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活血方对慢性肾脏病Ⅲ期患者肾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的影响

2022-03-27郭建彪李建冬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肾脏病肾小球活血

郭建彪 李建冬

摘  要:目的  探究益肾活血方对慢性肾脏病Ⅲ期患者肾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脏病Ⅲ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益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GF-β1、IL-6以及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肾活血方可改善慢性肾脏病Ⅲ期患者肾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对血清因子水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值得临床运用。

关键词:益肾活血方;慢性肾脏病Ⅲ期患者;肾功能;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

中图分类号:R2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011(2022)-6-00-03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造成的,以肾功能减退、机体内环境失衡、代谢产物潴留为主要表现。患者的肾脏出现严重的病变,肾功能缓慢衰退直至衰竭[1]。通常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对于中早期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其并不具备肾脏替代治疗的指征,且在西医治疗中无法将体内的毒素有效排出,进而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并对各个脏器造成损伤[2]。在疾病末期,除了常规治疗外还需采取各种替代治疗。如对于治疗慢性肾衰竭可采用血液透析,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也加重了患者的治疗负担。而目前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独特优势,可延缓疾病进程。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脏病Ⅲ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益肾活血方对慢性肾脏病Ⅲ期患者肾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脏病Ⅲ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女23例,男17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48±7.58)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3.98±1.37)年;原发病:糖尿病肾病19例,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6例,慢性肾盂肾炎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观察组患者中,女19例,男21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7.36±5.48)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4.19±1.20)年;原发病:糖尿病肾病17例,高血壓肾小球动脉硬化11例,慢性肾盂肾炎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3]中针对慢性肾脏病Ⅲ期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除肾脏外,其他脏器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②精神类疾病或既往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③患者对本研究中使用的药物有过敏反应。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改善微循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并针对原发病开展治疗;控制血压采用缬沙坦胶囊(生产企业:北京恩泽嘉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484,规格:80 mg)治疗,口服用药,80 mg/次,1次/d,连续治疗8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活血方治疗:益肾活血方组方包括黄芪、丹参、车前子各30 g,当归、首乌、半夏各15 g,甘草6 g。随症加减:偏阴虚者,加熟地黄;偏阳虚者,加干姜、淫羊藿;气滞者,加佛手、苏梗。麻木甚者,加地龙10 g;疼痛甚者,加延胡索10 g;肌力减弱者,加黄芪20 g,人参15 g。1剂/d,用水煎煮为500 mL,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疗效[4],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包括夜尿清长、乏力、腰酸腰痛、肾脏萎缩、舌质紫暗)减少>60%;②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③稳定:临床症状积分有所改善,但≤30%;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IL-6以及ET-1指标。在治疗前后均进行检测,采用人α肾上腺素能受体2A(ADRA2A)试剂盒(生产企业:北京绿源博德生物公司),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TGF-β1水平;采用白介素检测ELISA试剂盒(生产企业:上海酶联生物公司),并使用双抗夹心ELLSA法检测IL-6和ET-1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1、IL-6以及ET-1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GF-β1、IL-6以及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比较

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又称为尿毒症期。多种原发疾病均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为避免或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首先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慢性肾衰是不可逆的,进行性缓慢发展的疾病,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缓慢减退直至衰竭的结果,使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征[5]。一旦发现症状应尽早治疗,防止疾病发展至晚期而不可逆转[6]。

肾衰竭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肾劳”的范畴,在疾病的形成机制上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辨证治疗[7]。脾肾气虚和湿瘀互阻两种证型在临床中最为常见,该病病机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由于其他疾病久治不愈逐步发展而来,脾肾之气亏损,阳气渐渐衰弱,导致脾肾气虚[8];二是气机不畅,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导致津停液阻,形成恶性循环,可加重该疾病;三是脾肾虚弱,气血运行不畅,不能将体内的代谢产物及时排除,使浊瘀之气积蓄于体内,导致毒邪内留,引起脾肾阳虚,进而导致疾病难以治愈,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9]。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与恶化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一是肾血流动力学异常,此时肾内血流重新分布,肾皮质血流量减少,而肾组织中有大量高亲和力的ET-1受体,其是肾脏的重要靶器官[10]。二是肾小球硬化,或者肾间质纤维化。目前,TGF-β1被认为是导致纤维细胞产生胶原蛋白、糖蛋白的最强因子,同时,是肾脏细胞外基质合成与纤维化的重要影响介质[11]。在慢性肾衰竭的发展过程中,随着TGF-β1表达的增加,可以通过3个途径来增加ECM的沉积,有助于肾小球细胞ECM的合成。而肾间质纤维化以及肾小球硬化会导致CRF的进行性发展,最后可进入到肾衰竭末期。三是有明显的炎症状态。有研究提出,ARF患者有IL-6以及CRP表达升高的反馈,其中,IL-6则被认为是促炎症反应中最为重要的细胞因子,可以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12]。

