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21年度理事会会议”综述
2022-03-28宋焰朋侯莉莎
宋焰朋 侯莉莎
内容摘要:2021年9月24—25日,“敦煌论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21年度理事会会议”在敦煌举办。会议从佛教艺术与考古研究、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物研究、宗教文化研究、少数民族研究和敦煌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等方面展开学术探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总结学术经验,引发和带动学者对敦煌学研究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敦煌学;吐鲁番学;研讨会;综述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2)01-0042-07
Summary of the“2021 Academic Seminar on Dunhuang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 the Counci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Dunhuang and Turfan Studies”
SONG Yanpeng HOU Lisha
(Information Center of Dunhuang Studies, Dunhuang Academy, Dunhuang, Gansu 736200)
Abstract:The academic conference “Dunhuang Forum:The Academic Seminar on Dunhuang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 & the Council Meeting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Dunhuang and Turfan Studies” was held at Dunhuang on September 24-25, 2021. The seminar focused on the topics of Buddhist art and archaeology, excavated relics from Dunhuang and Turfan, religious culture,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Dunhuang culture. The exchange of views and presentation of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among scholars motivated the participants to conside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Dunhuang studies.
Keywords:One Belt and One Road; Dunhuang studies; Turfan studies; seminar; summary
為进一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传播中华文化,总结敦煌学百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历史经验,加强敦煌学研究的国际交流,打造敦煌学高地,发挥敦煌学在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由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承办的“敦煌论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21年度理事会会议”于2021年9月24—25日在敦煌召开。这次论坛也是第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三场论坛之一。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和全国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80余人,会前收到论文64篇,有41位学者在两个分会场作了主题报告。学者们主要围绕“一带一路”与敦煌学研究的新课题,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百年来国际敦煌学研究史回顾与总结,敦煌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敦煌文献、宗教文化、少数民族研究,敦煌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等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并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交流。
