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概述

2022-03-28罗华庆杨雪梅俞天秀

敦煌研究 2022年1期

罗华庆 杨雪梅 俞天秀

内容摘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精神,“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敦煌研究院成立“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组,论证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的总体目标、实施原则、数字化标准、数字资源获取模式和实施步骤等内容。

关键词: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数字资源获取模式

中图分类号:K870.6;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2)01-0013-07

A Review of the Digital Restoration Project for the

Dunhuang Relics Scattered Overseas

LUO Huaqing YANG Xuemei YU Tianxiu

(Dunhuang Academy, Dunhuang, Gansu 736200)

Abstract: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speech given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t the Dunhuang Academys symposium, and in order to advance the digital restoration of Dunhuang artifacts and promote the digital sharing of Dunhuang culture and art resources globally, the Dunhuang Academy has established a project team whose primary goal is to achieve the “digital restoration of Dunhuang cultural relics scattered oversea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new initiative, including the overall goals, implementation principles, digital standards, modes of digital resource acquisition, and proposed procedures for implementation.

Keywords:Dunhuang cultural relics scattered overseas; digital restoration; digital resource acquisition mode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各类文物6万余件。藏经洞文物“方面异常广泛,内容无限丰富”,包括宗教典籍、中国传统四部书、官私文书、少数民族文字资料等,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学术研究资料。但不幸的是,藏经洞的发现正值风雨飘摇的清朝末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近5万多件文物流失到英、法、美、日、俄等海外多国近40多个机构,造成难以抹去的“吾国学术之伤心史”。近百年来,在国内外敦煌学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调查、编辑、刊布、研究流失海外敦煌文献的目录和图录,基本弄清楚了敦煌藏经洞文物有什么、是什么的问题,敦煌文物的价值被逐步挖掘,敦煌学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新局面,但敦煌文物流失海外分存多地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中,特别指出:“要通過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要引导支持各国学者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对新时代实现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出了具体的指示。这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大业,是文物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实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对促进学术发展、共享敦煌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密切国际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实现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复原,敦煌研究院成立专门的“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组推进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现将这一项目的实施思路和方案进行概述。

一 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现状

自20世纪初各国开始用传统胶片拍摄敦煌遗书资料。20世纪80年代初,各国学者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敦煌遗书信息,刊布敦煌遗书目录索引。90年代以来,随着摄影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国内外都开始进行敦煌文物数字化工作,并探索建立敦煌遗书数据库。

(一)胶片现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法国、印度等国将所藏敦煌文物逐步以微缩胶卷的形式公布,国内相关机构积极争取获得这些微缩胶卷,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敦煌研究院都收藏着英国和法国藏的敦煌文物的微缩胶卷。

(二)数字化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陆续对所藏敦煌文物进行数字化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英国已完成60%,法国已完成50% ,日本已完成5%,俄罗斯已完成5%,其他国家的数字化情况尚不完全掌握。目前国内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丝绸博物馆等机构授权获取了部分国外数字化图像,具体数量不详。

(三)数据库现状

目前国内比较典型的是由方广锠先生探索建设的“敦煌遗书信息资源库”和敦煌研究院马德先生课题组建设的“敦煌遗书数据库”,国际上比较典型的是国际敦煌项目(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簡称IDP),具体如下:

(1)国内敦煌遗书数据库:方广锠先生是国内最早进行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的探索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建立数据库,对敦煌遗书进行编目,到90年代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敦煌目录索引程序”,自2006年开始重新设计建设“敦煌遗书信息资源库”,到2010年完成第1期,收录了英、法、俄等国及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总目录。2012年,由敦煌研究院马德先生牵头申请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承担建设“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已收录甘肃省内所藏敦煌藏经洞出土敦煌汉、藏文遗书7800余件(数字化图片共80000余幅),录入国内外67000余件敦煌文献的基本信息。这两个数据库提供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目录信息和内容录文,但未获得所藏文物的图片原始数据。

