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六个解放”,践行“三个学会”

2022-03-26顾颖

考试与评价 2022年2期
关键词:题目学会小朋友

顾颖

“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在实践教育理论过程中提出的重大命题。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包括研究型学习等,也正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一次革新。“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可以用全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动(学生主动学习)六个字来概括,这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教师所能给学生的总是有限的,其余的还是要学生自己去寻找和探索。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会受用一辈子。笔者就以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授人以“渔”。

一、学会看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过许多很好的教育改革理论,其脍炙人口者尤数学生的“六个解放”。

“六个解放”的内容是:1. 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    2. 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3. 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4. 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5. 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现代教育要求把空间交给学生去独立自主地学习);6. 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要把儿童的功课表排满。看,这“六个解放” 谁不喜欢?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技能,而且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也得到了养成。

曾听过钱志亮教授的讲座说学生是这样学习的:

83%的人                 通过视觉

11%的人                 通过听觉

3.5%的人                通过嗅觉

1.5%的人                通过触觉

1%的人                  通过味觉

从这则数据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会“看”是学习中的重中之重。于是笔者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试验:

例题:同学们玩丛林探险游戏,每辆小车可以坐6人,44人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

像平常一样,笔者让孩子们自己读题,差不多没有声音的时候,确定孩子读完了,神秘地向孩子们笑了一笑,把题目点了一下,在孩子们的惊呼声中题目没了,于是我提问:“这道题要我们求什么?”顿时班级里没有几只手举起。这时,有孩子忍不住嚷了出来:“老师,让我们再看一遍题目!”那好,这次可要认真看题,记住题目问的问题以及需要的条件。这次,孩子们真真正正地认真看题了,达到了不看题目也能把题目要求的问题以及需要的条件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的水平。笔者认为课堂上多留给孩子看的时间,并不浪费时间,教师本身也可以玩玩花样,让孩子在随时接受教师措手不及的变化中,“求”老师可以再看一遍的要求,真正地从“要我看”到“我想看”的过程。

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要我学什么,而是我要学什么!“看”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要真正地让孩子能看到心里,需要长期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来说终身有益。

二、学会听

相信很多教师都会发现为什么坐在同一个教室里、读一样的书、听一样的课,学生却是千差万别?原因其实就是是否用心在听、是否与老师同频共振、是否有创造的火花闪烁,成了学习成败的分水岭。学习好不好虽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習惯、态度的好坏却可能会影响整个人生。因此,教会学生倾听势在必行,而且学会倾听是尊重人的表现,对于孩子将来的人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作为教师,课堂上经常能见到这样一幅场景:“老师,我来!”学生热情的确高涨,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仍举手,那个回答的孩子和教师在进行着交流,可是其他孩子却并没有在专注地听。看似热闹非凡的课堂,却是低效的。笔者认为,倾听比积极发言更重要,因为听是发言的基础。要让学生学会听,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备自己

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教师必须掌握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为有源头活水来”,方能驾驭教学,为人师长。“一张文凭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要积极投身到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善于积累,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要教孩子学会听,那么首先自己得弯下腰,认真倾听孩子的话,对的固然要表扬,但是错的也未必要批评。因为错误是学习的良机,谁能保证不犯错?何况是孩子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在课堂上尽力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感觉,使学生能“安其乐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孩子还会不乐意倾听么?

2. 夸一夸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不要枯燥、反复,要牢牢抓住学生的特点,抓住孩子爱被夸、爱表现的“软肋”,例如:金耳朵在哪儿?瞧,某某小朋友做得真好!老师奖励他再说一遍!某某小朋友说的一句话谁再来说一遍?谁的眼睛最亮?谁的动作最快?谁也想学一学?谁的手举得最快?金眼睛在哪?最聪明的小朋友在哪?老师的话听清楚了吗?猜猜老师接下来要干什么?有谁在像某某学呀?你有一双金耳朵。绅士,淑女在哪?谢谢同学们听得这么认真。收音机音量开小点,收音机音量开大点。40个小朋友在读,老师能不能听到一个小朋友的声音啊?同学说的和你想的一样时点点头。慢慢来,老师和你合作。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你听得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同学听得很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试问听到这些温馨的话,哪个小朋友能不心动,能不认真听讲吗?