在会议开幕式上,共有5位学者作了主旨发言。北京大学历史系荣新江教授以《敦煌文献描绘出丝绸之路的多彩图卷》为题,结合藏经洞及周边出土文献资源,从佛教东渐与汉籍西传、粟特商人的东渐、三夷教入华、9—10世纪的丝绸之路与吐蕃、归义军的贡献四个方面论述了敦煌与丝绸之路的紧密关系。敦煌研究院赵声良研究员发表《敦煌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他认为敦煌壁画中的佛教图景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古代艺术家积极参与社会、表现社会现实的强烈意识,各时代的作品中体现着深厚的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和审美思想。另外,敦煌壁画是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艺术而发展成熟的,反映着中国不同时期的艺术境界和审美追求。同时,也体现着中国式的空间表现理念和技法。最后,他指出敦煌壁画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六法”的精神(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在现存的古代绘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郑炳林教授发言的题目是《西汉敦煌郡西域间骏马贸易与李广利征大宛》,他从余吾水出天马到渥洼水出天马、西汉与西域乌孙大宛之间骏马的贸易、贰师将军李广利西征大宛等方面进行论述。他认为,自西周起,中国古代与西域间的骏马贸易就开始了。根据古代典籍和敦煌文献的内容,敦煌与西汉至西域间的骏马贸易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就《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的新课题》作了发言。他指出敦煌研究中需要解读有关中西交流的问题很多,有很多艺术造型与纹样未解之谜,但没有外来文化参照,很难看清不同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北魏时期至隋唐时期是中古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高峰,对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吸收补充,而且影响到人们的审美思想并激发出文明的活力。敦煌研究院罗华庆研究员汇报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的最新进展。他首先简要回顾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现状,提出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的目标、原则与数字化标准、数字资源获取模式和实施步骤,总结了复原工作的进展。并提出倡议成立“流失海外敦煌文化数字化复原联盟”,希望联合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等一道致力于实现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通过宏观协调、广泛参与、团结合作的协同工作模式,应用新兴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多渠道、多方式获取(采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资源,建立统一完整的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和全球共享。
一 佛教艺术与考古研究
1. 敦煌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
敦煌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是敦煌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丝绸之路艺术与考古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会议中一些学者对敦煌图像进行了最新的解读,对敦煌石窟考古新材料进行了揭示和研究;一些学者特别关注到敦煌早期石窟艺术;此外,还涉及一些敦煌石窟专题研究。
(1)敦煌图像的最新解读
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教授对藏经洞出土的刺绣佛像(ch.00100、ch.00450.c)从技术、图像、用途、年代、产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推断这件刺绣的年代为北朝晚期到隋代,产地应该是在东魏、北齐,主要用途有可能为袈裟或经巾。这一件作品是早期中国少量存世的刺绣精作,尤其对于丝绸之路和佛教艺术传播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敦煌研究院张元林研究员对莫高窟第464窟后室壁画定名及其与前室壁画的关系进行了再探讨。他结合敦煌发现的西夏文《观音经》绘图刻本,对学界关于第464窟后室壁画的不同定名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主室“观音现身”是根据《法华经·观音普门品》所绘的,是观音经变;后室南壁加绘“国师”或“帝师”画面,很可能与窟主个人考量有关;另外,后代重绘者有意把《法华经》的“观音现身”与《华严经》的“善财童子寻访善知识”进行融通,而原本的“法华观音”也转变为“华严观音”。敦煌研究院张小刚研究员对莫高窟第491窟主尊、胁侍塑像的身份进行了考证,认为莫高窟第491窟主尊塑像的身份可能是地藏菩萨,主尊塑像两侧胁侍塑像的身份可能是善童子和恶童子,反映了敦煌北宋至西夏时期的地藏信仰。兰州大学张善庆教授对莫高窟第72窟可释读佛名进行录文,进一步对其文本依据、图像特点、宗教仪轨、设计理念等问题进行阐述,认为第72窟窟顶千佛佛名的文本依据是敦煌文献十六卷本《佛说佛名经》卷三,千佛图像在忏悔灭罪仪轨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兰州大学张景峰教授对敦煌莫高窟第31窟作了综合研究,认为经变画的出现,从内容的选择、主体构图,到宗教、社会的体现等都有其特定含义。这种含义源自佛教思想为了宣传的需要而对佛教经典的取舍,莫高窟第31窟金刚经变在内容上的取舍,是对对面报恩经變有力的补充,二者不仅都体现了佛教的“法身”观,而且是对“报佛恩”思想的进一步宣扬。