(2)国际敦煌项目:1994年成立国际敦煌项目(IDP),秘书处设在英国国家图书馆。IDP的目标是使敦煌及丝绸之路东段其他考古遗址出土的写本、绘画及艺术品的信息与图像能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取。1998年,IDP英文网站开通,数据库开始对外提供服务。目前,IDP在全世界设立了8个分中心,分别维护英、中、俄、日、德、法、韩七种文字版本的网站与数据库,目前已收录图片数量535062张。

但这些数据库存在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全面、检索不便利等不足,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普及适用的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平台,既极大地限制了敦煌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也无法全面地向人民群众展示藏经洞文物的全面貌,不能面向社会广泛阐释藏经洞文物所蕴含的深厚价值和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 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

目标、原则与数字化标准

(一)总体目标

基于项目的背景、意义和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目前数字化现状,本项目提出了实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的目标:旨在通过国内外协商合作,运用新兴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多渠道、多方式获取(采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资源,并建立统一完整的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和全球共享。支持和引导国内外学者利用数字资源深入研究挖掘敦煌文物博大精深的价值蕴含,通过展览、出版、融媒体传播等多元化方式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国家文化强国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国际合作、平等协商的原则。项目实施秉持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态度,遵照国际协定和国际惯例,采取国际友好交流、合作的方式,与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收藏国和收藏机构平等协商、平等洽谈,共促民族文化资源的共享。

二是,坚持自上而下、统筹协调的原则。项目组织坚持国家层面宏观协调、统一部署;科研单位和学术机构具体执行、分步落实;广泛调动和吸引社会资金、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自上而下、整体联动、广泛参与的协同工作模式。

三是,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分布情况和国际关系现状、机构合作关系实际情况,采取先易后难、分阶段、分区域、分目标实施,最高目标是获得可实现真实复原的高清数字化原始数据;次之为取得高清文物数字化图片;最低目标是取得文物数字化扫描图片或胶片。

四是,坚持立足目标、多元模式的原则。立足实现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的总体目标,根据敦煌文物各收藏机构的文物数字化实际情况,采取协商获取、授权获取、合作采集、众智众筹等适应具体情况的多元数字资源获取模式,逐步获取(采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资源。

(三) 数字化标准

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标准是实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的基础,根据流失海外敦煌文物不同类型、不同收藏机构与数字化现状,根据不同数字资源获取模式,利用国内实施的文物二维图像采集、三维重建数据采集等文物数字化采集标准,数据处理与加工标准,数据接收与存储标准,以及IDP采集技术标准等,构建流失海外文物数字化复原标准体系,建立相对应的文物数字化采集参数技术指标,如二维图像数字化技术参数标准(表1)、三维重建技术参数标准(表2)。

三 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资源获取模式

实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的核心是获取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资源,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收藏机构不一、数字化情况各不相同、对待数字复原的态度各有不同,经过充分讨论论证,目前提出五种数字资源获取模式,具体如下。

(一)协商模式

从国家层面与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收藏国开展外交协商,争取促成收藏机构以友好赠予等方式返还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资源。

(二)收藏机构授权模式

由国家委托敦煌研究院等学术机构,与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收藏机构进行协商,通过版权授予方式(有偿)获取所藏文物数字化资源。

(三)出版图录授权模式

由国家委托敦煌研究院等学术机构,与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收藏机构进行协商,通过出版图录版权授予方式(有偿),进行图像扫描、数字化再加工方式获取所藏文物数字化资源。

(四)合作采集模式

由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委托相关机构与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收藏机构进行协商,通过委托文物收藏机构或国内机构数字化团队赴外进行数字化采集的方式,采集目前尚未被数字化的文物数字资源。

(五)众智模式

呼吁和接受国内外社会机构或个人主动以捐赠或授权方式提供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资源。