要讓孩子从“要我听”到“我要听”,方法是多样的,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学会倾听亦是一项终身受益的美德!

三、学会思考

探讨真理,我们提出五条思路:(一)体验;(二)看书;(三)求师;(四)访友;(五)思考。这与中庸上所讲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可以比起来看。体验相当于笃行;看书、求师、访友相当于博学;思考相当于审问、慎思、明辨。

会思考是建立在看到、听到后进行有效、积极地思考。在课堂上,是否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每一个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有一部分小朋友都几乎很少举手。有这种情况发生,必然也有第二种情况发生:有些小朋友,老师刚提完问题,他们就已经举起了小手。他们时刻准备着回答老师的提问。对他们来说,回答什么问题、答案是否正确,这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回答本身。如何处理这两种极端?这就需要教育的机智。

首先是让学生明确上课举手是思考的标志。举手,也就向老师和同学传递了信息:我思考了,我有想法了,我有疑问了,我有话要说。举手,不一定就有发言的机会;但举手发言的机会,比不举手发言的机会要多得多!说不好不要紧,说错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要说。在每周的数学课上,我至少要有一次说的机会。言说时,用适当的音量,让教室内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晰地听到我的声音。

此外,作为教师也应精心设计问题,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渐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因此,应该向学生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也留一些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张文质先生曾这样提醒教师:“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慢”意味着把持某种节奏,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慢”还意味着教师要减慢一下自己的脚步,给学生揭示自己想法的空间,读懂学生的风景。学生如何想的,往往教师没有想到。教学,要注意研究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

一次学习二年级上册练习六的时候,一道“够坐不够坐”的问题出现了:14人坐缆车,每辆车限坐2人,7辆车够坐吗?

师:(像往常一样)能找到问题吗?

生:就是求7辆车够坐吗?

师:那要知道7辆车够坐不够坐,就需要求出什么呢?

这道题的关键就是要先求出7辆车坐的人数,再去和人的总数14去比较,最后是写够坐还是不够坐,要经过这样的“三部曲”。

生1: 2×7=14(辆)

(我发现学生很容易在这里用错单位,那应该是对于自己求的是什么还是没有建立清晰的概念。)

笔者让学生把每个数的含义说一说,2表示每辆车限坐2人,7表示7辆车,14就是一共坐了14人。

师:对了。那14是几辆车坐的人数呢?

生:7辆车坐的人数。

学生终于认识到单位的错误。

(1) 2×7=14(人)

14人=14人

够坐。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14÷2=7(辆)

表示14人,每辆车限坐2人,需要坐7辆车。

(2) 7辆=7辆,够坐。

师:谁能试着说说这两种方法?交流一下。

师小结:第一个小朋友是求出7辆车能坐的人数去和准备坐缆车的人数相比,发现正好相同,所以够坐。

第二个小朋友是求出14人需要坐7辆车,和题目中问的7辆也正好一样,所以够坐。

这时,有一个不协调的声音出现了:“老师,我是14÷7=2(人)。”

当时的想法是本来这节课要教完就很紧张,这一题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于是笔者未经思考就轻易否定了,让他改过来。

课后思考了一下,其实这种方法也行,他算的是14人,如果平均分到7辆车里面,每辆车坐2人,正好分完,所以这种思路也是能证明够坐,不禁有点汗颜,汗颜的是自己的鲁莽,汗颜的是轻易否定了孩子的思维。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当经常追问自己:我们按儿童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了吗?因此,别轻易否定孩子,多留点思考空间给孩子的同时,也要留给自己!要培养孩子学会思考的品质,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先做到。

一个基于“思想”而又自由运用了“思想”去思、去想的人才算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自由“思”“想”对人非常重要,人之为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即是说,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作为确切答案的知识,那只不过是教育中的“鱼”,“思”和“想”才是教育中的“渔”。

总之,“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了不需要教而教,也就是为学而教,为学而教、为学法而创造教法,这正是“教学做合一”的真谛,也是实践中的素质教育的导向目标。教会学生看,教会学生认真倾听,教会学生思考,同时自身也要谨言慎行,不要急于轻易否定学生,即使犯错也是资源,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才是教师的责任所在。

猜你喜欢

题目学会小朋友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学会分享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追根求源
Let’s DIY Poster
学会分享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学会尊重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