(2)敦煌石窟考古新材料的揭示和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沙武田教授对莫高窟北区第462窟新的发现作了报告,根据洞窟内两则汉文墨书题记和考古遗迹,推断此窟极有可能是元至治三年为了埋葬一位蒙古豳王家族信仰佛教的女性而改造前期多室禅窟而成的,是元朝时期统治敦煌的蒙古豳王家族,更具体地说是出镇沙州的西宁王家族在莫高窟的一处瘗窟,是理解元代敦煌石窟营建的新资料。敦煌研究院郭俊叶研究员对莫高窟第143窟上方塔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揭示并考证了塔及塔内的壁画内容,认为塔内已失的主尊像为坐姿的阿弥陀佛像,塔整体表现西方净土思想,具有救苦救难、拔厄济养等佛教思想内容。该文填补了第143窟上方塔塔内壁画内容研究的空白,也为其他崖面塔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敦煌研究院张先堂、李国二位研究员在对莫高窟游人题记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从文学的视角对清代莫高窟题壁纪游诗的保存状况、内容及其价值予以考察论述。他们将游人题记划分为清代官员、文士题壁纪游诗和清代香客、游人题壁纪游诗,这些游人题诗对于了解清代民间诗歌创作状况、莫高窟的历史状况和民众对莫高窟情感状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3)敦煌早期石窟研究
敦煌研究院赵蓉对莫高窟第272窟重绘现象进行了分析。第272窟出现的重绘现象多达三次以上,将菩萨改绘为弟子以达到弟子数量要求这一现象,反映出佛教信仰形态上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十大弟子”之数的表现需求;另一方面说明佛弟子形象开始得到重视。第272窟的重绘现象,不仅反映了石窟自身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变化,也同样反映石窟本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层叠式构筑过程。敦煌研究院王娇对莫高窟第259窟阙形龛制作进行探讨。通过对南、北两壁上层的阙形龛的对比,推测出第259窟阙顶和屋顶也是单檐庑殿顶。结合河西地区考古发现资料,说明当时阙是十分流行的一种建筑形制。同时,阙形龛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被应用于佛教石窟中,说明它符合当时信徒对佛教内涵的理解。敦煌研究院樊雪崧对莫高窟第275窟北壁本生故事画进行了再讨论,辨识出一些新的内容,澄清了几处先前存在的误判,并借助档案图片对虔阇尼婆梨王本生图像进行了拼接还原。他认为此图的经典依据除受《贤愚经》的影响之外,也受到鸠摩罗什诸译本的潜在影响。
(4)服饰研究
敦煌研究院赵燕林对莫高窟第194窟维摩诘经变中的帝王图像及其服制作了分析。第194窟开凿于敦煌陷蕃前夕,其南壁维摩诘经变中的帝王像,服制异于前代,冕旒由前代的五或六旒“纁冕”变为了此期的十二旒“衮冕”,衣裳由前代的“玄衣纁裳”变为了此期的“深青衣纁裳”。他认为这一变化与安史之乱以后肃宗、代宗朝“宗周”“追行古制”的《周礼》服制一脉相承,其冕服上的吐蕃风格化的装饰图案,亦表明陷蕃前夕的敦煌虽然为唐王朝有效控制,但吐蕃的影响已深入至敦煌的各个方面。上海大学陈菊霞教授和敦煌研究院刘宏梅对敦煌石窟中的回鹘儿童供养人身份及服饰进行了考证,通过与新疆地区高昌回鹘石窟中的儿童供养人相互印证,认为甘州回鹘、沙州回鹘、高昌回鹘都是由漠北回鹘西迁而来的,具有文化同源性,儿童供养人的服饰成人化较高,在服饰款式和造型方面,具有典型的回鹘民族服饰特点。
(5)图案研究
深圳大学陈振旺教授分析了唐代莫高窟藻井宝相花的形成及演变,他认为唐代莫高窟图案表现出从宗教性向世俗性和中国化转变之趋势,装饰图案西域风格逐渐隐退,京洛艺术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唐代画家融汇莲花、石榴纹、忍冬纹、叶纹、云头纹、牡丹花等多种中西纹样于一体,熔铸出具有大唐风范的“宝相花”,体现了唐代的兼容与创造精神。北京服装学院张春佳分析了莫高窟唐前期忍冬纹的演变。忍冬纹是莫高窟北朝时期洞窟中最主要的植物装饰纹样,经过了北朝四个时期和隋代的发展演变,在唐代前期洞窟中仍然使用,但是其形态已然为唐代画家所改变并融入不同的装饰题材,这是对一种特定艺术样式的偏好及在唐代艺术格局整体趋向繁盛的态势下,艺术家们在改变原有装饰形式时展现出来的创造力。
2. 其他地区佛教考古与艺术研究
