”)于嘉庆十五年(1810)“复修西南龙王庙,金妆神像,戏楼三间,围墙数丈,道房在内。不数月,工成告竣”(9)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神沟龙王庙并戏楼碑记》,现存于济源神沟龙王庙。。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天坛街道西石露头村玉帝庙“自大殿、拜殿并东西殿与山门及演舞楼,丹刻黝垩,餙以绘画,一并重新”(10)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修玉皇庙碑记》,现存于济源西石露头村玉帝庙。。坡头苇园村(原称“江票河”)“古有汤王圣庙,历……雨摧折,尤剥落者戏楼为最,于是会首张德辅、杨元富、张合林公议合社每畆地捐钱五十文,而戏楼告峻”(11)道光十二年(1832)《重修汤王庙戏楼大殿拜殿碑记》(残碑),现存于济源坡头苇园村汤王庙。。坡头镇蒋庄村白龙王庙“倾圮已甚久,应修葺”,“广生殿宇将塌,卷棚、戏楼颓坏”,故而“募化四方,敛钱均役,鸠工庀材,塈茨之,丹雘之。壬子年十月开工,甲寅年十月告竣”。(12)咸丰四年(1854)《重修白龙王庙碑记》,现存于济源坡头蒋庄村白龙王庙。坡头镇校庄村有火神庙、苇园村有汤王庙,而且两庙均有舞楼。汤王庙舞楼“约有百年,风雨摧坏,神人视之凄凉,其戏不能演”,“于咸丰六年重新修理,焕然可观”;火神庙“虽有年而舞楼亦久矣,其崩坏犹似之甚”,“于拾一年将火神庙舞楼落地重修,起架三尺,且两楼俱安装屏,其前后可移之”(13)咸丰十一年(1861)《重修汤王火神庙两舞楼碑序》,现存于济源坡头校庄村火神庙。。承留镇下观村灵都万寿宫“殆至光绪三年,时岁凶荒,戏楼折损”,于是“公同商议,各捐资财,以助其费,谨将戏楼彻地改修。不逾年余,功成告就,神人共悦,光前裕后”。(14)光绪二十三年(1897)《改创重修戏楼碑序》,现存于济源承留镇下观村灵都万寿宫。克井镇紫柏滩黄龙庙“自咸丰甲寅乙卯年创修舞楼,迄今数十余年。风雨摧残,墙屋破坏,不有以补葺之,而前人之功烈不几湮没不彰乎”,于是“各出费财,八方募化布施,积少成多,择吉兴工。不旋踵而正殿、两庑东西□室并舞楼、院台,焕然一新”(15)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修黄龙庙碑记》,现存济源紫柏滩黄龙庙。。克井镇佃头村关帝庙,“庙前戏楼三间,光绪三年被饿人将戏楼拆去,唱戏不便”,故而“爰命梓匠,皆为补修”(16)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关帝庙魁星阁戏楼碑记》,现存于济源佃头村关帝庙。。克井镇勋掌村泰山庙“历年久远、风雨损坏”,故而重修泰山庙三官殿舞楼道院。(17)《重修泰山庙三官殿舞楼道院序》,现存济源勋掌村泰山庙遗址。下冶乡峡北头村玄帝庙“年沿时湮,每经风雨,庙貌颓败,神颜剥落”,于是“公同商议,修正殿三楹,左右两廊、戏楼三间”(18)《重修灵龟山玄帝庙碑记》,摘录自清末民初明卿所辑之《开卷有益》。。克井镇紫柏滩黄龙庙“大殿两庑以及舞楼等,世久年湮,皆以颓堕,经过者无不触目于心矣”。于是,“本村于众村商议,竭本会之钱粮,外募四方之财,赀顾工师建修,不数旬庙宇一新矣”(19)民国二十五年(1936)《重修黄龙庙碑记》,现存于济源紫柏滩黄龙庙。。邵原镇蚩尤观于咸丰年间遭到流贼焚毁,光绪十二年,“重建龙王圣殿,重修西看楼三间。十三年,金妆龙王圣像,重修戏房窑院一所。二十六年,重建道房,换大殿后墙。三十年,重修道房扶楼二间,补修戏楼、咸丰年重建大殿”(20)光绪三十一年(1905)《蚩尤观重修碑》,现存济源王屋镇大路村尧君庙。。
2.因规模狭小而重修
