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田小麦产量提升与病虫害防治与田间管理技术探讨

2022-03-28房正鹏

新农民 2022年4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房正鹏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小麦是重要农作物类型,提高小麦作物种植的质量和产量,这就需要在管理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环节加强控制。提高大田小麦产量,需要在前期的选种以及种植和田间管理等诸多环节加强质量控制,精细化的管理才能有助于实现最终的目标。本文就小麦种植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就种植技术以及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实施详细探究,通过将小麦种植过程中的各要点加强控制,才能有助于提升各项小麦种植活动顺利开展。

关键词:大田小麦;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先进科技的推广应用,大田小麦产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小麦产量品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品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因素,对小麦产量都会产生很大程度影响。小麦种植中,相应人员就要树立创新的思维,大田小麦产量有效提升涉及到的要素比较多,只有将各细节工作充分考虑到位,才能有助于实现既定目标。

1 小麦种植管理中问题

小麦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从几个问题层面进行阐述:

1.1 种植技术水平低

小麦种植中提升种植的质量和品质,这就要选择科学的种植技术,在种植中能抓住要点。农业产业链条完善背景下,小麦产品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全国范围也在推广。多数种植户对小麦种植技术还没有完全的认识,一些部门对农民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种植的方式还是传统的手段,达到的种植效果比較有限,这就很难提高小麦产品自身品质,无法达到增产的目标效果[1]。

1.2 农药使用没有规范

小麦种植过程中为能有效种植质量效果,必然会在种植管理中运用化学农药,但常常会存在农药使用不科学合理的问题。基层地区一些农民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候存在不规范之处,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选择农药时候有着很强随意性,没有严格阅读药物使用说明,对药物使用剂量以及范围也没有科学合理掌握,这就会影响农药使用的效果,容易造成农药污染。

1.3 病虫害防治不科学

提高小麦种植产量,必然要在病虫害的防治环节加强重视,准确掌握病虫害防治的时间以及规律,才能有助于将病虫害防治质量得以有效控制[2]。而当前一些种植人员对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时间把控不准,也没有准确找到病虫害防治的规律,防治工作开展盲目性以及随意性比较严重,这就会威胁小麦产量以及品质,会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一些土传病害种植户,早春就防控,由于该病害潜伏期长,发病的初期时候不明显,如果错过防治时机,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危害。病虫害防治人员没有及时掌握病虫害防治规律,缺乏有效举措落实,这就会影响小麦种植管理效果良好呈现。

2 大田小麦种植和田间管理

2.1 种植

大田小麦在种植方面,为能提升小麦种植产量,这就需要将小麦种植的各要点加强控制,有效提升小麦种植工作开展质量。从以下种植要点方面加强重视:

2.1.1 选种

由于大田小麦种植中涉及的要点多,种植中就要注重把握各种植要点,如在进行选种的时候要加强质量控制。小麦种子选择,是保障小麦种植质量的关键环节,如果无法保障小麦种子的质量,后期的种植生长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市场中小麦品种比较多,种植户选种前要做好全面考察工作,对种植土壤,以及品种等要全面考察,能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因素,获得准确参考数据信息,将其作为基础选择相适应小麦种子[3]。种子筛选过程中也要以纯度高小麦种子为基础,保障小麦发芽率,提高小麦种子的质量,在后期的种植中也会比较顺利。

2.1.2 选地

小麦自身有比较长生长周期,所以选地也是比较重要的,选择高地势土地,保障耕地能有充足的阳光,生长中获得足够光能才能提高小麦生长质量。选择高品质耕地也能有助于减小小麦生长中遭受病虫害侵袭概率,能为小麦生长营造优化环境,耕地处理中也要能加强深耕和秸秆还田操作,土壤中能有更多有机物。翻地时候深度在25~35cm左右,土壤保持疏松,这对小麦种植生长有着积极作用。整地和基肥的处理工作开展也比较重要,施肥中把氮磷钾复合肥以及腐熟农家肥等混合运用,施肥时候把混合肥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翻耕时候把其翻埋到土壤的下层,提高土壤吸收进度。