兰州财经大学高启安教授和浙江大学冯培红教授对莫高窟窟区东南山头五烽墩的岩画作了重新的考察和考证,共发现单体岩画图像4幅(三只鹿和一朵花),鹿之形象与莫高窟北朝到唐代时期的造型较为一致;石刻题记共6方,其中题记“奉河西节度李公镌”表明李弘愿在境内实际上自称河西节度使,其表兄弟张承奉名副其实是个傀儡。西北师范大学李旭东教授介绍了敦煌古建筑“夯土版筑”的建筑营造方式。在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古代壁画众多的建筑图中,有一部分建筑图用一道道土红线、土黑线平行地绘在墙体表面,他认为这种线条就是夯土建筑夯层的特殊表示。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孙晓峰研究员对麦积山石窟北朝影塑造像作了梳理,从其空间、时间分布,样式和特点、工艺技法,造像思想等方面作了探讨,认为北朝影塑从塑造技法、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色,发展和演变规律十分鲜明,在表现和宣扬窟龛造像主题思想方面发挥出重要辅助作用。首都师范大学刘韬对20世纪初年德国吐鲁番探险队自高昌所获的数件毗沙门天王幡与绢画残件作了进一步的图像学与样式研究。他归纳出唐西州至高昌回鹘时期毗沙门天王图像的样式与风格,指出高昌毗沙门天王样式非兜跋毗沙门天王样式,该样式在汉地与吐蕃的影响下亦有回鹘人的创造。西北工业大学石建刚对陕西富县北宋石佛堂第6窟开展了调查与初步研究。他认为,就整窟造像思想而言,该窟以罗汉信仰为核心,同时融入了净土信仰、五台山信仰及涅槃信仰的内容,表现了当地普通信众朴素的信仰需求。
二 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研究
1. 社会经济文书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李并成教授从今天法律中的“物权”概念切入主题,以敦煌遗书为史据,从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和维护物权等方面对敦煌文献中关于物权内容的文书进行解读,论述唐五代时期人们对私有财产的重视和为保护它所作出的努力,从而反观敦煌契约文书的重要价值。武汉大学黄楼《在试释吐鲁番文书中的中古农作物“秋”》一文中以吐鲁番文书为依据,结合考古发现的粮食作物遗存,利用排除法得出题中所说“秋”指的是高粱。通过对农作物名称变化的研究,也让读者了解到唐代吐鲁番地区农作物的更替和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敦煌研究院王东研究员依据敦煌古藏文《吐蕃兵律》,从战利品管理、战利品类别、战利品分配对象与标准等方面对吐蕃时期财富思想和尚勇习俗的关系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战利品分配属于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范畴;同时不论社会阶层高低而在战场中荣立战功的群体,他们的战利品会远超过其他人,这也反映出吐蕃社会中崇尚勇者的习俗,以及不同社会阶层追求社会财富从而以此进入统治阶层的趋同性。西华师范大学王红梅研究员根据回鹘文文书和汉文史籍的记载,剖析了元朝政府从成吉思汗及窝阔台时期、蒙哥汗时期到忽必烈时期,再到元成宗时期对畏兀儿地区的治理及其治理模式的演变。她在研究中发现这些出土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与高昌回鹘汗国的契约文书有继承关系,但同时其中的词汇、语言等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从中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兰州财经大学王祥伟教授结合敦煌文书S.4452、S.6237和P.3881V中的具体内容,对“帐尾”的含义进行辨析,认为其属于欠账历,不仅是财务交接活动中编写正式的交接凭据的依据,也可作为追回欠账的依据。北京师范大学张荣强教授对《西凉建初十二年(416)正月敦煌郡敦煌县西宕乡高昌里籍》和《前秦建元二十年(384)三月高昌郡高宁县都乡安邑里籍》进行对比,并分析前者性质,得出“《西凉建初籍》应该是敦煌行政机构编造的郡县兵户户籍”的结论。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买小英作了题为《论8至10世纪敦煌家庭中的主仆关系》报告,从伦理学角度入手,对敦煌文献中反映出的唐五代宋初时期敦煌家庭中普遍存在主仆关系的文书资料,从规范性伦理关系、隶属性劳动关系和雇佣性契约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从而较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当时敦煌家庭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及该时期敦煌社会中的伦理关系架构。敦煌研究院杨秀清研究员以唐宋时期的敦煌为例,从“大众思想”的视角出发,对其文化特征、哲学基础、伦理规范等方面进行重新认识和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赵洋梳理了中古时期编修的正史“孝子传”的书写和流传、唐初文人对当朝孝子形象的认识与书写,以及敦煌文献中孝子形象的书写与传播。敦煌研究院孔令梅《由汉晋时期敦煌大族文化看敦煌儒家文化》一文結合敦煌文献及其他史料记载,详述了汉晋时期曹氏、令狐氏、索氏、张氏、氾氏、阴氏、宋氏等敦煌大族的迁徙与起家,认为是汉晋时期中原大族向敦煌迁移时将中原儒家思想与文化带进敦煌,并以儒学传家,把儒学思想传播和发展为他们的传统与信仰。虽然中间出现过因政权更迭而引起文化信仰发生变化的情况,但儒学思想和文化始终是主导,并在敦煌占据正统地位。
2. 写本学研究