在西医治疗中,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有助于降低肾小球内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从而达到缓解肾小球硬化的目的,有助于改善肾小管功能,同时,可以降低TNF-α水平,有效地减少尿蛋白。而在中药汤剂的使用中,以茯苓、黄芪和首乌为君药,黄芪的作用为利水消肿,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功能,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具有较好的调理功效[13]。值得注意的是,黄芪的根部具有排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并且可以与当归、丹参联合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心脏功能,扩张血管,使血流增加,结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活血行气的作用;车前子利湿泄浊,还能使水分、氯化钠、尿素及尿酸排出增多,既有促进排泄的作用,又有吸附毒邪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同发挥健脾补肾,活血化瘀的功效[14]。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GF-β1、IL-6以及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益肾活血方能够发挥治疗效果,且可降低ET-1水平,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脏血流情况;有助于减少炎症因子IL-6的生成,缓解肾脏的炎性充血,有效控制肾功能损伤;其次,由于对TGF-β1的抑制,能够阻止肾小球硬化以及肾间质纤维化,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以上研究表明,益肾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Ⅲ期患者效果良好,可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15]。朱玲萍等[16]研究认为,益肾活血方主要机制为:①降低ET-1水平,对抗ET-1的血管收缩作用,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情况;②减少炎症因子IL-6的表达,减轻肾脏的炎性充血、黏附和渗出等炎症反应,产生拮抗炎症的保护作用,减缓肾功能的损伤。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肾活血方可改善慢性肾脏病Ⅲ期患者肾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对血清因子水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值得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李莎莎,叶建明,董晓红,等.血清Klotho水平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预测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17,35(9):666-670.

[2]严海浪,沈卫忠,吴献华,等.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定量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36(11): 1789-1792.

[3]王妍.日本肾脏学会发表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J].日本医学介绍,2007,28(9):429.

[4]梁茂新,高天舒.《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導原则》脏腑诸证考察与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5):330-331,342.

[5]徐冷楠,赵班,王海涛,等.8-氧化鸟苷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评估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42):3415-3419.

[6]曾艳,赵韶静,陈华茜,等.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及其抗体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变化的关系[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9,42(9):776-781.

[7]刘静,王丽妍,尹道馨,等.血压控制水平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5):3054-3058.

[8]项方方.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型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肾脏病理及蛋白尿转归的关系[D].上海:复旦大学,2014.

[9]王芳,刁永书,黄肖容,等.社区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与血糖控制现状及其相关性[J].广西医学,2020,42(1):99-102.

[10]梁丰,晁敏,王尊,等.不同运动方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1):1234-1238.

[11]章晓炎,盛虹,谢静远,等.高尿酸血症与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0,15(3):161-166.

[12]向海燕.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动态评估的临床意义[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5,24(4):371-375.

[13]孟立强,王玉,张路霞,等.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进展危险因素——单中心慢性肾脏病专业门诊队列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7(8):555-560.

[14]杨江信.血清Klotho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进展、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关系[D].重庆:陆军军医大学,2020.

[15]张智.肾康灵对肾虚血瘀型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血TGF-β1和BMP-7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20,40(10):1319-1322.

[16]朱玲萍,行延霞,高继宁,等.益肾活血方对慢性肾脏病Ⅲ期患者肾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4,58(14):1675-1677.

猜你喜欢

肾脏病肾小球活血
糖尿病肾病早期给予养阴益气活血汤的疗效评价
青霉素钠、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肾复康胶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甲状旁腺素在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为您解读慢性肾脏病
浅谈慢性肾脏病的营养治疗
治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
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防治肾小球硬化研究概况
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