依据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在各国收藏和数字化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数字化资源获取模式。对数字化技术和规模成熟且国际关系良好的国家(机构),可主要采取协商模式和机构授权模式;对保存文物数量大但未大规模开展文物数字化的國家(机构),可主要采取合作采集模式;对收藏敦煌文物数量少且收藏分散的国家(机构),可主要采取机构授权、众智模式;对流失文物持谨慎态度的国家(机构),可主要采取出版图录授权模式。

四 流失海外敦煌文物

数字化复原实施步骤

实现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度调查研究

一是,调研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收藏信息。进一步调查印度、日本、土耳其、韩国等目前敦煌文物收藏情况尚不明确的国家,进一步获取这些国家所藏敦煌文物的详细信息。

二是,调研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现状。进一步调查目前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现状,掌握已被(未被)数字化的文物详细数量;掌握各国不同机构采用的数字化技术和标准情况;掌握各国不同机构各自建立的数据库情况。

三是,调研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收藏机构管理模式与合作意愿。详细调查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各收藏机构目前对敦煌文物和敦煌文物数字资源的管理和授权模式,掌握其对各种模式获取数字资源的态度,掌握其合作意愿和授权方式。

(二)博物馆环境下数字化采集标准规范及装置研发

根据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类型不同,以及收藏博物馆的具体环境,从数字化采集的设备、布光、精度、色彩、数据量、加工、存储等方面,研发制定博物馆环境下的数字化标准及装置研发。

(三)获取数字资源

这是项目实施最为核心的内容,根据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在各国的收藏情况、数字化资源情况和国际关系现状等,我们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获取方式:

一是,法国、英国藏敦煌文物数字资源的获取。法国、英国为流失海外文物主要收藏国,所藏敦煌文物已基本实现数字化,目前与国内相关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出首先采用协商模式,协商无法获得时采用机构授权模式。

二是,匈牙利藏敦煌文物数字资源的获取。目前敦煌研究院正与匈牙利科学院进行馆藏敦煌等地区的文物数字化项目,数字资源可直接获取。提出采用合作采集模式获取数字资源。

三是,俄罗斯藏敦煌文物数字资源的获取。俄罗斯所藏敦煌文献数量巨大,目前大部分文物未被数字化,但有意愿进行合作数字化。提出首先通过协商模式获取已有数据资源,协商未达成一致可采取机构授权模式获取;通过合作数字化模式获取目前尚未被数字化的资源。

四是,日本藏敦煌文物数字化资源的获取。日本总计收藏了近1600件敦煌文物,但分散收藏于机构和个人手中。提出对收藏文物数量较多的机构,采取机构授权模式和合作数字化模式,对散藏机构和个人,采取众智模式逐步获取。

五是,印度藏敦煌文物数字化资源的获取。印度收藏约有1000余件敦煌文物,目前详细收藏数量和数字化情况尚不明确。提出首先通过机构间的学术交流洽谈合作意向,达成授权或合作数字化意向可通过机构授权或合作数字化模式获取,未达成则通过图录版权授权模式或众智模式获取。

六是,其他国家藏敦煌文物数字化资源的获取。德国、美国、瑞典、丹麦、土耳其等国收藏的敦煌文物数量不多,可采用多种模式逐步获取。对可协商返还的国家(机构),通过协商获取;已对所藏文物数字化的机构,进行机构授权获取,对未数字化的机构和个人所藏,采取合作数字化或众智模式获取。

(四)数字化采集及加工

一是,现有数字资源加工获取。对已符合“数字化标准”要求的数字资源,按照存储和交换、展示标准导入数据库。获取的暂不符合数据接收标准的数字资源,利用数字增强相关技术,实现数字文物数据内容的持续增强。通过上述方法达到规定的数据接收标准,导入数据库。

二是,赴国外进行数据采集与加工。分派专门数字化工作组,按照“数字化标准”要求,分别赴匈牙利、俄罗斯、日本等国家进行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采集和加工工作,并按照数据接收标准导入数据库。

三是,委托国外机构采集与加工。参照“数字化标准”要求,委托英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等机构的数字化团队进行采集与加工,按照数据接收标准导入数据库。