四川大学张勇教授以敦煌文献P.2305V0为例,从写本的内容和结构等方面对其应该归属的文体进行重新判定,对“解座文、散座文、押座文、讲经文”的相近、不同之处进行辨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子凡对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中的4件书状进行了释文和整理,并简略介绍了4件书状的概况、来源和性质等情况,推测其均出自于敦煌,属于所谓“北庭文书”,这为研究唐前期书仪及边疆管理的关系网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西华师范大学伏俊琏教授对甘肃写本文化的发展、流传依次进行梳理,结合具体写本着重介绍敦煌写本书写所用纸笔、装帧形式、抄写者和稿本等内容,并探讨其不同于刻本的时代价值和文化价值。四川大学刘郝霞分析了敦煌文献被归类成集的情况,探讨其抄写形式、存放规律、选编目的、抄写人员等方面的内容,认为敦煌变文写本中出现的变文汇集情况可能是学士郎一类的中下级文人所为,其目的在于增加自己的文化熟悉度,同时在无形中有助于文化保存,并促进了变文流通和文化传播。兰州大学刘全波教授对杏雨书屋藏敦煌写本羽50号类书进行全面录文和校勘,对其抄写时代、编撰体例及作用作了详细考察和分析,认为此写本很可能为唐代作品,其编纂或抄写时间的上限是武则天时期;又因其博学之资的明显作用,猜测此写本具有教材性质;此写本虽为典型的类书模式,但不甚严谨,有同一词语在前后文重复出现的现象。
3. 宗教类文书研究
浙江大学计晓云结合学界对敦煌文献P.2418《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本整理、抄写时间考证和主讲佛经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与解读这篇讲经文的文本特质和功能,认为其中不仅蕴含中印古代产育文化元素,同时宣传儒家的教育理念、婚嫁礼俗和孝道思想与文化,是一部体现中印、儒释等多元文化交融互证的重要文献。四川大学何剑平教授结合有具体编号的英藏、法藏敦煌文献,对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地区以都僧政曹法镜为代表的七位《维摩诘经》讲僧进行考释,分析其所处时代与中原佛教的关系,认为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地区的讲僧们对以《维摩诘经讲经文》为代表的注疏及讲经文的创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国家图书馆萨仁高娃通过对有关资料进行辨析,总结出现传世的汉文版本《金光明经》有三类,包括北凉昙无谶本、合部本和唐义净本;在国家图书馆还藏有多种民族文字版本,如藏文、蒙文、西夏文等。经过民间不断流传和抄录,使得《金光明经》版本众多、流传形式复杂,即使是同类版本,其中的结构特征也不尽相同。兰州大学吐送江·依明教授结合德国学者缪勒的研究成果,对德国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研究所藏回鹘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残卷进行详细语文学研究。他在作文献转写、翻译和注释等工作的同时,对前贤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错误予以纠正和补充。敦煌研究院赵晓星研究员与杨婕、万玛项杰在聂鸿音《西夏试经补译》的基础上将《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的“所诵经颂”分汉和番、羌共存的经典,番、羌经典(非汉文)和汉文经典进行补充,并罗列出“所诵经颂”在敦煌壁画中的表现和未出现在敦煌壁画中的“所诵经颂”,经过文献与壁画的对比看到西夏敦煌艺术的仁宗时代烙印。东北师范大学季爱民教授结合禅文献与佛典,对其中“方便”的内容、含义进行解释梳理,具体说明了世俗社会的义理或人伦规范。首都师范大学刘屹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何谓“末法”——对一些误解的辨析》,他从反面辨析了国内外一些研究学者对“末法”的误解,如认为“末法就是末日”。追究其原因,除了对一些基本概念缺乏必要的、明确的界定和追溯,比如对“末法”“法灭”“灭法”“灭佛”等概念的混淆,还有以日本佛教的眼光看待中国佛教“末法思想”的历史等。福建师范大学李小荣教授经过具体文献对比,探究与分析目连故事流传过程中发现的四点问题,了解目连文化形成的历史语境,对目连故事演化发展和流播的渊源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山东大学武绍卫结合敦煌藏经洞中保存的几十份武后发愿抄写的经文,对其卷尾抄经列位表进行解读,分析中古时期皇家抄经制度背后的逻辑和不同环节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总研究员根据考古研究得出淳化金川湾三阶教刻经窟中刻录出的信行禅师撰写的第三个经就是《大集经月藏分略抄出》,并对其录文基本情况进行阐述介绍和内容解析。西北民族大学敖特根教授和亚黎从翻译的角度重新审视敦煌、吐鲁番和哈喇浩特出土的蒙古文文献,有些文献看似不起眼,但是能反映出蒙古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一些特点,阐释了丝路文明的核心内涵,即多元性和包容性。
4. 其他方面
(1)敦煌学学史研究
