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散文诗大有可为

2022-03-27魏斌

散文诗(青年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画面感散文诗马克

魏斌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提出了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戈爾德马克非常有远见,“新媒体”的说法是相对于书报刊和广播电视而言的。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就敏锐地感觉到传统媒体之后会有新的媒体形态,这位美国人真的是先着一鞭。现在我们知道,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被称为“数字化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早已经让我们不再感到陌生,比如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大部分人都已经习惯通过新媒体去观看比赛、了解赛况。实际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的时候,新媒体就首次作为奥运会独立传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被列入奥运会的传播体系。戈尔德马克当年期待的未来早已来临,我们有幸搭着全球化的便车享受到了这美好的一切。

在华语文坛,散文诗能有今天的一席之地,《散文诗》杂志功不可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虽然散文诗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有一定的地位,但这种地位跟《散文诗》杂志在中国期刊界的地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一点,相信读者和作者朋友们心里都有杆秤。《散文诗》杂志,和为这本杂志默默付出数十年的邹岳汉、冯明德、卜寸丹等老师,值得我们脱帽致敬!能把小小的《散文诗》办成名副其实的国内名刊大刊,真是了不起的出版家!

在传统媒体时代,散文诗其实是一种弱势文体,很容易被散文和诗歌的光芒淹没,更不用说跟小说相比了。在这个快节奏的新媒体时代,受众普遍更青睐短小的作品,窃以为,散文诗的春天来了!新媒体时代早已来临,我希望散文诗创作能跟《散文诗》杂志一起跟上这个时代。我写散文诗很早,大概1992年14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但我写散文诗也不多,迄今为止总共也没超过300章,其中有100多章还是最近几年写的。我上次在《散文诗》发表作品还是22年以前,1999年第8期。这次能参加第20届全国散文诗笔会对我是一个激励,非常感谢评委老师们和主办方,这个激励让我觉得我还能穿越沉睡的岁月和尘世的生活,回到散文诗里面去构建我的精神家园。这几年一直鼓励我写散文诗的是我一个好友,他的散文诗作品多年以来一直在京东和当当网热销,每年能给他带来非常稳定的几十万稿费收入,这个还不算什么,央视还购买了他200章散文诗的版权,打算用他的散文诗拍200部微电影,现在已经拍了40多部了。

在新媒体时代,我个人对自己散文诗创作有三点追求,即:

一、努力写出有画面感的作品。我觉得画面感既是散文诗需要的,也是新媒体需要的,两者可以较好地结合。

二、坚守散文诗的诗歌底色。我觉得散文诗首先应该是诗,只是穿着散文的衣服。穿散文衣服的诗,也许更自由,更有力量,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三、关注这个时代,勇敢地描述这个时代,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哪怕我们的声音被淹没,也要坚持到底。这是我们的使命。

猜你喜欢

画面感散文诗马克
连通器及其应用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
高中生物学课程中走得进出得来的“画面感”培养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画面感教学的几点思考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
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