2.1.3 播种

小麦在播种的环节也比较重要,随着当前机械化以及自动化生产水平提升,小麦种植过程中,将机械化技术在播种环节中应用,有助于提升小麦种植质量。各类机械设备在小麦播种中广泛运用,设备播种小麦中,为有效提升生产的质量,这就需要对机械设备性能进行检查,结合播种的需要设置相应参数[4]。播种时候深度和密度要能科学控制,使之能达到合理化标准,并要能综合考虑当天气候条件,明确播种时间并避开病虫害高峰环节,按照当地种植的规则实施播种手段,降低小麦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2.2 田间管理

小麦播种后,在对小麦进行田间管理工作开展中要明确要点,只有做好相应田间管理的工作,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小麦种植的质量。从以下田间管理要点方面加强重视:

2.2.1 小麦苗期管理

小麦播种后在苗期的管理环节要加强质量控制,保障全苗以及匀苗,尽早扎根以及分蘖,入冬之前能让幼苗达到壮苗标准。冬前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在冬前浇冬水,保障小麦能安全越冬,立春也能保持好的墒情,头水的时候需要三叶一心的时候实施,这一环节不要施冬肥。而在对小麦育苗管理的环节,要分成不同的环节加强管理质量控制,旺苗管理是比较关键的,造成旺苗的因素是多样的,如在播种的时候时间不当,雨水比较多,施肥的时候不当因素影响,造成麦苗的长势比较旺,旺苗要通过镇压以及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方法,对麦苗生长进度有效控制,压制分蘖发生,如此实现控旺转状[5]。而在对弱苗管理也是比较重要的苗期管理工作,弱苗主要是土壤肥力不均,以及墒情不足所致,通常会造成幼苗长势比较弱,要做好浇水追肥,并对土壤耕松,保障弱苗根系和分蘖生长质量。除此之外,壮苗的管理也是比较关键的,底肥充足,以及播种时间适宜,墒情好的壮苗,不用再次施肥,要保持松土保墒,把握好苗期管理工作,就能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

2.2.2 小麦中期管理

大田小苗中期管理工作开展中,也会面对诸多的工作挑战,小麦的中期就是生长最旺盛时期,管理中需要做好追肥以及灌溉和防除杂草相应工作,有效提升小麦光合利用效率以及分蘖成穗率,有助于培育壮秆大穗。中期管理中涉及到比较重要的追肥是关键点,春季追肥时候在小麦生长期要三次追加速效氮肥,结合播前施底肥状况而定,通常追加尿素16~24kg/667m2,要分次追加,首次追加要和浇头水同时实施,有助于幼苗早法[6]。而在灌溉的操作中,这也是促进小麦生长的重要工作,通常小麦灌溉在生长期有五次,头水在幼苗三叶一心时候实施,这一环节要注意拔节期浇水,并及时松土处理,达到通风以及保墒的目标效果,有助于提升地温,有效促进大蘖生长,增强麦苗碳代谢水平,促进提升麦苗中期生长的质量。

2.2.3 小麦后期管理

提升小麦生长质量,提高生产产量,这就需要在田间的管理环节加强质量控制,经过前期的小麦种管理,已经为增产打下了基础。小麦后期的管理过程中,就要集中在籽粒形成环节,小麦抽穗后叶,茎以及根都已经生长停止,进入到小麦开花以及受精结实的环节,籽粒灌浆,养分运输,该环节对小麦质量以及产量有着决定性阶段[7]。小麦在进入开花期之后,灌浆后期,土壤如果含量高,对小麦生长质量也会造成一定程度影响,所以在小麦进入到开花期之后,就要对土壤中水分含量进行有效控制,不能过高,通常在浇过开花水之后不用在浇灌。

