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感染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3-27何红芳陈金亚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护理满意度

何红芳 陈金亚

摘  要:目的  观察在感染科陪护管理中实行预见性护理的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江苏省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试验组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知识掌握程度、病房管理质量、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试验组患者的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试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饮食知识、陪护知识掌握程度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房管理质量方面,试验组患者的消毒质量和规范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安全事件方面,试验组患者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科陪护管理中实行预见性护理价值较高,不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而且陪护管理效果明显,对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意义重大,建议临床应用。

关键词:感染科;陪护管理;预见性护理;护理满意度;病房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6-00-03

医院中感染科作为一个重要科室,具有特殊性,所接收的患者具有传染性,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交叉感染[1-2]。在对患者陪护过程中,一旦防护措施不合理,容易带来社会、家庭问题,使得护理难度增加,同时影响护理效果,导致各种护理纠纷发生[3]。陪护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即家属和非家属陪护,两种陪护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不同程度地影响陪护质量[4]。因此,为提升陪护管理质量,需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江苏省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对比预见性护理和传统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江苏省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试验组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试验组患者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6.15±4.85)岁;乙型肝炎32例,肝硬化11例,肝癌6例,肺结核10例,慢性丙型肝炎5例,艾滋病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37.25±4.90)岁;乙型肝炎30例,肝硬化10例,肝癌7例,肺结核11例,慢性丙型肝炎5例,艾滋病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江苏省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感染患者,包括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肺结核、慢性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排除标准:①其他严重疾病者;②精神疾病者;③依从性差者;④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方法。对患者和家属实行传统健康宣教,让其明确感染科陪护制度等。

试验组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①成立护理小组,分析陪护管理问题。在护理之前成立护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选择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分析陪护管理问题。陪护管理问题其一为陪护对患者休息造成影响,包括陪护人员频繁进出、大声喧哗、不在规定区域走动、违反管理制度、病房杂乱、不规范放置物品、物品较多、病区中吸烟;其次为护理安全,包括微波炉不安全使用、患者面前情绪不佳、对配合护理不理解、饮食不遵循医嘱、监护病房用手机等。依据以上问题,结合患者病情,基于临床护理经验,对文献进行查阅,查找证据,选择可行性高的护理措施,合理制订预见性护理方案。②健康教育。采用各种方式实施健康教育,即板报、宣传栏、宣传单等,让患者及时配合了解交叉感染的预防方法、饮食注意事项,并了解感染传播途径,对危险因素有效规避。对合理作息时间和饮食结构实行科学指导,保证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和陪护。

③病区管理。建立健全感染可预防制度,保证严格执行,主要包括手部卫生(医护人员)、消毒、卫生用品(一次性)、隔离等。为此江苏省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专门推出陪护洗手和患者洗手优质护理。强化探视人员和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对于探视人员减少进出,病床禁止陪护人员坐或卧,在病区严禁吸烟、大声喧哗等不良行为。强化各类标识,包括预防跌倒、紫外线消毒方法、进出通道、冷热水提示、洗手规范重要性等,保证清晰、醒目。④陪护管理。向患者和陪护告知探视制度,并向其讲解支持系统功能,有效帮助患者和陪护人员,使其食宿问题得以解决。制订好陪护流程,陪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流程,护理人员遵循感染科的统一安排和调度。患者或患者家属与责任护士相沟通,提出相应的要求,责任护士筛检要求,如果要求合理,对陪护服务申请单进行发放,申请单填写后,科室负责人以具体岗位为依据,对护工进行合理安排。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陪护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消毒与隔离规范,利用预防感染措施有效控制感染风险,讲解感染性预防措施,保证陪护范围与职责明确,严格执行陪护管理制度。向陪护人员强调感染性预防措施,包括疾病预防措施、感染途径、陪护消毒和卫生问题,使用一次性物品方法等,并讓其明确手部消毒和卫生,强化手部卫生,防止发生交叉感染。陪护人员在实行陪护之前,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防止严重疾病或传染病人员从事陪护工作,避免由于陪护人员问题,发生意外事件或交叉感染;针对危重患者,职业护工对患者实行全职陪护。⑤强化护患关系。为构建良好的护患和医患关系,要定期召开沟通大会,在沟通会上医生、护士、患者均可畅所欲言,听取建议和意见,以合理意见为依据,对护理方案和管理方法进行有效修正。⑥强化基础护理。由专职人员每日对患者病情进行1次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调整护理级别。平时要加强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定期考核吸氧、静脉套管针留置、无菌技术操作、静脉采血等技能和理论知识,对护理人员进行引导,使其不断提升护理技能和理论掌握程度,定期培训护工,提升业务能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陪护服务。

