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促学学问结合

2022-03-27张淑芳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豌豆全文分类

张淑芳

【设计初想】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是提问策略单元,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围绕单元目标,每篇文章承载着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循序渐进。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提问策略课文,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題意识。课后练习也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设计了三个问题:不仅要求提问,还要给问题分类,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可以针对部分内容提问,也可以针对全文提问,还可以再读课文时提出更多的问题。总之,要通过提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此之前,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只能针对课文中的某些字、词、句提出较浅层次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课文,针对部分内容、全文甚至是再读课文提出更多的问题,需要教师精心引导。

【设计思路】

1.提出问题。上课之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将自己的疑问用便签纸写下来;上课之后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尝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2.问题分类。先借助课后“泡泡语”中的提示来明确部分与全文的分类方法,再通过小组合作给问题分类,最后集体评析和交流,在教师导学和生生互助中学会准确给问题分类。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教会学生通过解决提出的问题,掌握给问题分类的方法,感受提问的快乐。要真正解决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一要引领阅读,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读懂课文,从人文的角度去赏析童话要传达的深刻道理;二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为后面学习筛选问题做铺垫。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3.通过对所提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引导学生探讨“哪颗豌豆最了不起”,了解怎样的生命才最有意义,最了不起。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3.通过对所提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尝试从不同的角

度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探讨“哪颗豌豆最了不起”,了解怎样的生命才最有意义,最了不起。

【课前准备】

1.读熟课文,标上自然段。

2.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一边读,一边将自己的疑问用便签纸写下来。看看通过读课文,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聚焦“问题”

1.课前游戏。

结合依次出现的提示语猜童话,看谁最先猜出。猜对的同学说说这样猜的理由。

(出示)

苹果  宫殿  皇后  魔镜  小矮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安徒生  小孩  骗子  新衣服  皇帝——《皇帝的新装》

游戏中,最初几个提示词的出现会让我们脑袋里冒出无数的小问号,当提示词越来越多,我们的问号也就越来越少,答案就在问号之后。

2.学习名言,提示目标。

读南宋哲学家陆九渊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句话。理解句意,提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引出名言)玩游戏是如此,读书做学问更该如此。看,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就这样说,读——(“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句中的“为学”是做学问、治学的意思。“患”是忧虑、担心的意思。你能结合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做学问就担心没有疑问,有疑问才能有进步。)

说得好!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这节课就是要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

二、明确目标,导入新课

1.出示单元学习目标。

这个单元是统编本教材中一个全新的单元,叫提问策略单元。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2.板书课题。

可是我们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提出我们的问题呢?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板书课题)

3.生齐读课题。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概括故事。

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预习情况。谁来说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知道课文重点讲述的是第五粒豆的故事。)

2.划分段落。

这个故事很长。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来学习。如果把这个故事分成这样三个部分,你可以怎样划分段落呢?

引导学生按照以下三个部分来划分:

(1)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成

熟,被射出来,设想未来。(第1~12自然段)

(2)第五粒豌豆在裂缝中成长,伴病中女孩好起来。(第13~21自然段)

(3)五粒豌豆各自的结局。(第21~24自然段)

四、提出问题,整理归类

1.读故事,学生提出问题。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提出问题,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现在我们来交流你们提出的问题,尽量按照自然段的顺序汇报。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看他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也是你想问的。(板书:提出问题)

预测学生的提问:豌豆为什么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色的呢?为什么“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而不是“站”在那儿,“躺”在那儿?五粒豆为什么要去远方?为什么说被青苔包裹的第五粒豌豆像“一个囚犯”?五粒豆的愿望分别是什么?结局又如何?为什么妈妈说一株豌豆苗就是“一个小花园”?为什么原本小姑娘身体很虚弱,可看到第五粒豌豆后就觉得好了一些呢?难道是豌豆给她施了魔法?……

2.看课后问题清单,学习问题分类方法。

看来,同学们有不少问题。看,这个学习小组的同学也跟你们一样,提出了一些问题。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这三个问题,从提问角度看,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小组问题清单:

◇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

……

3.出示泡泡语,结合泡泡语提示分类。

泡泡语提示我们,这些问题有的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出来的,有的是针对全文提出来的。(板书:部分内容    全文)针对部分内容提出的问题是伴随着阅读过程产生的,针对全文提出的问题是读完故事之后,联系前后故事情节提出的。你能给它们归归类吗?

4.根据学生回答将问题分类。

针对部分内容提问:

◇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

针对全文提问:

◇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

……

5.小组合作,将所提问题进行梳理、整合、分类。

“小组问题清单”中还有两个省略号,它在提醒我们,针对部分内容和针对全文都还有不少问题等着我们来归类。现在就将自己提出的问题贴到相应的表格中去吧。注意:相同的问题贴一张即可。

学生按照针对部分内容和全文提问的分类要求,将自己的问题分类贴到“小组问题清单”中去。

6.交流展示分类情况。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个小组的问题清单,帮他们检查一下,看看他们的分类是否准确。

展示几组问题清单,引导学生对问题清单进行检查:是否按照针对部分内容或全文提出问题。在检查中强化,以此掌握按照部分内容和全文进行提问的方法。

7.引导学生再从全文的角度提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從刚才展示的学习清单可以发现,大家针对部分内容提出的问题比较多,针对全文提出的问题却只有几个。针对全文,我们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请大家一起来说说。

引导学生针对全文继续提问,诸如提出“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故事的主角是第五粒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其它四粒豆呢”等问题。

五、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1.结合所学,梳理方法。

提出了问题,我们还要解决问题。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尝试运用过哪些方法来解决问题呢?

引导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联系上下文、小组合作、查工具书、上网搜资料、结合生活经验或通过课外阅读等。指导学生将这些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2.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有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让我们用这些方法来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吧。看看你最想解决哪个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1)课件出示小组交流的方法:我能解决                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3.汇报交流,引导点拨。

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很积极,一定解决了不少问题。那课文中小伙伴的问题你们解决了吗?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

问题一: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经验联系豌豆生存的环境来理解,顺势指导学生读出小豌豆让人叹息的可怜命运,从中感悟小豌豆面对恶劣的环境不放弃生长的美好品质。

问题二: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教师顺势指导学生读相关句子,把母亲的欣喜和满怀希望的心情读出来。

问题三: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全文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指导学生带着喜悦、感动和幸福读好“一个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女孩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这段话,通过朗读加深体会:正是第五粒小豌豆通过自己努力向上的生长,不断给小女孩带去希望和生活的信心,才让她一步一步好起来。

4.学生自由分享自主解决的问题。

除了课后的这些问题,你们还解决了哪些问题呢?像刚才这样,把你们的思考分享给大家吧。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加强互助。

六、课堂总结,强化意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奇妙美好的童话故事学习了如何提问。思考源自疑问,有疑才有思。当我们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提问时,我们的思考也就更加全面深入了。在问题提出后,我们还运用了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自己解决了部分问题。检查一下你们的“小组问题清单”,看看上面还有哪些问题没能得到解决,或者现在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课后请继续用上我们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去找到问题的答案,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再次将陆九渊的话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做个善问、善思的学生。(出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市洪湖双语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豌豆全文分类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豌豆笑传
青年再造
发现“西方中医”
反腐
来信
豌豆笑传之拔罐
给塑料分分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