承留南姚村“汤帝庙创建无考,重修数次约已数世于兹矣。殿宇辉煌庙貌巍峨……亦可谓一时之巨观也。第山门破碎、戏楼仅一间,龙首蛇尾,内外殊觉不伦,其戏楼前面临路,演戏时肩摩毂掣,往来最为不便”。“刘世辅豁达性成鲠直异常拆修舞楼慨然承任,先置买舞楼西山地基四分二厘五毫……以价厥功且出息揭债又施己财三千以完其事,拆修舞楼一间改为三间,较前何等壮观”(21)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汤帝庙山门戏楼序》,现存于济源南姚村汤帝庙。。克井镇紫柏滩原有黄龙庙,创建于明弘治年间。“凡遇旱祷雨,百远近咸集,无不早祷而晚应然。”“咸丰乙卯夏,……长幼咸踊跃,鸠工庇材,将殿宇、舞楼大其规模,即两厢亦莫不焕然。”(22)同治四年(1865)《重修黄龙庙碑记》现存于济源克井镇紫柏滩黄龙庙。承留玉阳村麻姑庙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祖师殿顶上拜台庙前戏楼。其中“庙前戏楼,规模狭小,基址更坏”。“庙前戏楼拆地改造,迨五年而功始告竣。于是,庙宇、拜台、戏楼无不巍然,神像无不焕然。”(23)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祖师殿顶上拜台庙前戏楼碑记》,现存于济源玉阳村麻姑庙。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有戏楼而无戏房,每当献戏,“辄以神屋为寝卧之所,殊属亵神太甚”,故而“公同商议于庙东修盖戏房三间,门楼一座,兼筑垣墉,不数月而厥功告竣”(24)光绪十七年(1891)《修盖戏房门楼并筑垣墉碑记》,现存于济源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中樊村三教堂“每逢献戏,李园人乏寝息处,辄狼籍庙内,甚非所以钦崇神圣也。光绪十七年,三村会首等于庙东修戏房三楹,规模不甚广阔,神殿寝息犹半及,余辈充膺会首,不敢坐视,锱铢累积,资斧稍有焉,遂继修戏房二间,重修佛凹神庙,功咸告峻”(25)光绪二十二年(1896)《继修戏房重修佛凹神庙碑记》,现存于济源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
二、民间演剧碑刻
民间演剧多涉及戏楼的创建或重修、迎神赛社、神像开光、还功还愿等多种演剧语境。学者李海安指出:“戏剧搬演具有娱乐功能,无论娱神还是娱人皆然。传统社会中民众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生活,生活节奏单调乏味。故不同生态语境的演剧则成为民众生活的调剂品而不可或缺,反过来民众对于演剧也给予了极大的热情。”[5]
(一)济源现存的民间演剧碑刻
目前发现济源民间演剧碑刻10通(见表2),主要表现为神庙“献戏”,大致分为酬神献戏、庙会献戏、开光献戏、祠堂献戏等,体现了不同的演剧语境。
表2 济源民间演剧碑刻一览表
续表
(二)神庙献戏的类型
神庙“献戏”是传统社会的习惯与民俗。明清以来,直言“献戏”的内容大量出现在神庙的碑刻之中,济源也概莫能外。济源石露头村玉帝庙“阙少舞楼一座,不惟献戏不便,亦并尤以威神庙而厚风气也”(26)康熙四十四年(1705)《创建戏楼碑记》,现存于济源西石露头村玉帝庙。。乾隆五十二年(1787)承留南姚《火神会献戏买地碑记》记载“乾隆五十二年正月十六日献戏化钱……”(27)乾隆五十二年(1787)《火神会献戏、买地碑记》,现存济源市承留镇南姚村汤帝庙。。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的神庙“献戏”历来受到重视,在所发现的戏曲碑刻中均有“献戏”的内容。