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课堂导入方法
2022-03-27何芳
关键词:质疑导入;情境;活动;实验
作者简介:何芳(1983.1—),女,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硕士。
所谓课堂导入就是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讲授之前,引导学生进入预定的学习状态,把学生吸引到特定教学任务中去的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恰当的课堂导入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唤醒学生求知欲望,是一个优质有效的教学课堂的基础和保障。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类型的不同,课堂导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均应遵循形象直观、兴趣激发、思维启迪、感情共鸣、审美陶冶等原则,并围绕这些原则来展开课堂导入教学。结合教学实践,下文主要对质疑导入,复习导入,呈现、情境导入,活动、实验、技能训练导入四种课堂导入方法进行探讨与介绍。
一、质疑导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通常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开始之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迪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提问可以是简单直接的,如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的导入问题,“什么是生物?如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直指生物的特征和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提问也可以是层层递进的,如七年级下册“流动的组织——血液”的导入问题,“血液是什么颜色?”“如果一个人大量失血,会怎样?”“血液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从表面的血液的颜色,到生活经验——失血过多的后果,再到深层次的血液的作用,问题层层递进,逐渐指向“要害”。
此外,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材料分析”和课后习题中经典的提问也可作为导入问题用于课堂教学。目前正在使用的2012版《生物学》教科书经历了几代生物学专家的改编和补充,凝聚了众人的智慧结晶,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日臻完善,图文并茂、逻辑清晰。深研教材,很多版块都设计精良,内涵丰富,在教学中大可充分利用。如七年级下册“神经系统的组成”的“想一想,议一议”内容,“一位老人突患脑血栓,致使脑的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尽管她的四肢沒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能很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导入素材。又如七年级下册“青春期”的“资料分析”,列举了诸多问题:“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有没有差别?”“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与睾丸和卵巢的发育有关吗?”“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还有哪些?”。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他(她)多么想知道青春期自己身体有哪些变化呀,用这些问题导入,直接引发了他们对自己生理方面的思考,也引发了他们对课堂的关注。再比如八年级上册“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课后练习问题:“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等食物,你认为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是否安全?为什么?”也可用于课堂导入,引发学生对扁形动物中寄生种类的警惕和关注,从而展开对扁形动物的学习。
二、复习导入
“温故而知新”,复习实质上是帮助学生整理原有的知识体系,并使其自身的思维调整到适于接受新知识的状态的过程。它淡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接纳新知识,认可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自然顺畅,学生乐于接受,课堂效果良好。如在开始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动物进化树”,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等,复习回顾前一章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的全部内容,帮助学生扫除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运动方式不同这一知识点的障碍,之后提问:“多种多样的动物是如何运动的?”顺理成章进入“动物的运动”的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用对比知识点的方式复习旧知,导入课堂。如七年级上册“动物细胞”学习在“植物细胞”学习之后,因此在学习“动物细胞”时,教师可先对比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差异,使学生们迅速意识到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不同,再一步步引导他们在显微镜下找到动物细胞,认识动物细胞,从而轻松完成“动物细胞”的教学。再如七年级上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中,先对比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而后引发学生对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思考: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找寻两者的不同,顺利导入课堂教学。
三、呈现、情境导入
(一)利用图片、视频、模型和实物等的直观呈现导入课堂
初中生具有好奇、好动、易塑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初中《生物学》内容丰富,趣味盎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搜集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入课题,给学生提供直观感性的认识,快速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性。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中涉及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等多种类群动物。课堂之初,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大量动物图片,如节肢动物展示蚊、蝇、蜜蜂、蝴蝶、蜈蚣、蜘蛛、螃蟹、蝎子等;爬行动物展示龟、鳖、鳄鱼、蜥蜴、蛇等;鸟类展示鸣禽、猛禽、攀禽、涉禽、游禽等,给学生们最直接的视觉感受,以便让他们先全面了解各种类群动物,再通过代表动物的外形、结构、生理等方面的讲解,归纳总结出不同类群动物的特征。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学生们在课堂上见到了教学内容相关的模型或实物,他们一定会兴奋激动,热情高涨,兴趣渐浓。如七年级上册“开花和结果”,教师带着桃花的模型(有粉红的花瓣,饱满的雌蕊和纤巧的雄蕊)上课,学生们一看到模型,就被深深地吸引,开启了探寻花的结构之旅。再如七年级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一上课,教师就展示出显微镜、玻片标本等对学生来说新奇的教学用品,学生们的目光迅速被吸引。当学生看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碘酒等物品时,自然激发了想要使用显微镜来探求微观世界的渴望。可见,这些模型和实物就是课堂的吸引力。
(二)利用诗歌、俗语、概念等导入课堂