浙江大学刘进宝教授在《吴廷璆先生与敦煌学》一文中介绍说,吴廷璆先生除了是日本史方面的专家,在中西交通史研究方面也卓有成就,同时与敦煌学关系密切,有很深的渊源。吴先生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了唤醒和激励国人对敦煌学的研究,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推动了中国敦煌学的发展,不论其结论是否为学界完全认同,其探求真理、追求学术严谨的勇气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武汉大学钟书林教授从“敦煌文”整理研究的起步、概念的提出与分歧、内涵研究、文体分类研究与整理、特征研究及海外对“敦煌文”的重视与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回顾与反思。敦煌研究院邢耀龙经过长达4年的整理与研究,发现了女娲堂、喇嘛堂、四方塔、八角塔等大量未编入《榆林窟内容总录》中的洞窟和文物遗存等内容,其全部营建于清代,不仅补足了《榆林窟内容总录》的缺憾,还由此引发了对儒释道融合的敦煌石窟艺术延续发展的思考。
兰州大学白玉冬教授对两类六种日月光金钱上的胡语铭文进行释读,结合前辈学者的研究,分析其创造年代及产生背景,认为日月光金钱胡语铭文中从汉语介入的佛教词汇反映出回鹘摩尼教的中原背景,而一些梵语佛教词汇则表现为其沿丝绸之路经由吐火罗语或粟特语传入回鹘语的真实场景。中国人民大学何亦凡通过回顾学界关于中原地区德政类碑刻的研究,发现敦煌德政类碑刻史料收纳和研究的缺失,结合唐代德政立碑制度着重说明了唐代德政类碑刻奏请程序,并依据此内容对《杨公碑》《张淮深碑》《索勋碑》三方敦煌德政类碑刻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其并没有延续中原地区德政类碑刻的书写模式,这和当时敦煌与中央的关系较为疏离有一定联系。
(2)医药文献研究
甘肃中医药大学李应存教授在题为《敦煌医学中之热病疫病方与今用》的报告中罗列并研究《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和法藏敦煌文献P.2662《医方书》中记载的部分热病疫病药方及论治,认为敦煌医学文献中治疗热病疫病的药方对今天热病疫病治疗方法仍具有借鉴意义。
(3)书法研究
苏州大学毛秋瑾教授以冯嫽、傅介子、李陵、班超、徐干和班固这六人为例,结合出土资料,對传世文献中所记载的活动于西域地区的汉代外交家、将领兼书法家进行探讨,她认为对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这些书法家擅长的书体,同时还有助于更深层次地去挖掘其内在关联。北京大学史睿重点介绍了敦煌飞白书与正仓院鸟毛书屏,对飞白的起源、特征和定义,敦煌飞白书和正仓院飞白书的对比,飞白书的创作、再现和应用作了很翔实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到“飞白”这一艺术创作的表现和兴衰的过程。
(4)文学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王秀林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切入点,考证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的瞻波国“大山林”的传说可能是参考《桃花源记》改编而成,由此对《桃花源记》进行溯源,认为陶渊明的创作可能受到佛教净土思想的影响。
总括以观,此次研讨会是一次务实的、成功的学术研讨会,会议在多方面取得了收获。一是取得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本次学术会参会代表共提交64篇论文,这些论文从内容来看,涉及敦煌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服饰与图案专题研究、社会经济文书研究、写本学研究、宗教类文书研究、敦煌学学史研究、医药文献研究、书法研究和文学研究等,大多论文资料丰富,论证扎实,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显示了敦煌学研究的新成果;二是加强了敦煌学研究学者的沟通与交流。本次学术会的参加者来自国内不同院校和科研院所,大家共聚一堂,切磋研讨,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了解,有助于学者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三是展示了青年学者的成长和敦煌学的良好发展前景。参加本次学术会的学者中,既有在学界享有盛誉的耆宿,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学者,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有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学者,他们提交的会议论文显示了开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不俗的学术水平,他们的成长给敦煌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收稿日期:2021-10-12
作者简介:宋焰朋(1983- ),男,安徽省安庆市人,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馆员,英国莱斯特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敦煌石窟艺术、博物馆教育研究。
侯莉莎(1993- ),女,甘肃省张掖市人,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助理馆员,主要从事敦煌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