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站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分析

2022-03-27王志效黄海燕常洪劲孙辉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影响分析质量控制

王志效 黄海燕 常洪劲 孙辉

摘  要:目的  探讨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产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济宁市中心血站收治的100例需要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就诊时间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7月,试验组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20年8月~2021年1月,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输血管理时,由医务人员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案;试验组患者在接受管理时,医务人员采用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方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分析,对比输血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输血满意度评分与输血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安全事故發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输血安全管理时,将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应用于其中,能够有助于提高血站的输血质量和满意度,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可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输血安全;影响分析;血站管理;安全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6-0-03

输血是静脉输送外源血液的一种有效方式,常常被应用于巨创手术和急诊抢救中,但由于血液存在较大的排异性,对于外来的血液很容易出现排斥和免疫的情况[1],所以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往往会出现溶血性或者非溶血性的不良反应。为了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输血过程中做好有效的检查并开展合理的流程质量控制,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至关重要[2]。输血工作在近年来临床治疗中极为常用,属于一种支持性与代偿性的治疗措施,输血前的检验工作是输血流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输血的目的是使供血者血液进入患者体内后成分具有相应的成活意义[3],能够使受血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为了保障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输血质量检验工作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完整的输血检验流程,并且对各种并发症进行积极的预防,最大限度地保障输血安全[4]。本研究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济宁市中心血站收治的需要接受常规输血治疗的患者的一般资料作为研究样本,探讨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济宁市中心血站收治的100例需要接受常规输血治疗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就诊时间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7月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案,试验组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20年8月~2021年1月采用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方案,对照组输血量200~400 mL,平均输血量(256.52±4.25)mL;试验组输血量200~400 mL,平均输血量(254.55±5.65)mL。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1.42±5.21)岁。试验组患者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0.95±4.9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济宁市中心血站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院时基本资料确认登记有效、完整者;②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家属或患者自身对于临床治疗工作有完整知晓度者。

排除标准:①患者入院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②基本资料不完整或无法接受后续随访调查者;③患者本身或患者家属对治疗工作表示不同意;④入院时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者。

1.3 ; 方法

对照组内患者在接受输血时,医务人员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操作,首先鉴定患者血型,在符合各项操作步骤的前提下开展输血工作,核对医嘱、输血同意书、输血申请单、采血标签,执行双人查对、洗手、告知患者输血的目的和配合事项,询问是否存在不良反应。若血液出现标签破损或是字迹不清等现象,则拒绝输血。

试验组患者采取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第一,工作人员要保证交叉配血,血型检验工作更加严格,在实际执行期间,能够按照微住凝胶(MGT)系统实施。比如:工作中保证所用反应卡和抗筛普细胞均出自同一生产企业。交叉配血中,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微柱凝胶法和手工凝聚胺法,且在配血的时候对溶血、凝集情况详细评估。第二,工作人员要做好血液样本的采集工作,保证血液样本的采集工作符合标准,该工作由专业人员执行。当血液样本采集工作完成后,保证血液样本和采集袋上的信息一致,在所有信息核对准确后才能储存。血液样本需要冷藏,储存期间要控制好温度,注意不能过高、过低。后期还需要做好消毒工作,以更好地保证血液样本的安全性。在输血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有效判断血液样本的血型,期间可以使用正反定型、相互验证的检验方式,如果在实际检验的时候发现异常情况,则需要再次对其检验。第三,在血液采集管理工作中,采血前期要对献血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保证血源安全性。采血期间按照标准进行,提升样本的合格率。在血液鉴定管理工作中,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如果发现存在蛋白异常的情况,使用洗涤红细胞法再次鉴定。还需要做好Rh血型鉴定工作,按照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说明书操作,特别是智能血型鉴定,不仅要保证其准确性,也要做好记录,以便后期查询。在配血管理环节,要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进行,在配血工作前期,需要对供血者、受血者的各个信息进行详细分析,特别是每次交叉配血时,需要做好ABO、Rh血型核对和复查等工作。在血液发放管理环节,血液发放前期要对各个样本的记录情况、取血单等进行详细核对,且分析输血者和血液制品需求是否匹配,尤其是血型、体质量、疾病、输血史以及过敏史等。如果发现输血者的信息不明确,则需要进行血液信息检验工作,保证所有信息无误后双方才能交接签字。后续还需要做好跟踪管理,对所有的输血反应报告单进行整理,对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类,详细研究出现不良事件的输血案例,找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予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的优化。

