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与国际传播的探索研究
2022-03-27王芳芳
王芳芳
摘要: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高校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目前高校劳动教育落实中遇到例如重理论轻实践、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实践平台等困境。而乡村文化亟需探寻发展途径,集结优秀人才,旨在传承乡村文化、弘扬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增强国民文化自信。本文将基于高校劳动教育和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中的契合性进行探索研究,提出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并促成国际传播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劳动教育;乡村文化振兴;文化传播
1 前言
当今农村高速城镇化和现代化,导致乡村文化日渐没落,乡村文化振兴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存在开展面窄,形式单一,普及不到位,成效甚微等问题。研究高校劳动教育助力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与国际传播策略,既能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又能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乡村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通过灵活应用他们的专业特长,助力弘扬和国际传播中华优秀乡村文化,一举多得。
1.1 国内外对劳动教育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劳动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发展历史、目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美英德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劳动教育多是为了职业选择做准备,偏向培养职业能力与日常生活劳动能力,例如社会体验活动、家政、技术等方面[1]。国内的研究则关注劳动教育的内涵、内在依据、价值、实施现状、潜在发展机制等问题。而且,社会和学界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有偏差,要么将劳动教育片面等同于体育,与德智美等割裂开来;要么将其等同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致使形式大于内容,脱离本真功能[2]。因此,高校劳动教育的落实过程中问题重重,亟需深入研究了解并解决。
1.2 国内外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
学者对国外乡村文化的研究集中于回顾建设历史、探讨现实动因、发展意义、战略设计及利益相关者等方面,但外国乡村文化存在枪支暴力、重男轻女等文化恶习根深蒂固,信息互联使乡村文化低俗化,被城市文化入侵,乡民文化传承意识薄弱等问题[3]。国内对乡村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能部门治理、乡村文化发展现状及优化、农村文化景观改造、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等方面[4]。国内外国情和乡村文化研究侧重点不太一样,可借鉴的不多。
1.3 国内外对劳动教育和文化振兴融合发展的研究
目前有部分学者研究高校文艺下乡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影响[5],而针对高校劳动教育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较稀少。个别学者认为,高校劳动教育可促进乡村振兴,乡村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基地可满足各年龄段学生参加劳动的内在需求。
总之,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单一研究乡村振兴或劳动教育,因为它们分别属于社会学和教育学,关注二者联系的研究鲜有。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在于,乡村文化和高校劳动教育虽然各自发展现状问题重重,但希望借助探索高校劳动教育的参与实践路径与机制,赋能乡村文化建设,并实现高校劳动教育和乡村文化的协同发展,最终助力优秀乡村文化在华夏传承,向国际传播。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劳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高校劳动教育目前存在观念未更新、普及力度小、理论与实践分配不均、实践平台和活动载体少、制度政策不健全、达成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2.1.1 学生忽视劳动教育重要性,实践普及力度小
据调查了解,超半数学生不了解劳动教育内涵与实践价值。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他们只重视学习成绩,忽略了个人的身心发展。而且,能和劳动教育结合的课程不多,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接触面较窄,实践机会少。此外,大部分学生表示参加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劳动教育课程中实践活动少、内容枯燥乏味、实践场地和设施欠缺,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劳动教育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对就业帮助不大。因此,如果劳动教育能够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有助于锻炼专业能力和提升就业优势,学生将乐意参加劳动教育的教学安排。
2.1.2 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分配不均、实践平台和活动载体少
高校和教师虽然已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因为所教授课程的性質、课程内容、实践平台和政策措施的限制,只能倾向于理论层面的教学,无法深入地去落实实践部分。目前学校大多通过勤工助学、日常卫生打扫、主题党团日活动、假期社会实践等形式展开劳动教育,实施的形式和平台少,强度低。
