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建设改革研究
2022-03-27孙磊闫琳颉胡程皓崔曦文
孙磊 闫琳颉 胡程皓 崔曦文
摘要: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日新月异,为了适应国内外变革的需要,我国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在此背景下,高校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学院的方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打造“政校企联动、产学研协同”的开放式培养模式,为培养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宝贵思路。
关键词:经济结构;产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
1.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一二三产业发生着重要变革。国内经济形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随之而来的人才培养问题,也成为了各方关注的重点。2020年,教育部、工信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6号)。2021年,河北省教育厅、工信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河北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冀高教函〔2021〕48号)。提出经过四年左右时间,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
由此可见,在当前经济形势之下,高校通过建设产业学院的方式,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2.面临问题
虽然部分高校已开始着手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然而,由于可借鉴经验较少等原因,导致建设过程中遇到较多亟待解决问题。具体如下:
(1)人才培养模式陈旧
在新形势下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不同于传统的高校二级学院建设。然而由于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不及时等问题,导致其延用或拼接相关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使产业学院建设中对人才的应用性、创新性培养不足,且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在现代产业学院中的重要作用。
(2)课程建设模式陈旧
由于高校产业学院建设前期探索欠缺,导致部分高校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将多个专业课程与建设方案相组合。课程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枢纽,以新的教学主体沿用旧的教学课程,导致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失去了应有意义。
(3)教师队伍更新缓慢
在传统基层教学组织之上发展建设的产业学院,往往无法及时更新师资队伍,在“双师型”等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较为落后。从而导致教师这一教学主体无法以新的标准与新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及考核相關活动。
3.解决方案
为了适应新经济建设形势要求,推动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本文提出要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具体如下: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打破常规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革新,探索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新体系和专业建设新标准。
(2)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以行业链条创新创业发展入手,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以相关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依托,紧密结合产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增加综合型、设计性实践教学比重,把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
(3)建设新型师资队伍
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设置灵活的人事制度,建立选聘行业协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的有效路径。探索实施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开展师资交流、研讨、培训等业务,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4.结语
面对新经济建设形势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遇到问题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方式、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入手,促进现代产业学院瞄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为培养应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纪秉卓,林雪.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21,(11):13-15.
[2]石建威,高敏.民办高校现代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21,42(36):14-15.
[3]刘俊霞.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类专业建立现代产业学院的思考[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