同治六年(1867)《重修山门志》开列有“献戏”的花费(28)同治六年(1867)《重修山门志》,现存于济源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光绪十七年(1891)《修盖戏房门楼并筑垣墉碑记》载:“每年正月二十七日圣神寿诞,献戏三台”(29)光绪十七年(1891)《修盖戏房门楼并筑垣墉碑记》,现存于济源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光绪二十二年(1896)《继修戏房重修佛凹神庙碑记》同样记载:“每逢献戏,李园人乏寝息处,辄狼籍庙内,甚非所以钦崇神圣也。”(30)光绪二十二年(1896)《继修戏房重修佛凹神庙碑记》,现存于济源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
1.酬神献戏
乾隆三十六年(1771)济源南姚重修汤帝庙山门戏楼,“四月初三日演戏”(31)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汤帝庙山门戏楼序》,现存于济源南姚村汤帝庙。;坡头“校蔚庄东南许现建火神庙一座,金岁酬神不便,……虽有正殿之设而舞楼少备,实乃与众舍愧耳”(32)乾隆四十一年(1776)《创修舞楼序》,现存于济源坡头校庄村火神庙。,是为酬神献戏。道光五年(1825)《南姚火神会演戏酬神捐资碑记》载,“南姚镇火神会由来久矣,每年元宵节演戏酬神诚盛事”(33)道光五年(1825)《南姚火神会演戏酬神捐资碑记》,现存于济源南姚汤帝庙。,为演戏酬神。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外有广生殿十楹,每年正月二十七日圣神寿诞,献戏三台”(34)光绪十七年(1891)《修盖戏房门楼并筑垣墉碑记》,现存于济源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为神诞献戏。
2.庙会献戏
康熙八年(1669)勋掌玉帝殿创建戏楼一座,“每值会期,虽有烈风猛雨,莫之成忧”(35)康熙八年(1669)《创建戏楼碑记》,现存于济源勋掌镇玉帝殿。。虽未明确为庙会献戏,但创建戏楼,每值会期,即使有烈风猛雨,也不再忧虑。庙会献戏之意甚明。乾隆二十年(1755)创建普救寺戏楼,缘于“四月初八日新起大会,搬取圣木,自是善众信女进香颇众”(36)乾隆二十年(1755)《创建戏楼并重修地藏王殿碑记》,现存于济源下冶普救寺。。庙会献戏,酬神娱人。
3.开光献戏
承留南姚有火神庙,并组织有火神会。雍正九年(1731)《金妆神像及献戏碑》记载:“南姚镇金妆殿满堂神像并开光献戏。”(37)雍正九年(1731)《金妆神像及献戏碑》,现存于济源南姚汤帝庙。嘉庆十六年(1811)梨林南官庄牛氏祠堂重修拜殿垣墙金妆殿宇,“开光献戏使钱……”(38)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拜殿垣墙金妆殿宇碑》,现立于济源林梨南官庄牛氏祠堂。。
4.还愿献戏
承留南姚自古旱魃所虐,故而“遇天亢旱,祈雨于方山白龙王驾前。有求必应,酬功还愿,献戏七台,不计其数”。宣统二年(1910),“秋麦颇收,于八月十五日商议还功由来,写戏不许两社相争,定期于九月二十五日献戏七台”(39)宣统二年(1910)《祈雨还功条规志》,现镶嵌于济源南姚村汤帝庙山门墙外。。
5.宗祠献戏
济源北官庄葛氏“自洪洞迁居于此,数十年未有家庙,无以安祖宗之神,亦无以将子孙之心”,故而创修祠堂,使得“每年唱戏祭祖,礼有必隆”(40)乾隆四十一年(1776)《创修祠堂碑记》,现存于济源北官庄葛氏祠堂。,为宗祠献戏。济源碑子村李氏宗祠“每岁冬至,献戏三台,鼓乐致祭,一时远近皆至,少长咸集,雍雍聚首,乐莫大焉”(41)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建祠堂碑记》,现立于济源碑子村李氏宗祠原址。,为宗祠的节令献戏。
