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建工程路基路面改建方法探析
2022-03-27张萍
张萍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迅速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现阶段,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量相比以前有了大幅的增长。因此,交通拥堵情况出现的频率越发得高。路面工程的安全实施对于确保运输过程中车辆的正常行驶至关重要。此外,交通也是评价一所城市的指标。而且,如果交通能够赶上城市的经济发展步伐,能够承受得住早高峰量,也侧面的表明这所城市的交通发展也是跟经济发展步伐一致的。在交通问题逐渐突出的背景下,路基面的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这通常以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个是内部问题,另一个是外部损坏。
关键词:公路改建工程;路基路面;改建方法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量不断增加,现有国道、县道、乡道经常发生拥堵的情况,所以,我国目前交通的发展不满足时代的需要。随着道路使用年限的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也随之结束,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损坏并不能仅靠公路养护部门的养护来解决问题的。这时,采用旧路改建予以恢复或提高其使用功能的方式可以解决此问题。
一、旧路特点及改建的一般原则
1.旧路特点
(1)技术水平低,旧路填埋高度不足,排水系统不完善,经常发生破损或堵塞,严重影响公路驾驶员行车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2)施工不规范,民工建勤较多。这类道路的主要优点是路基低,地基没有处理好,路基建造质量也有待提高。(3)旧路的铺设厚度不足,且使用的材料太过老化。
2.旧路改建的一般原则
(1)经济原则,利用老路资源,选择合理的总体经济比较方案。(2)以节约用地为原则,充分利用原有旧路线图,综合考虑技术指标、技术成本、扩建和恢复计划,包括征地拆迁等因素。(3)以环保为原则,利用回收技术回收旧水泥,尽可能减少项目废弃物量,同时妥善处理项目废弃物,减少耕地占用[1]。
二、旧路改建现状中出现的问题
道路是现代社会进行基础设施建造的重要部分。时代变迁,现有道路难以满足当今交通运输业的需求,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知道出现这问题的源头。经了解,旧路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原因的损坏
20年前的道路建设水平、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技术资质评定标准不完善。此时的道路所需的承载力远已超过原先道路的承载力。比如,20年前这条道路可以承载5吨,但当代,10到20吨的汽车有很多。
2.施工原因造成的损害
目前,大多数施工人员没有经历培训,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进度和质量。由于施工人员缺乏早期的综合管理,对于投入使用的一些新型设备,由于施工人员对其的了解不足,就会使设备在使用期间出现问题。在进行到非常关键的环节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如果某两道或多道工艺顺序混乱了,就容易导致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施工人员提供培训,加强他们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
3.结构原因造成的施工隐患
在路面进行施工是一个特殊的项目,最主要的不是改变结构顺序。一般来说,路面可以分为三层,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严格的硬性要求和标准。研究20年前的道路建设发现,这三个层次的工艺和材料都不是那么的明确。虽然结构简单了,但随之承载能力的提高,路面基础结构的受力变化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仔仔细细地完成每一环节,保障施工的顺利完成[2]。
三、路面结构改建方案
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旧混凝土路面的处理,需要按照旧水泥路面的检查方法,采取各种解决措施。现在,比较成熟的处理方法包括:(1)当路面状况良好时,通过直接铺设混凝土板,直接应用于轻微侵蚀的水泥或沥青板表面。为了防止和延缓旧混凝土板反射裂缝的出现,抗裂土工布通常放置在先前胶结板的裂缝和接缝处。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沥青的表层中使用具有更好反射开裂效果的改性SMA结构。这种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但增加了旧路的结构强度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老路板块进行详细地检查,并对旧混凝土进行正确地处理。(2)冲击压实技术。有效使用高效压路机(多边形)以连续的低频和高振幅的冲击力直接压碎混凝土板,冲击力为每秒1.5至2.2次冲击,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可以传播到地面或基层以下,与旧平台的撞击相辅相成。在这些施工操作的影响下,不仅可以利用旧楼板的剩余强度,而且混凝土砌块还可以形成胶合结构等粘合结构,形成高强度的路面低基层。除了减少和缓解原路面板反射裂缝外,还可修复旧损坏的混凝土路面,因此,该技术具有修复质量高、施工速度快、施工量少、经济实惠、经济影响小、环保等优点,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如今,我国普遍将碎混凝土板视为路面的基础或垫层,这也符合相关规定。目前,该技术已在安徽投入实施。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当前施工经验的限制,其缺乏详细的路面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控制标准。采取冲击压实技术是按照面积计算的,其成本大約在5-8元/平方米,价格相对便宜。当前,在公路路面的改建上的使用非常普遍。(3)碎石化技术。当旧水泥混凝土被严重损坏时,其已经缺乏了承载能力。即使采用当地土方工程、压浆技术等加工方法,水泥也失去了整体承载能力,且无法恢复其功能。而且,旧混凝土板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通过加铺的方式来解决传统重叠方法的反射裂缝问题,其方法是用多叶片式破碎机将旧混凝土板破碎成更细粒度(小于30厘米或小于30厘米),用作新的路面结构基层或底基层。之后,可以再继续铺设路面,可以在路面上铺设沥青或水泥混凝土。采取碎石化技术可以使旧混凝土板破碎成更小的颗粒,一般在7.5-30cm间,这样的颗粒它们之间形成了很高的整体强度,有效地避免了反射裂缝的形成。采取碎石化技术产生的产品成本为14-18元/平方米。虽然与冲击压实技术相比价格昂贵,但它具有反射率高、施工速度快和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尤其是与住宅区的冲击压实技术相比,其影响的规模更小,更实用,因此应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4)应用实例。合(肥)水(家湖)老路是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修建的,现在混凝土板已经严重损坏。但对其采取冲击压实技术、碎石化技术处理后,经研究,其各层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而且,于2006年7月开工建设,2007年11月竣工,目前,道路状况仍良好。
2.旧沥青路面
修复旧沥青路面的传统方法是加固和修复。在旧路修复前,需要对病害较严重的路段进行处理。此外,需要查清楚、挖掘和处理受损严重的区域。对于一般路段,通过应用相关计算公式计算出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对路面进行铺设。随着运输行业的发展、资源供应情况的严峻以及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沥青路面复垦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旧沥青路面的修复技术按工艺可分为热再生和冷再生。热再生技术主要用于恢复沥青的作用,旨在恢复沥青在老化过程中的内聚作用。冷再生技术主要回收原始水泥。因此,用于冷再生的粘合剂可以是无机材料,也可以是沥青路面材料,但材料基础是水泥。在国道206合安路肥西四合段,就使用冷再生技术再生二灰碎石基层。而且,再生技术可以回收原有的路面材料,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工程成本,且应用广泛[3]。
四、结语
现代道路建设技术在不断创新,每一个时代的路面施工情况都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特点。在上世纪80、90年代表现最为明显,这个时间段的路面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地贡献。随着建筑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时代下的我们面临着更大的时代挑战。现阶段,旧路路基不符合建设要求,那么,如何才能使其变得更好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目前,我们得到的成果是远不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坚信明天我们会完成地更好。
参考文献:
[1]杨君.高速公路加宽改建路基路面工程技术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9):287-288.
[2]董刚.高速公路加宽改建路基路面工程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9):254-255.
[3]羊亮.国道318线公路改建工程填方路基施工方案、施工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