2.1.3 政策和制度不完善,劳动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
劳动教育可以包含生产劳动(例如手工劳动、农业种植、工业生产等),日常生活劳动(例如个人卫生、公寓、校园的义务劳动等),服务性劳动(例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校园志愿服务、支教、赛事服务等),校内外实践活动(例如实习实训、创业创新、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等等方面。但是因为政策和制度不健全,导致较多需要在校外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无法开展,而校内的劳动教育又因为形式较为单一,活动开展不深入,浮于表面,导致教育效果不佳,进一步打击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2.2 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乡村文化建设正面临如下一些困境。
2.2.1 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播人才匮乏
首先,农村的“乡土人才”正在老化,而新人培养严重滞后,文化项目传承后继乏人。同时,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加剧,留下的乡民缺乏传承乡村文化意识,缺少主动参与建设意愿,更缺少将乡村文化进行国际传播的谋略和技能。其次,部分基层文化人才专业水平不高,在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难有作为。第三,急需一批专业人才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做好文化元素的保护和包装,既能防止原始的乡村文化受到破坏,又能策划科学地开发乡村文化资源。
2.2.2 乡村文化发展动力不足,内核衰败
因城市文化和网络文化的侵蚀,村民的文化惯习改变,乡村文化记忆和技艺失传,文化自觉性和发展的内生动力丧失。同时,新时代乡村文化价值观发生变化,累世传承的乡土知识备受冷落,被视为乡村生活灵魂的仪式活动、礼俗传统、文明乡风、家风等逐渐消失。乡民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缺乏正确文化审美,沉湎于网络低俗文化,导致文化内核急速衰退。
2.2.3 乡村文化传播渠道低效
乡村文化展示形式大多是集会、宣传栏、文化礼堂、文艺活动、节庆仪式等,导致传播效率低、效果差,无法营造乡村文化发展的良好生態。近年来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兴起给乡村文化对外传播带来了发展契机,但目前平台上有关乡村的短视频制作质量比较粗糙,内容较为低俗,相当一部分仅通过农村人滑稽搞怪博眼球,还有一大部分是为了推销农产品,因此,乡村文化暂时没能够借力短视频的快速传播引起国内或是国外人士的重视与追捧。
2.2.4 乡村文化公共资源利用率低
部分村建有公共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礼堂等,但是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管理不健全、服务不精细等问题,造成了公共文化服务基层设施供给不足与资源荒废并存的局面,难以满足乡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无法作用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3 高校劳动教育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与国际传播的内在契合
基于当下高校劳动教育和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竟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契合之处。借助这些契合点,可以巧妙地同时化解两者各自的问题,达到协同发展的新成果。
首先,高校劳动教育主体的功能与乡村文化振兴和国际传播的总需求存在契合。大学生知识丰富、思维灵活、行动力强,既能满足乡村文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还能满足乡民对知识、技术、文化提炼、宣传推广、社会交际等方面的需求,强力助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大学生在充分了解地域文化的基础后,能够靠积极学习和传播正能量,加快与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赋予乡村文化更多的时代气息,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底蕴。他们能够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创造出更多的实践成果,提炼和展示优秀乡村文化的特色,将其对外传播,让更多人认识到传统乡村文化的魅力。此外,借助大学生的全球化视野,还可以筛选出针对外国人吸引力较强的特色乡村文化,进行包装,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化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国乡村文化故事”。
其次,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内容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内涵存在契合。依上文所提及的,劳动教育一般包括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校内外实践活动等。针对乡村文化建设,高校劳动教育可顺势拓展实践内容与形式,例如乡村文化的发掘、梳理与凝练、包装与创新,文化IP品牌营销与国际传播等方面。而这些内容恰好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所在,也是必须达成的发展任务环节。
最后,高校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核需求和乡村文化振兴的文化供给存在契合。乡村文化包含农耕生产文化、建筑文化、乡村饮食文化、民间艺术、革命文化、节庆文化、非遗文化、家训文化、忠孝文化、乡贤文化等等,而这些刚好是当代大学生们所匮乏的,也正是高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工作的重点,可借此树立学生正确三观与民族文化自信,促使他们对我国历史和文化更深入了解,在与世界其他民族交流时,更有底气和民族自豪感。