2.2.4 除草管理

小麦田间管理中除草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为能有效保障小麥健康生长,提高小麦产量,这就需要在具体除草管理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小麦生长中,除草要准确选择适当除草剂,如果田间杂草比较多,选择氟乐灵联合丁草胺除草能达到良好除草的效果。防除单子叶禾本科类杂草,运用异丙隆以及拉索也能达到良好除草的效果。田间如果是阔叶杂草,选择阔草清,如果是阔叶和单子叶混合的杂草,通过麦草星以及异绿隆除草剂都能达到良好除草的效果。

3 大田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

大田小麦中职中提升小麦种植的质量,病虫害防治是比较关键的环节,结合不同病虫害的类型,选择相适应的防治手段,保障小麦正常生长。

3.1 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大田小麦种植期间,病虫害防治也比较重要,这一阶段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对小麦生长期病虫害基数有效降低,在播种期的时候病虫害常见的有纹枯病以及白粉病,对小麦正常生长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具体防治中,采用200g15%三锉酮可湿性粉剂,和100kg麦种混合,能够对这类病害得以有效防治[8]。而对蛴螬的防治中,主要是通过50%辛硫磷乳油:水:种子,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配置,1:80:(600~1200)比例混合,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能对蛴螬虫害有效防治,也能对蝼蛄以及金针虫有效防治。播种期间对吸浆虫的防治也比较重要,采用的防治方法是运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是甲基异柳磷颗粒混合380kg煤渣或是40kg/hm²拌砂,翻地中能均匀撒与土壤当中,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2 病虫害监控技术

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有着不同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升,一些先进的技术在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能提高小麦种植的产量和质量,病虫害防治工作就要采用全面监控的方式,出现病虫害问题要及时治理,从而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效果[9]。将物联网技术在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中科学运用,能达到优化的防治效果,增强田间管理,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也能探索更为高效的病虫害防治的举措,对其他地区防治工作也能有效监控,最大程度减少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3.3 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

小麦种植中后期的管理中,加强病虫害防治,这就需要对常见的病虫害采取有效的方式应对。通常小麦中后期的时候,集中出现赤霉病,穗蚜,白粉病,在对这些病虫害防治中可通过200~350g/hm245%蚜虱净,兑800kg/hm2水,均匀喷洒小麦的穗部。而在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时候,采用800g/hm2的35.0%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或者是1 600g/hm2的85.0%多菌灵对约750kg/hm2的水,也能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10]。危害比较大的蚜虫在防治的时候,要知道蚜虫主要是以小麦的汁液为食的,这对小麦光合作用就会产生比较大威胁,无法保障小麦正常生长,所以在防治时候,通过药物防治的方式。小麦表皮外部形成抵抗蚜虫侵蚀薄膜,保障小麦能在出芽同时减少蚜虫威胁,达到防治的效果。

3.4 轮作倒茬防治手段

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手段运用中,轮作倒茬也是比较重要的方式,这对病虫害高效治理能发挥积极作用。要在具体的种植中和小麦种植实际状况相结合,充分合理运用土地资源,采用科学方式对小麦病虫害有效防治。轮作倒茬技术运用通过土壤中自带营养成分轮番耕作,减少施肥量降低污染,不同农作物轮作后,害虫生长条件就会改变,能减少其危害,达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4 结语

为能有效提升小麦种植的质量,提升生产产量,在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以及田间管理工作的落实中,这就需要明确方向,找到准确的方向实施相对应的措施,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小麦种植产量。通过上文中对小麦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到相应应对的方式,就能有助于提高小麦种植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岭.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有效策略[J].现代化农业,2021(11):13-14.

[2] 王倩.浅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6):87-89.

[3] 郑永平.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9):159-160.

[4] 张小玲.探究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河北农机,2021(9):129-130.

[5] 崔力超,祝清光,张三江,等.小麦的高产增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参谋,2021(15):41-42.

[6] 刘业军.冬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14):43-44.

[7] 丛明亮.小麦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21(12):58-59.

[8] 黄文华.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J].种子科技,2021,39(12):37-38.

[9] 吴春妮.小麦种植管理及有效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21(11):42-43.

[10] 常铭.冬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1(6):31-32.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无花果田间管理
抢种暮春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浅析如何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工作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