1.4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通过江苏省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统计护理满意度,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态度、沟通能力、护理技能等,满分为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69分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基本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依从性。利用调查问卷统计治疗依从性,患者自愿接受治疗为完全依从;患者需在他人提醒和督促下遵医嘱治疗为部分依从;强迫治疗、停止治疗、不愿意治疗为不依从。总依从性=(部分依从+完全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知识掌握程度。利用问卷形式统计知识掌握程度,包括疾病知识、饮食知识、陪护知识掌握程度,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知识掌握程度越高。

病房管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包括两项,即管理规范性、消毒质量,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病房管理质量越好。

护理安全事件。护理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未遵医嘱饮食、对治疗和护理不配合、负性情绪、监护病房用手机,对比护理安全事件总发生率。护理安全事件总发生率=(未遵医嘱饮食+对治疗和护理不配合+负性情绪+监护病房用手机)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在治疗依从性方面,试验组患者的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在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试验组患者的疾病知识、饮食知识、陪护知识掌握程度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病房管理比较

在病房管理方面,试验组患者的消毒质量和规范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护理安全事件比较

在护理安全事件方面,试验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医院感染科所收治的患者均为感染性疾病者,比如乙肝、肝癌、肺结核、肝硬化等,均具有传染性,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会表现出精神变化,常常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比如抑郁、焦虑等[5-6]。患者在住院时,陪护可对患者发挥安抚作用,促进治疗依从性提升[7]。陪护人员在生活便利、饮食方面、安全感、情感支持等方面,与医护人员相比,优势更为明显。然而,基于医院陪护管理制度、探视制度的限制,无法满足患者的陪护需求,导致医护发生分歧[8]。针对需要陪护和探视的患者,医院基于管理和专业需要,会进行限制,进而会影响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情绪[9]。尤其是针对家住农村的患者,患者家属一般为陪护人员,文化水平和认知程度较低,对感染区域无法充分理解,消毒隔离意识也较弱[10]。患者在刚入院接受治疗时,护理人员的精力有限,主要进行医嘱落实、患者安置、健康教育等工作,对陪护工作缺少精力和时间处理,影响陪护管理工作,使其过于被动,无法实现陪护预见性和主动性,使得医院感染风险增加,进而影响护理质量[11]。本研究在患者陪护管理中实行预见性护理,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的实施,使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7.06% vs 80.88%)明显提升,治疗总依从性(95.59% vs 77.94%)明显提升,疾病知识掌握程度(93.25±5.10)分、飲食知识掌握程度(92.30±3.85)分、陪护知识掌握程度(92.50±4.20)分等各项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提升,消毒质量(96.50±3.15)分和规范性(95.30±3.15)分病房管理评分均明显提升,护理安全事件(4.41% vs 32.35%)明显较低,可见,预见性护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法,伴随医学的不断发展,预见性护理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以护理质量提升为目标,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基于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意识,可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对问题进行有效评估,保证处理方法更加专业,及时清除不良因素,避免不良因素造成的影响,进而使得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12]。在感染科陪护管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统一陪护患者,使得病房管理措施和消毒隔离制度得到认真落实,强化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培训,使得陪护、护工和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得以改变,实现护理干预的主动性,避免执行医嘱机械化,体现护理的预见性。病区管理的规范性,不但可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方便患者和患者家属,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预见性护理的实行,可规范陪护人员行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为患者提供陪护支持,对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意义重大。预见性护理方案制订前,分析陪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护理安全和病房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并查找文献,为制订科学、可行性的护理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并且结合感染科护理实践,制订出科学的预见性护理方案,以提升感染科陪护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感染科陪护管理中实行预见性护理价值较高,不但可提升护理质量,而且可有效增强陪护管理效果,对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意义重大,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思,陈蕾竹,白桂林.预见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0,44(11):154-155.

[2]侯婷婷.感染科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6):537,533.

[3]滕旭菲.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强化陪护管理的应用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5):71-72.

[4]易冰霞,彭东娟,张晓妍.感染科陪护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管理的可行性[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8):1229-1231.

[5]王卫玲.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7):645-648.

[6]童珠红,孙志军,赖学佳.预见性护理管理在预防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1190-1192.

[7]勾善淼,殷涛,熊炯炘,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胰腺外科患者诊疗及感染防控策略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2020,58(5):326-330.

[8]杨静,方茜,钱兰芳,等.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护理及陪护家长的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S1):673-674.

[9]高晓露,赵晓玲,沈艳.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在感染科护理工作的临床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4):136-138.

[10]豆红莉,杨冯.实施感染预防结合细节护理对妇产科手术发生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1):1383-1385.

[11]胡玲利,刘欢欢,龙云铸.感染内科护理亚专业组管理模式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9,34(8):78-80.

[12]李晓慧,党慧莲.预防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影响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2):168-169.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护理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化疗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效果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昏迷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探析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