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习起点,打造有深度的数学课堂
2022-03-26陈珊珊
陈珊珊
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当前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本身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起点,通过合理科学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实现高效打造有深度的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做到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分析学生的现实起点、普遍起点和逻辑起点;再通过优化合理的教学设计,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来促使学生不断提升数学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围绕着“把握学习起点,打造有深度的数学课堂”这个主题展开下文一系列的研究。
一、关注逻辑起点,促使综合能力提升
学生的逻辑起点具体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教材要求所应具备的知识经验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多依据于学生的逻辑起点开展教学与评价。关注学生的逻辑起点需要教师做到确保学生能够具备教材大纲所要求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水平,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依据教材来安排教学课堂,创设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数学课堂,进而保证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和飞跃。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后,可以合理安排教材模块,确定整节课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准确进行教学切入。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章节的过程中,依据本章节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诀,基本掌握乘法算理,能够准确进行乘法口算和笔算。教师要想准确关注逻辑起点,在授课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温习回顾乘法口诀,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引导学生头脑开始思考、转动。比如,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前邀请全班学生一起背诵两遍“乘法口诀”,在学生背诵完毕后,可以随便挑选几个对学生进行考查。比如教师问“三乘三得几”“五乘六得几”等,要求学生准确快速回答。在进行高效的温习环节后,教师需要依据教材大纲要求展开“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能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二位数或三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并透彻理解零这个数字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作用。此外,教师还需要促使学生明晰口算和笔算的应用场景,鼓励学生在合理场景下选择最佳、最有效率的运算方式。比如,“30×3”与“34×3”,通过这两个例子,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口算最佳的应用场景即当算式中有整数时(以0为结尾的)运用口算最快速。所以说,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逻辑起点,利用课前复习和课前导入环节带领学生温习其该具备的知识,保证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高效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现实起点,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受到多种多样因素如互联网资源、日常生活、學前教育水平等的影响,学生的现实起点各不相同,其认知发展水平和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各不相同。相比于以前,同一阶段的学生的认知和经验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于教师而言,准确把握每位学生的现实起点是至关重要的,找准起点才能够高效地开展后续教学,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努力从学习起点向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过渡。在了解学生现实起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综合考量学生现实起点,掌握学生个人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能力。通过课前摸查、课中互动等环节详细摸查学生情况,做到胸有成竹,准确定位每一节课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章节的过程中,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现实起点,教师可以设置课前摸底测试,设计一些有趣、益智的生活类题目,来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了解程度和认知程度。比如,题目可以设置成“大家一起来找茬”的形式,给出三至五幅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生活物品的图片,邀请学生根据现有认知找出图片中平行四边形形状和梯形形状。在学生做完任务之后,教师可以随机邀请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几名学生来解释自己的答案。教师要及时进行记录总结,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再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和调整,争取做到使得后续教学课堂可以变得丰富有趣,利于学生付出努力去认真探究问题、解除疑惑,激励学生从现有学习起点成功迈向本章节课堂教学目标。随后,在正式授课环节,教师应该多设计整理一些课堂互动问题,实现与学生的良性互动,通过有效互动不断更新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把握。比如,在讨论“平行四边形同梯形之间的异同点”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与自由去独立思考并总结该问题的答案。之后,基于全面化、差异化教学的原则,教师需要兼顾整个班级的学习状态,透彻了解班级整体学习进度和学习状况。通过对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多个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学生本节课学习上遇到的难点问题和易混淆问题,同时并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异同点”这个问题进行总结。关于两者的相同点主要有两条:1. 都是四条边组成的四边形;2. 两者的内角和都是360度,第二条规律可以鼓励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进行验证。关于两者的不同点主要有两条:1.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都平行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2. 两者求面积的运算公式不同。在教师总结完毕后,学生可以完成自主反思和总结,认知记忆并透彻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基于此,教师也可以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积极进步。
三、关注普遍起点,活化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的普遍起点是指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普遍起点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了解相关教学目标中的内容哪一部分是学生已经熟练了解并掌握,哪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哪一部分内容是学生还没有掌握的,哪一部分内容是需要教师引导才能掌握的,哪一部分内容是需要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哪一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实现的。了解清楚上述基本学习情况后,教师就可以合理地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习策略的定制,进而能够达到活化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比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一)》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了解一下大部分学生对于位置和方向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类的情境,以学校建筑物为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印象和生活经验画出教学楼、图书馆和操场,准确区分三者的位置。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分析一下教学楼、图书馆和操场三者的位置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对于方向和位置的掌握情况。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详细安排对方位(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的概念讲解,使得学生可以对具体的方位有个清晰的认识;其次,为了使得学生清楚参照物的不同导致物体的具体方位,教师可以再设计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六人一组,分别轮流以每个学生为中心参照点,其他五名学生依次以参照点的学生为中心来报自己的方位,游戏反复进行,直至学生可以迅速确定好自己的方位为止。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积极引导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大家互相促进、互相进步。总之,在把握好学生的普遍起点之后,教师能够更科学地制定教学方案,使得学生在整节数学课堂中学有所得,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具有挑战性的新知识,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四、优化教学设计,细化课堂教学流程
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逻辑起点、现实起点及普遍起点。在充分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后,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熟练运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来创设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造资源丰富、知识有趣的教学情境,也可以采取分层差异教学的方式来关注学生的个性起点,力争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此外,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需要教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来合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缺漏。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了解课堂构建水平、构建质量,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观点。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和途径来综合全面了解问题。在学生自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下在数学课堂中对自己的评价,依据优点和缺点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评价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针对于学生自评,教师可以综合大家共同的观点对整个教学安排进行改善。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对于整个课堂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细化课堂教学流程,专注打磨各个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年月日”主题的儿歌,配合着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动画,带领学生共同来朗诵“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借助歌词先带领学生来了解关于年月日基本的知识。随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平年闰年猜猜猜”游戏互动,在互动前,先提问学生平年一共有多少天,闰年一共有多少天。学生回答“平年一共有365天,闰年一共有366天”。随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任意说一个年份,然后教师就可以立马判断出这个年份属于平年还是闰年。在互动中,游戏规则是“教师随便说出一个年份,学生实行抢答的规则,最先举手的先回答该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在與学生进行游戏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都会被极大地激起,努力从学习起点过渡到教学目标所要求达到的能力和素质。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展开“课堂满意度”调查,鼓励学生发表对于课堂活动设计和教学安排的意见和观点,允许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和改善。
总之,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打造有深度的教学课堂是需要教师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教师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使之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要清晰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现实起点和普遍起点,掌握学生个体的学习基本情况和知识经验基础,把握全班整体学生的学习进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保持高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