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职场礼仪》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2022-03-26张婧宜蔡昱何凯妮耿雪刘倩
张婧宜 蔡昱 何凯妮 耿雪 刘倩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过程中,需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践行并落实到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随着高速铁路的大发展,结合铁路类院校的办学特色,我校交通运输大类各专业均开设了《高铁职场礼仪》专业基础课程,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实施,总结教学特色并反思改进,对于贯彻落实《高铁职场礼仪》课程思政、践行“三全育人”具有重要作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一)课程教学目标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高铁职场礼仪是适用于铁路类高职院校、面向交通运输大类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立足高铁施工、运营管理岗位需求,具体讲述高铁职场需掌握的礼仪规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礼仪在高铁施工、运营单位的重要性,掌握高铁职场的基本礼仪规范、技能,培养、延伸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高铁人员仪容、仪表、仪态、待人接物及服务标准,并具备标准高铁岗位服务的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及文化认同感,弘扬高铁人员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教学内容为高铁职场礼仪认知、高铁人员职场仪容仪表仪态、高铁施工人员职业礼仪、高铁运营维护人员服务礼仪四部分。
2.提炼“思政元素”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职业岗位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学情分析,发现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铁运营人员和施工人员职业素养、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挖掘。比如,在第一单元“礼仪认知”教学中,礼仪基本原则本身就是高铁人员岗位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通过古今中外文化对比案例,提炼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政元素。在第二单元采用对比仪容仪态好坏的形式,融入系统、批判思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引入全国劳模等案例,在行业讲授优秀人员的典型案例、服务素养时融入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融入工匠精神内涵。采用案例教学法、话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平时考核、过程性考核、期终考核时设计思政考核评分要点,引导学生在课程思政元素下“知礼、学礼、明礼、践礼”,最终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德育与智育相统一的协同效应,着力培养具有责任担当的重礼强技型人才。
(二)思政育人目标
1.设计思路
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产业发展要求、行业发展情况,结合学校及专业办学特色,我校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开设了《高铁职场礼仪》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以“四融四保”为课程思政改革总体设计思路,“四融”是指立德(以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及文化认同感、弘扬高铁人员职业精神素养为目标),立学(掌握高铁人员形象、待人接物及服务知识的知识目标),立能(具备标准高铁岗位服务的能力)三目标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批判、辩证思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跨文化意识、文化自觉自信、爱国、敬业、诚实、友善),高铁人员职业素养(“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思政三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课前(在线课程自学,融入思政元素),课中(突出重点难点,进行思政引领),课后(拓展提升技能,内化心外化形)三阶段思政教学融合;第一课堂(传统课堂),第二课堂(现场实践),第三课堂(网络课堂)三课堂思想空间融合,引导学生在“课程思政”元素下“知礼、学礼、明礼、践礼”,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德育与智育相互协同。“四保”是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思想阵地和堡垒,以省课程思政教学能手、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等多项荣誉的教学团队为师资保障,以一项结题、一项在研的陕西省职业教育学会思政课题为教研保障,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专业资源库、教材为资源保障,为培养重礼强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支持(图1)。
图1 “四融四保”课程思政改革总体设计思路
2.确定思政育人目标
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以及社会责任感,并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进一步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具体学习情境中涉及的主要育人主题如表1所示)。
表1 学习情境中的育人主题划分
二、教学实施过程
(一)“三阶段四结合”实现教学内容思政化
《高铁职场礼仪》以学生为中心,确定课程“立德、立学、立能”教学目标,课程思政融入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结合专业知识、专业热点、历史典故、故事案例四个方面,在课程高铁职场礼仪认知、高铁人员职业形象礼仪、高铁施工人员职场礼仪、高铁运营维护人员服务礼仪4个项目、15个学习任务、34个子任务中潜移默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铁人员职业素养课程思政元素,打造28个典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实现课程教学内容思政化。
(二)“三抓手四实践”实现教学团队专业化
课程教学团队以思政研讨、专题培训、示范引领为抓手,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四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团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讨、专题培训、教学比赛,通过集体备课、公开示范课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水平。
(三)“两完善三丰富”实现教学资源优质化
融入思政案例完善了新形态一体化教材《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礼仪》及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开发了教学视频112个,丰富课程思政案例、课程思政题库、课程思政视频,建设先进适用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四)“两载体三课堂”实现教学空间延伸化
教学由课堂延伸至课外,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为载体,第一课堂(传统课堂)、第二课堂(现场实践)、第三课堂(网络课堂)有效融合。一是在跟岗实习、岗位模拟实训等专业实训中融入礼仪考核点,在规范操作和劳动中将礼仪融入其中,营造育人环境,二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开展“礼满校园”系列活动和礼仪知识竞赛、“淑女”讲堂、“绅士”课堂等活动,鼓励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能力。
(五)“四维度四视角”实现教学评价多元化
构建完善有效的“多维度、多视角、全程动态追踪”式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从学生政治思想、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从教师、企业导师、学生、社会等多个视角,分阶段、分目标合理设置考核项目,形成“多维度、多视角、全程动态追踪”式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多维度、多视角、全程动态追踪”式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三、课程教学效果
(一)主要成效
1.校内外同行和学生评价
课程融合思政教学模式得到同行认可,作为课程思政融合成功案例,为其他课程思政改革提供经验。本专业毕业生在岗位上表现优异,得到用人单位及旅客的广泛好评。
2.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
课程实施思政改革,借助课程团队所在全国样板党支部平台,拓展课程实践应用项目,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学生在提升职业礼仪实践应用的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成效显著。
(二)主要特色
1.以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创建为引领,实施“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高铁职场礼仪》教学团队全部为中共正式党员,团队所属党支部结合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通过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交流分享会、课程思政示范课等活动,为课程团队教师党员实践课程思政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既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也为党支部建设拓展了新载体、新途径。
2.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网络现实多方位协同,保障课程育人落地见效
课程依托《高铁职场礼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海量的教学资源,线上教学引入案例分析法、话题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新式教学方法,线下教学依照岗位能力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借助校内高铁车站实训室、化妆与形象塑造实训室等实践教学基础,创设情景模拟、角色体验等环节,成立“公关礼仪协会”专业社团,开展“礼满校园”系列活动、礼仪知识竞赛、“淑女”讲堂、“绅士”课堂等活动,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岗位模拟实训,重点考核在规范操作和劳动中礼仪的运用,鼓励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能力。
四、教学反思
(一)存在问题
第一,课程案例思政元素挖掘还存在不足,专业课程教师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有待提高。
第二,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立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能完全从传统礼仪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教师是否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区别,进行分类分层教学是一个问题。
第三,课程思政推行过程中形成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成果较少。
(二)改进思路
充分发挥《高铁职场礼仪》在践行立德树人、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与众不同的承载优势及其在思想意识和文化传播上独特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形成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在行动上落实课程思政,在效果上凸显课程思政的局面。
加强学生分类分层教学,加强专任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和学习,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培育1-2支具有思想性、政治学、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获得省级以上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1-2个奖项。
结合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把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内涵建设,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将《高铁职场礼仪》建成国家级在线开放思政示范课程,形成专业鲜明的育人优势。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加强美育劳育及大学生社会实践等相关研究,解决分层分类教学问题,培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1-2项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