总之,济源民间演剧主要表现为酬神献戏、庙会献戏、开光献戏、还愿献戏、祠堂献戏等,但相较于其他地区,济源的民间演剧鲜有禁赌献戏、宣约献戏、罚戏等,概因民风民俗不同使然。
三、戏价、戏费
关于民间演剧的费用(戏价),在戏曲碑刻中也较为常见,但就目前发现的济源戏曲碑刻来看,仅局限于有清一代及民国年间。最早的记载是雍正九年(1731)。承留镇南姚村《金妆神像及献戏碑》记载:“南姚镇金妆殿满堂神像并开光献戏、合会酒席以及刊立碑记,共费银十四两钱四分。”(42)雍正九年(1731)《金妆神像及献戏碑》,现存于济源南姚汤帝庙。乾隆三十六年(1771),承留镇南姚村重修汤帝庙山门戏楼,“历年完粮并四月初三日演戏,共花钱壹佰玖拾贰仟壹佰肆拾柒文”(43)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汤帝庙山门戏楼序》,现存于济源南姚村汤帝庙。。无论是“银十四两钱四分”,还是“钱壹佰玖拾贰仟壹佰肆拾柒文”,均为综合(混合)费用,使得不便于估计“献戏”的具体价格,但有些碑刻记载的戏价则相对具体、准确。
乾隆五十二年(1787),济源南姚火神会《火神会献戏买地碑记》载“乾隆五十二年正月十六日献戏化钱壹拾肆千玖百玖拾伍文”(44)乾隆五十二年(1787)《火神会献戏买地碑记》,现存济源市承留镇南姚村汤帝庙。。嘉庆十六年(1811),梨林南官庄牛氏祠堂重修拜殿垣墙金妆殿宇,“开光献戏使钱十千零二百八十七文”(45)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拜殿垣墙金妆殿宇碑》,现立于济源林梨南官庄牛氏祠堂。。从这两通碑刻记载来看,自乾隆五十二年(1787)至嘉庆十六年(1811)期间,济源平原地带的“献戏”价格大致在十千到十五千之间。
但是济源山区有所差别。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同治六年(1867)《重修山门志》开列有各项花费,其中“献戏化钱八十千零五百七十四文”(46)同治六年(1867)《重修山门志》,现存于济源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光绪十七年(1891)中樊村三教堂《修盖戏房门楼并筑垣墉碑记》开列有累年的收入和支出,其中“献戏化钱二十五千七百七十文”(47)光绪十七年(1891)《修盖戏房门楼并筑垣墉碑记》,现存于济源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光绪二十二年(1896)中樊村三教堂继修戏房、重修佛凹神庙,“共付戏钱四十四千文”(48)光绪二十二年(1896)《继修戏房重修佛凹神庙碑记》,现存于济源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而至民国四年(1915)中樊村三教堂再次得以重修,其中“摆供唱戏使钱六十四千一百一十八文”(49)民国四年(1915)《重修三教堂碑记》,现镶嵌在济源克井镇中樊村三教堂山墙外。。这里所征引的均提及戏价问题。如果说民国四年(1915)中樊村三教堂得以重修时,“摆供唱戏使钱六十四千一百一十八文”是个综合(混合)费用,那么,同治六年(1867)的“献戏化钱八十千零五百七十四文”、光绪十七年(1891)“献戏化钱二十五千七百七十文”、光绪二十二年(1896)“共付戏钱四十四千文”等的戏价则具体明确,不过,相差较大。一方面说明清代后期的戏价较清代中期偏高,另一方面,这可能与民风相异、经济水平不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