1.4  观察指标

医务人员须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输血工作的满意度、输血质量评分、安全事故发生状况。

不良反应:发热、感染病、溶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热+感染病+溶血)例数/总例数×100%。

输血满意度以及输血质量评分,均由济宁市中心血站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记录,100分为满分,得分越高,说明对应项目的质量越优。

安全事故:配比不当、职业暴露、血液污染。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

[n(%)]表示,采取字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在试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試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输血质量评分对比

在试验结果中,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于输血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更高,输血质量评分同样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状况对比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试验组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交叉配血是医院接受输血治疗前需要执行的一项必要测试,只有在患者输血治疗过程中进行准确且敏感的交叉,符合测试才能够有效减少有害输血反应的发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命安全得到保障。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输血技术也愈发成熟[5-6],在交叉配血的血液测试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所引发的检测结果错误的发生率正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相关研究表明,低离子聚丙烯检测是一种新型的测量方法,其检测原理是在血液中添加低离子介质溶液[7-8],进而降低红细胞表面的电位,有助于促进抗原和抗体的聚集。

疑似溶血是极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如果发生溶血,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按照以上的要求处理,还需要立即抽取患者血样,同时将保留的血袋和患者的血样送往输血科,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相容性实验,查明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需要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在接受后续治疗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心态,避免由于输血失误,引发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在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后,需要立即通知输血科,并由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要求填写输血反应调查表,随后上报输血科。

输血质量管理对于我国的血液检验质控工作来说极为重要[9-10],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开展有效的综合管理,确保各项指标都符合标准后进行输血操作,无论是血液的保存还是输血操作,医务人员都需要尽量采用优势的方式加以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输血的安全[11-12],使患者后续的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地开展。在开展输血管理时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各项指标以及内容的核对,查看血袋是否破损以及血液的颜色是否正常,在完成一系列的检查工作后再进行输血,能够有助于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13-15]。血站中所有的血制剂都需要接受严格的质量检测,通过逐层把关才能提供给患者,血制剂的质量有保障,才能使临床检验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16-17]。输血操作不恰当,例如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没有按要求对患者的肘部进行有效消毒,或者血液保存时温度不符合要求,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在输血后出现细菌感染[18-19]。血液检验工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工作人员在输血前进行有效的综合性分析,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程度,并做好输血前的质量控制和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和采血工作。

综上所述,在进行输血安全管理时,将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应用于其中,有助于提高血站的输血质量和满意度,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徐丽华,翟玮玮,等.血站血液非检验报废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4):511-513.

[2]Javidi M, Zarei M,Ashrafpour E,et al.Post-treatment Flare-up Incidence after Using Nano Zinc Oxide Eugenol Sealer in Mandibular First Molars with Irreversible Pulpitis[J].Journal of dentistry (Shiraz,Iran),2020, 21(4):307-313.

[3]刘天正.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血站输血安全性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0,26(32):162-163.

[4]于秀娟,张鹤,张雷.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临床意义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5):1087-1089.

[5]刘志勇.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策略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8):180-181,184.

[6]Roberts DJ, Field S,Delaney M,et al.Problems and Approaches for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J].Hematology/On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6,30(2):477-495.

[7]沈小琼,胡云南.血站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255-256.

[8]刘亚梅,黄九兵.输血不良反应原因调查及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4):216-218,247.

[9]郭咚.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9):110-112.

[10]董艳.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探讨浅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0):195.

[11]范文成,王棚,冯霞,等.血站血液检测设备性能对比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9):36-40.

[12]张琴,朱楷.血站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6):2269-2270.

[13]苏永,吕建平.血站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7):143-144.

[14]杨志伟.血站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11):145-146.

[15]潘海平,冯秋霞,唐英.血站实验室血液检测过程质量控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6):106-108.

[16]殷琳.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5):122-123.

[17]丁权.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5):40-41.

[18]王宏.血站输血检验质控管理与安全性分析[J].名医,2020,11(11):63.

[19]吴敏华,蔡葵,朱琳睿,等.佛山地区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特点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1,45(19):2112-2114,2117.

猜你喜欢

影响分析质量控制
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