4 探索高校劳动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国际传播的对策
基于以上高校劳动教育和乡村文化发展之间的契合度,提出如下对策,以助力高校劳动更切实和深入地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文化在国内外更广泛地传承、弘扬和传播。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高校劳动教育参与协同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与政策。宁波高校劳动教育可以在乡村文化发掘、提炼、传播、选送人才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但实现的前提是健全制度和政策下的引导和保障,否则工作无法切实推进。一方面,亟需完善高校劳动教育参与乡村文化实践的育人机制,夯实育人保障。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打造有制度、有导师、有模块、有平台的乡村文化实践制度,紧密连接校内劳动教育的育人成果,形成“联动育人”的人才培养氛围。构建“学生、教师、实践地”等共同参与的科学评价机制,开发乡村文化实践育人大数据评价反馈平台,注重线上线下评价结合,及时反馈乡村实践评价,帮助提升乡村文化实践落实的深度、广度与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将乡村文化振兴与国际传播按照实践工作的内容进行模块化、课程化重构,每门课实施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从源头上把控好教学和实践的平衡,时时监督过程管理和实践质量。并以“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国际传播”为目的导向,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注重应用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提高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完成模块或者项目任务,达成传承和对外传播乡村文化的效果。
其次,借助高校劳动教育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实现乡村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当前亟需聘任优秀的大学生为乡村文化建设持续地出谋划策,既能有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国际传播的实现,也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因此,高校劳动教育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后,不应仅限于日常生活或社会职业性的劳动实践,而应发挥大学生深入钻研的毅力、对文化特色的敏感度和创新力、互联网宣传的技术等优势。例如举办乡村文化宣传策划大赛,既能选拔人才,又能发掘乡村文化的新时代意蕴,进一步提炼文化内核,既能推动文化传承,又有助今后在包装和国际化宣传乡村特色文化时,做到“精准传播”,讲好乡村文化故事。
第三,利用高校劳动教育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契机,深挖文化特色,打造乡村文化品牌。高校劳动教育容易走入重视物质实践、弱化精神体验的误区,因此引导学生在乡村文化实践过程中汲取高质量的文化养分,传承农耕文化、革命文化、节庆文化、非遗文化、家训文化、忠孝文化等,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又吸引他们更积极主动挖掘乡村红色基因,传承革命文化,充分利用家训、民约、脱贫攻坚故事等文化资源,营造“三全育人”式教育,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涵养家国情怀。其中比较受学生欢迎和追捧的优秀乡村文化,可进一步进行包装和美化,丰富该文化的内涵与特质,拍摄多语种的宣传短片进行大面积推广,同步打造乡村文化品牌与文化标识,以便在国内与国外做到“精准传播”。
第四,同步丰富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形式与乡村文化体验形式,实现多频共振,全方位振兴乡村文化。两者协同开展形式可以是由高校组织大学生们访问乡贤耆老,广泛搜集、整理农村文化记忆;可以走入文化礼堂,开展文化教育类讲座;可以服务农村公共图书馆,激发村民对高质量文化知识的渴求;可以教授、普及村民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乡民对文化传承的认可和参与主动性;可以参加文化节庆活动,提升文化营销力度;可以就地拜师学艺,传承传统民俗手工艺、歌舞戏剧等;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村民宣传乡村文化或发布文化活动通知;可以营销于互联网和多媒体平台,让乡村文化传播更深远;以上途径皆可有效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与国际传播。
5 结语
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当前,劳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而乡村振兴是国家头等大事,因此,把劳动教育和乡村文化振兴有机结合,既促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应该肩负起责任,积极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把新的思想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带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带头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最终实现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国际传播。
参考文献
[1] 梁琴琴.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20.
[2] 郭晓云.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9,37(6):112-117.
[3] 杜宝贵,李函珂.国外乡村文化建设文献综述与引申[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9(3):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