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脑卒中患者采取作业疗法后对其后偏侧感觉障碍及手功能的影响

2022-03-27张振磊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6期
关键词:脑卒中

张振磊

摘要:目的:分析作业疗法的应用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偏侧感觉障碍与提升手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作业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FMA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FMA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手功能实用性评定对比P>0.05,治疗后手功能实用性评定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给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偏侧感觉障碍并提升其手功能。

关键词:脑卒中;作业疗法;偏侧感觉障碍;手功能

【中图分类号】Q9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是十分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受到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影响而导致脑组织受损,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高,且患者的疾病治愈率低,具有一定的死亡风险,所遗留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通过做好脑卒中患者的科学康复治疗来促进其相关功能恢复有重要价值[1]。以下将分析给予脑卒中患者作业疗法对改善其偏侧感觉障碍与提升手功能的实际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本院74例脑卒中患者,均具有后偏侧感觉障碍表现,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53~76岁,均数(63.6±1.6)岁;出血性脑卒中7例,以及缺血性脑卒中30例。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52~78岁,均数(63.5±1.8)岁;出血性脑卒中6例,以及缺血性脑卒中31例。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即指导进行运动功能训练,主要应用Bobath法,40分钟/次,结合患者病情提供药物治疗以及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等;观察组加用作业疗法治疗,方法为:(1)浅感觉训练:借助手指、筷子等在患者患侧皮肤表面进行反复移动,指导患者首先睁眼体会感受,之后闭眼体会感受,使患者逐步感受物体移动以及物体质地,保持适当力度将筷子等物体压在皮肤上,使患者感受皮肤触压觉。借助手掌、书本等与其身体各个部位进行接触,接触面积遵循由大至小的原则使患者进行体验,发生错误时可及时与患侧进行对比,借助大头针对其患侧皮肤进行适当刺激,通过拍打冷热毛巾、冷热水交替等方式对其患侧肢体进行刺激;(2)深感觉训练:借助弹性绷带对于患者的各个关节处实施适当缠绕,指导其完成主被动活动,协助患手和患脚进行被动屈曲锻炼,帮助其判断方向;(3)复合感觉训练:随着患者手触觉得逐步改善,可引导其辨别装在布袋内的物體,首先选择形状较为突出的大物体,例如苹果、积木以及香蕉等,之后进一步过渡到小物体,使患者感受物体之间的细微差别,如米粒、大豆等。进行插木钉训练指导,以不同材料对于木钉进行包绕,例如帆布、砂纸以及丝绸,指导患者用患手进行抓握并辨别为何种材质,当恢复站立功能后可准备不同材质地垫,指导患者立于垫子上,使其感受并逐渐作出判断。借助分规使患者完成两点辨别觉方面的锻炼,在患者手部皮肤等通过画图形的方式引导其进行体会并逐渐辨认。

1.3评价标准

(1)借助Fugl-Meyer量表当中上肢感觉评分(FMA)对其偏侧感觉障碍进行评估,得分越低即偏侧感觉障碍越严重。(2)通过手功能实用性评定对其手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废用手、辅助手以及实用手。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x±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FMA评分组间对比

治疗前2组FMA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FMA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2手功能实用性评定结果组间对比

治疗前手功能实用性评定对比P>0.05,治疗后手功能实用性评定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出现的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抑制性症状,例如常见的偏侧感觉障碍包括皮质型、脑干型以及丘脑型,临床中脑卒中患者以丘脑型以及脑干型最为常见。手工能在人体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需要重视手功能的恢复[2]-[3]。作业疗法在应用中引导患者进行相关肢体活动并鼓励其反复练习,有利于重塑手部功能,在此过程中结合感觉检查逐步提升准确性,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4]。在检查过程中暴露检查部位,指导患者闭眼,进而使患者逐步获得良好的感觉反馈,促使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得以重建,也有助于增强受损神经兴奋性,可加快神经通路的恢复,对促进患者中枢神经功能尽快重建有重要价值。而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评分以及手功能实用性评定结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表明作业疗法的应用,可提升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给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偏侧感觉障碍并提升其手功能。

参考文献:

[1] 冯美兰. 指导性强化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疗效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1):28,39.

[2] 孔培培,陈颖,翟清华,等. 低频rTMS联合作业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3):238-245.

[3] 邢春燕,柏建中,黄云兰,等. 互动式头针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J]. 中医学报,2019,34(8):1788-1791.

[4] 梁碧莹,唐强. 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国内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1):107-111.

猜你喜欢

脑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三位一体”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和预后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