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纲要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优化

2022-03-28康伟平浙江省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纲要探究评价

康伟平|浙江省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2017 年 9 月 25 日出台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对巩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地位、有效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育人功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它还指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基于新纲要进行优化设计?其目标定位、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和评价方式等都需要优化,无论是主题活动指导还是活动方法指导,抑或是各环节的情境设计、任务设计、过程设计、评价设计,都需要与新纲要要求高度契合,从而使自我、课堂、实践与学生四位一体,形成特点一致的系统。

一、目标设计的优化:把握维度综合表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实施十几年了,加强和改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中考、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反思过往,迫切需要以新纲要为依据加以规范指导。同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其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成为指导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的重要思想。核心素养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DNA,教学从教知识向培养素养转变,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课程建设,全面深化考试评价改革。

那么,有了新纲要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后,活动目标怎么制订和优化呢?新纲要首次正式表述了课程目标: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随后,新纲要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进行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具体目标的分解说明。那么,活动指导目标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调研发现,教师在确定目标时,会按照原来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叙写目标,也会按照新纲要中的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维度来叙写。但无论哪一种方式的目标叙写与确定,都很难与本来的主题活动以及活动方法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达成很好的契合。因此,在叙写和确定目标时,教师可以按照四个维度来思考,但是不一定要把四个维度硬性体现出来。比如,在“一方饼一方城”的主题活动中,高中教师可利用政治协商会议形式,引导学生对某一传统文化深入探究。其目标可设定如下:

结合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形式,初步探索金华酥饼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新模式,在问题探讨中深刻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性与曲折性,在凝聚共识中充分体会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优越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制度自信。

结合金华酥饼文化和酥饼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和时代要求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在解决实际问题、参与亲身制作、宣传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以辩证思考、科学分析为基础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第一段指向价值体认和责任担当目标,第二段指向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目标。

此外,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与情境、任务、过程和评价相匹配,从而真正使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得怎么样成为一个相互呼应的整体,而不是孤立单一、没有联系的。

二、内容设计的优化:有机融合活动方式

新纲要系统阐述了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方式有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等四种。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需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自我发展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便是学生活动的主题。

那么,设计主题活动时,如何考虑和统筹处理各种活动方式之间的关系?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式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可以某种方式为主,兼顾其他方式;也可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为一体。因此,对多数主题活动而言,上述各活动方式是可以整合实施的。如在“战‘疫’时期的我们”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推荐3个项目活动:新型冠状病毒的小课题研究、抗病毒的小创意设计和抗疫一线的职业小观察。结合这些项目活动,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可以偏重某种方式,也可以兼顾融合。

教师在设计和指导活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现实条件、学生情况、主题目标)适当选择、优化组合等。比如,有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制防疫飞行棋”时,就将防疫知识与飞行棋制作结合起来,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确定与学生生活最为相关的防疫知识,将之转化为飞行棋的关键站点,从而将考察探究和设计制作两种方式巧妙结合起来。再如,有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疫情下的面孔”时,将抗疫英雄按照群体进行分类研究,再通过查阅资料、电话采访等方式进行职业观察和体验,并用故事演讲、人物素描等形式进行线上展示以致敬抗疫英雄。这是将考察探究、职业体验、设计制作和社会服务四种方式加以整合,且重心恰当地侧重在前两种方式上。

在一个主题活动中,不一定要将四种活动方式全部整合,而是可以有所侧重,目的是尽量使学生能够完成一项基于自身兴趣和主题目标任务的课题研究、一个体现创意物化的设计制作项目、一段主动担当责任的社会服务经历和一次深度理解职业的观察体验。此外,教师要使各种活动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主题活动中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有机融合,从而让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相关。在活动实施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及其学习进程,适时调整,生成与四种方式相衔接的情境任务,并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与体验等方式,达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意义与价值。

三、实施方式的优化:挖掘课程内涵与意义

2001 年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新纲要以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等四种主要活动方式相对接,在推荐主题中也将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归为设计制作。这样的更新迭代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式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得以凸显。

以考察探究为例,它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本源为研究性学习,却更强调生活世界与真实情境,突出自主实践与同伴互助,强调综合应用与跨学科研究,同时对应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详见图1)中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也深刻契合了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

图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考虑优化实施方式,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结合学习主题和学生年龄、学段,发挥活动方式和学习内容的优势与特点,突出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性质,挖掘其独特内涵与价值意义,从而在实施方式上注重引发高阶思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优化设计,引导学生深度建构与探究。如在拜年活动中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思维导图完成指导。

图2 “拜年活动”思维导图

同时,教师还可以深入探索新型的实施方式,使之深度契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特点。学校可以考虑多层级的管理架构(领导小组、教研组、核心团队),也可以进行多学科合作、项目化经营等。如在项目化经营方面,可以进行组织系统架构,以项目组长加组员的方式构成研究实施项目组,以完成项目研究与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常以小组活动形式开展,教师还可以进行小组实施和指导方式优化的探索,如利用学校教育场境,适度扩展小组合作范围,逐步实现跨班级、跨年级乃至跨校和跨区域小组合作,或利用移动环境,逐步实现线上小组合作。在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指导时,教师也可以促使学生将独立思考与合作互动相结合,以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如:小组自己选择实践的路径,朝着目标深度实践;将小组群分成双数对阵,将一个主题分给两个或若干个小组以形成竞争与合作方,相互比照,互相促进;将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小课题,然后每个小组承担相应的子任务;若干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接力探究,后一个小组在前一个小组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实践,从而达到小组接力、深度探究的目的。

四、评价方式的优化:更新课程评价指标与指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各学校和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并坚持评价的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等原则。

如何落实新纲要“评价”部分的新要求,把学生评价这部分做实做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原有的“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提法已经更新为“考察探究、设计制作、社会服务与职业体验”,《关于深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附件: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中的“三、评价内容”之“(四)创新实践”(主要反映学生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修习情况以及科学与技术的实践操作、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活动及其相关成果与作品等。包括研究性学习、科学实验、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会实践等项目)应改为:“主要反映学生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修习情况以及科学与技术的实践操作、科技创新活动及其相关成果与作品等。包括考察探究、设计制作(含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科学实验等项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表可以根据新纲要的维度和项目作出修改,改后的表格如表1。

表1 修改后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表

在主题活动评价中,教师可以考虑从值得表扬和需要反思两个层面优化评价方式,并从表现性角度记录与描述,对参与活动的态度、提出问题能力、方案设计能力和学习成果的质量进行评估,对活动组织、与人沟通、资料整理、成果展示等环节的表现加以描述并进行反思。如“一方饼一座城——发展酥饼产业,助力文化传承”方法指导课中,结合情境与任务可作如表2所示的评价设计。

表2 “一方饼一座城——发展酥饼产业,助力文化传承”方法指导课的评价设计

以职业体验类活动评估为例,我们可以从明确目的、制订计划、参与热情、联系岗位、观察记录、完成报告、成果分享、活动反思、提炼概括、行动应用等方面加以评估。评估可以采用等级或星级,也可以整理、遴选代表性活动记录、典型事实归档,客观、真实、科学地分析学生的活动表现,建立档案袋,并通过活动表现和活动档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需要研究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而在这一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中,优化设计始终是需要我们投入研究的命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优化需要将目标定位在课程目标实现的框架下,并对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纲要探究评价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