四是,出版物/胶片采集与加工。根据“数字化标准”要求,对印度等国家出版的敦煌文物图录、胶片进行扫描,获取数字资源并进行加工处理,按照数据接收标准导入数据库。

(五)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建设

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功能设计见图1。

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包括:(1)数据存储系统,(2)数据管理系统,(3)数据应用系统,(4)协同研究系统。我们将获取和采集到的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资源和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历史影像、研究成果等资源导入数据库,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目录:按照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收藏机构、文物类型、文物名称建立文献目录库和艺术品目录库。

(2)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图像:按照目录分类,导入获取(采集)到的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图像,并录入文物的名称、材质、年代、尺寸、内容、流传经过等信息要素和关键词及主题词等内容。

(3)流失海外敦煌文物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一是按照目录分类导入获取(采集)到的流失海外敦煌文物三维信息、VR信息,实现360°还原展示文物本体;二是导入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当前收藏机构视频记录,全方位展示文物的当前保存环境。

(4)历史影像:收集导入保存在国内外不同收藏机构的有关莫高窟及文物流失早期记录的历史影像、记录手稿、笔记、档案、口述资料等资源。

(5)研究成果:导入目前国内外关于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研究论文、论著,可与文物数字化图像、VR、视频实现智能关联。

五 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

复原工作进展情况

按照以上总体思路和构想,实现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的基础工作和首要工作是调查清楚目前流失海外敦煌文物详细目录,建立健全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据目录库。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一个多世纪,诸多学者和机构都进行过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编目工作,但是目前编目还存在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全面等问题,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是“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完整数字目录整理与展示”项目,旨在全面系统地梳理掌握藏经洞文物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收藏保存状况、文物数量、数字化现状和刊布情况,实现目录数据、分布情况、管理情况等的内容统计,并进行可视化的展示,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 目录数据的收集

通过现有的藏经洞海外文物数字化项目、文献资料、网站等收集整理现有的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完整目录,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二) 制定目录映射关系规则

建立目录统一编号和编号映射规则,将同一文物的不同编号和不同馆藏的不同格式的文物编号映射到统一的目录编号上。

(三)目录数据的清洗

对现有和收集的目录数据进行清洗去重,去除冗余、错误的目录数据,形成精确的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目录。

(四)目录数据的核验

利用已整理的數据库,研究现有网站数据(例如IDP项目网站)自动核对和专家手动相结合的校核方法,保证目录数据的精确性。

(五)数据统计分析及图表化展示

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总目录、收藏机构的名称及位置、各收藏机构的目录、文物的类型、文物的数量等分别进行统计,并采用界面简洁、重点突出、直观易读的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展示。

目前已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完成部分藏经洞文物目录的数据收集,其他相关数据正在持续收集中;已完成了目录数据库的架构与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设计,正在进行目录数据的清洗工作。

六 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

复原工作展望

实现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复原,是敦煌研究院的责任,也是敦煌学界的责任,是社会共同的责任,这项巨大的工程和项目单靠敦煌研究院一家的力量难以完成,敦煌研究院也在此倡议,希望与文博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携手努力,一道致力于实现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复原,通过宏观协调、广泛参与、团结合作的协同工作模式,运用新兴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多渠道、多方式获(采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资源,建立统一完整的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复原和全球共享。

本文是罗华庆、杨雪梅、俞天秀基于敦煌研究院《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撰写的概述报告,报告的核心内容和思想观点是《方案》编制组集体智慧的结晶,特此说明。并向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陈港泉、夏生平、盛岩海、丁晓宏、何红军等编制组成员表示衷心感谢!

收稿日期:2021-10-09

作者简介:罗华庆(1962-  ),男,四川省成都市人,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甘肃省敦煌学会会长,主要从事石窟考古、博物馆学、敦煌学术史等研究。

杨雪梅(1986-  ),女,甘肃省民乐县人,敦煌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主要从事科研与知识产权管理、莫高精神等研究。

俞天秀(1981-  ),男,甘肃省武威市人,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石窟数字化与软件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