运用学生熟知的诗歌、俗语等导入课堂,让学生在诗歌、俗语的铺垫中寻找和猜测课堂的“主角”,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提升了课堂的吸引力。如七年级下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导入中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下把学生带入了绿藻的王国和苔藓的世界,教学的情境、意境水到渠成。七年级下册“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导入中的俗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顿时把消费者对食物的依赖、对绿色植物的依赖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课堂导入有时候可以采用迂回战术,由周围到中间,由言他到言己,由关联到关键。而有时候,对于有些学生完全不懂的名词术语,教师也可以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先给出概念,再逐步解释,以免绕了弯路,做了诸多无用功。如七年级上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教学中,教师可直接以“生物圈”概念导入课堂,让学生自主填充生物圈的范围和种类等,直入主题。再如七年级上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师可以以“植被”概念导入课堂,再由学生丰富此概念,如植被的类型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等,使课堂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一气呵成。
(三)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情境导入即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关联到教学内容的过程,以期引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兴趣。它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如七年级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种情境时有发生,学生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避雨。但情境充满生活气息,学生也极易进入角色,并进入深层思考。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依赖于视觉、听觉等,所以这是一个契合课堂的情境。再如七年级下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导入课堂:如果甲同学患上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为什么坐在附近的乙同学很容易被传染,是通过怎样的途径传染的?这一情境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回顾了上节课内容,又引发了学生一系列思考:为什么气体会自由进出肺呢?在肺内发生了怎样的气体交换呢?学生由此进入学习,既轻松又自然。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运用讲故事、举例子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如七年级下册“输血与血型”中,教师可以以血型发现者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的故事导入课堂,学生们很快被他执着的科学精神感动,怀着崇敬之心进入本节课程学习。再如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桦尺蠖的进化事例导入课堂:1850年,英国曼彻斯特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那里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蠖,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一些生物学家在这一地区采集了数百只桦尺蠖标本,发现大多数桦尺蠖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lOO年后,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一个工业城市,这里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层层炭灰把树干染成黑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来此地采集桦尺蠖标本,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这次采集的标本中,深色桦尺蠖成了多数,浅色成了少数。这个事例顿时让学生们对“生物进化”产生了好奇和兴趣,从而开始了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探索。
四、活动、实验、技能训练导入
(一)利用调查活动导入课堂
调查活动有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结果等元素,因此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将其作为课堂导入素材更具真实性,更有感染力,让学生耳目一新。七年级下册“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对某班学生早餐现状,比如学生是否吃早餐,早餐种类的多样性等进行调查,并绘制成调查表作为课堂导入材料,这样不仅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学生们的早餐现状和问题,还起到了提示学生们“合理营养”的作用。
(二)利用学生活动、演示实验、技能训练等导入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来源于好奇心。对于充满好奇心又好动的初中生来说,学生活动、演示实验和技能训练等无疑可以引起学生们极大的动手体验兴趣。教学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时教师便可以采用活动导入。课前,教师可以参照课本彩图制作鸟、虫、树、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细菌和真菌、蛇、猫头鹰等的图板。课堂中,教师请同学们利用图板,找出鸟生存下来的环境条件,并用磁铁将选出的图板吸附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教师也轻松推进了主题“生态系统”的教学。又如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生活”,教师可以用红墨水扩散的演示实验导入课堂教学,这样既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又帮助学生们理解了分子这一微观概念。再如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技能训练——切脉导入课堂,从找到脉搏为自己把脉到为别人把脉的过程中,学生们百分百参与到了课堂中,不仅感受到了脉搏,更理解了心率,课堂效果倍增。
“教无定法”,课堂导入方法自然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值得教师们研究和探索的。首先,在实际教学中,各种导入方法其实并不相悖,有時两种或多种导入方法的融合使用会使教学更自然和高效。其次,课堂的导入应与其他环节,特别是课堂主体环节浑然一体,层层相扣,甚至首尾呼应,使学生在自由高效的课堂氛围中大有所获。最后,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需求和教学条件等,选择最合适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唤醒学生求知欲望,从而快速有效进入课堂教学,让整个课堂熠熠生辉,让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让学生的学习收获满满。
[参考文献]
华卉.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关于讨论式教学法的思考[J].情感读本,2019(36):82.
孙礼梅.环境意识培养背景下图片资料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
翟树伟.精导妙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生物课堂导入方法初探[J].亚太教育,2019(11):179.
罗小琴.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9(70):162.
祁吾珍.浅析初中生物课堂有效导入的方法[J].新智慧,2019(23):86.
张薇.初中生物课堂导入方法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9(22):85.
杨自岭.浅谈初中生物课堂导入的有效探索[J].中华少年,2019(15):168.
山丹凤.谈初中生物的课堂导入[J].新课程(中学),2019(04):58.
邹光宁.丰富新课导入形式,提高生物教学效果[J].新课程(中),2019(0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