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浇灌 花自盛开

2022-03-27张琪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王明小升初老人家

张琪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牢记两句话: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是我的教育座右铭,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从教的第二年,担任小升初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开学第一天,班里转来一名男同学,个子不高,眼睛亮亮的,出于教师的职业属性,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灵动。于是我让他先坐到第一排中间的位置上,很是期待他接下来的表现。

事情的发展却不遂人愿,第二天就有老师向我反映:张老师,你们班王明同学学习习惯很不好,上课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还经常有小动作……难道真的是我看错了?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也的确看到了王明一些不好的表现,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与观察,在班级调整座位时,我将他调到了第一排靠边的位置。

我没有预料到的是,下午王明姗姗来迟,与他同来的还有他的奶奶。老人家佝偻着身子,头发花白,衣着朴素。一见到我,老人家就表明了到校的原因:我把王明的座位从中间调整到了边上,他心里不高兴,不想来上学。她来学校想让我把王明的座位再调到中间去。说实话,这个原因令我诧异,诧异于作为六年级的学生,王明的受挫能力这么薄弱,更诧异于王明奶奶对孩子如此“言听计从”。听完老人家的诉求,我沉思片刻,先让王明回到教室上课,然后准备与老人家促膝长谈一番。

在与王明奶奶聊天过程中,我慢慢地了解了王明的家庭情况,也明白了他做事为何会如此的令人费解。王明的爸爸妈妈结婚较早,还不够成熟,婚后有了王明,两人慢慢地不合起来。在王明还未懂事时,他的妈妈便离开了家,可怜的王明自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母亲,他的爸爸也一直在外打工,鲜少回家陪伴他。他成長至今,身边唯一陪伴他的人是奶奶,照顾他衣食住行的是奶奶,充当“母亲”角色的也是奶奶,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王明的心理年龄远远低于他的生理年龄。

老人家在诉说这些时,不时有泪水从眼角划过,那饱经风霜的脸庞,显得更加苍老与无措,“老师,你就帮帮我吧,你说我也没有办法,这孩子就这样……”老人家一直在重复着类似的话,仿佛这样的话她常对老师说。面对着在年龄上也可以当我的奶奶的老人家,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想像劝导其他学生家长那样,说些家庭方面应该如何配合学校的工作,家校如何合作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的话,可是,话在嘴边,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安慰老人家,表示会在学校好好与王明沟通,并督促他的学习。

老人家听到这些话后,仿佛得到了莫大的承诺,一直在道谢。我将老人家送走后,与王明进行了沟通,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洗衣做饭到日常起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他述说奶奶的不容易。说到最后,王明也掉下了“金豆豆”,12岁的孩子说小也小,说大也大,一些道理我只说了开头,他便明白了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是感动于长这么大以来,很少有老师因为调整座位这一件小事与他语重心长的交谈,当时的我在他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位老师,更是一位“妈妈”。

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关注他的学习习惯,时常与其他任课老师交流王明的平时表现,也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补习之前落下的功课。教室里、办公室里、操场边……常常都能看到我与他交流生活或者学习的场景,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王明不仅学习成绩稳步向前,学习习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遇到困难,他不再像从前一样一味地寻求他人的帮助,而是自己独立思考如何去打破困境;遇到挫折,他努力调整消极的状态;遇到误会,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去完美的解释……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一年漫长而又艰苦的努力,在最后的小升初考试中,王明发挥稳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理想的中学。现在他已经是一名初三的学子了,在这几年间,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当他偶尔有消极的情绪需要排解时,总会来找我谈心。不知不觉间,我们从师生变成了朋友,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我相信他也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祖国繁荣富强的基本前提。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作为教师更是义不容辞!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王明小升初老人家
铭记于心的残缺
走过318
追问高原
小升初就像一个五味瓶
“小升初”,不头疼
西安小升初考試場面壯觀 場內場外都是“拼”
我想去看望上帝
龙门这边(47)
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