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域下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中如何实现生态建设和规划

2022-03-26蔡颖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规划

【摘要】本文主要对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生态建设和规划的内涵及二者的关系进行简单阐释,分析生态视域下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中生态建设和规划的必要性,并以牡丹区区域土地整治情况为例,提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中如何实现生态建设和规划,希望改变以往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方式,达到土地利用生态化的目的,为实际其他区域土地开发和利用工作的实施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国土综合整治;生态建设;规划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4.015

引言: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赋予国土整治新的内涵,强调人地关系的调整,山水林田湖草路等全要素的整治,目的是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城乡的协调发展,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国土空间的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

1、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生态建设和规划内涵、二者关系及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规划工作实施的价值

1.1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土地整治指的是在特定区域内,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对未利用、损毁、退化及利用低效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以满足生态功能、人类生产和居住需求的活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作为国土开发、整理、修复、复垦及防护的统称[1]。我国国土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国土综合整治的重点,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如表1所示,2020年-2030年期间我国国土整治工作的具体实施需要以此为参考依据。

1.2生态建设和规划

生态建设和规划的实质是修复、构建出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功能。基于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下,生态建设和规划需落实生态系统修复、生态化土地利用及环境污染治理这三个层面的目标,其中生态系统修复作为国土综合整治生态建设的重点和要求,生态化土地利用使其最终目的和要求,环境污染治理是其基本要求[2]。

1.3二者关系

生态建设和规划作为国土空间整治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范围、手段及内容不断拓展,在提高国土资源利用率的过程中,对会生态系统产生一些影响,这就要求在完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作为生态建设和规划的重要路径,在生态建设和规划的过程中,需借助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工程手段、技术方法等,促使生态系统快速修复,发挥其生态价值。

1.4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规划工作实施的价值

1.4.1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能够反映出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而国土资源作为生态资源的核心,合理开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规划工作,能够起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4.2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明确指出需统筹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对生态安全屏障体系进行优化。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生态建设和规划被赋予新的使命,在实际开展该项工作时,能够起到改善农业生产、区域生态条件等作用,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一致,凸显出该项工作实施在乡村发展中的价值。

1.4.3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有力支撑

国土空间规划其实质是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融合,具有全域性的作用,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能够促使资源利用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相适应,并且国土空间整治与生态建设规划工作具有支撑性、工程性,二者的关系为相互补充和承接,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实施提供支撑。

2、生态视域下牡丹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成效及目前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牡丹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成效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特殊时期,国土开发、生态文明建设受城镇化转型、环境污染及乡村振兴诉求等多方面因素限制,意味着该项工作实施的难度较大。随着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方案的颁布,提出该项工作的实施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市县发展规划需要与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有效的衔接,如图1所示。为了全面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不同区域结合自身的现状,采取相應的整治对策,且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以牡丹区为例,实际调查农用地13426.8亩,其中果园321.02亩、其他园地3.12亩、有林地3881.07亩、其他林地1200.81亩、坑塘7964.71亩、设施用地55.47亩,通过农业用地情况对该区域土地利用进行系统规划,以试点的方式该地区4镇的矿废地进行复垦利用,其总面积达到543亩,并借鉴其他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经验,挖潜本区耕地后备资源,加快国土功能的修复,促使其利用率、质量提高[3]。

2.2目前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以往国土整治、生态建设规划工作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新要求。即以往国土整治局限于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整治,所整治的范围相对较小,比如土地整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农田建设、耕地保护、农用地整理等。同时,以往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主要应用综合性的工程管理方式,即通过整治工程、项目机制的实施来实现治理目标,随着自然资源部职责的变化,全域全要素的提出,国土整治的范围、内容有了新的拓展和变化,强调人地关系的调整,山水林田湖草等全要素的整治,即对国土空间进行改造建设、结构优化,并以综合化方式对生态保护、城乡格局及产业发展等目标进行统筹安排,对整治对象进行全局管理,促使国土空间的质量、效率及整体功能提高,意味着以往的土地整治范围、工作方法无法适应全要素的要求,所以,基于生态视域下开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规划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生态视域下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中如何实现生态建设和规划

3.1生态建设路径

3.1.1治理环境污染

治理环境污染能够起到保障土地生态安全的作用,也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中生态建设需从治理环境污染入手,以土地利用的角度来说,土壤环境、水环境污染是影响土地生态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水环境、土壤环境污染进行修复,比如将生物、化学及物理修复技术相结合,即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化学试剂及差异化的物理特性等减少环境中的污染物。

3.1.2修复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修复其实质是对区域生态脆弱、破坏等问题进行系统化的重构或修复,使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确保当地生态可持续发展。从土地承载空间的角度来说,生态系统的修复可以从湿地、农田及林地这三方面入手:

其一,在建设湿地生态系统时,不仅要满足航运、防涝防汛等要求,而且还需要发挥湿地对环境的净化、生物的保育功能,比如使用自然的缓坡岸线,或者设置近岸湿地前滩,为陆地动物、鱼虾及涉禽创造一定范围的食物交换的场地,延续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实现水陆生态系统的连接,如图2所示。

其二,建设农田生态系统时,由于人为因素对其影响比较大,在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下,动物的生存空间被农业机械化耕作、设施硬质化挤占,破坏了传统的农田生态基底,针对这种情况,需改变以往农田设施建设的思路,借助新型工程技术对农田生态系统进行重构,比如采取生态化的沟渠设计模式,实现农田与沟渠的物质交换,在沟渠内设置一定空间、斜坡,便于鱼虾躲藏,并设置生态桥、生态涵洞及廊道等,为哺乳、两栖动物提供安全迁移的空间。

其三,林地生态系统的建设,需综合考虑森林覆盖率、休闲观光、水土保持及动物保育等方面的因素,而不是单一地进行树木的种植,比如采取多种类、异龄模式,构建出生态混交林,站在植物群落构建的视角,对林地的乔、草、灌空间复层结构进行设置。此外,修复生态系统需站在全局的视角考虑农田、水域及林地等生态空间建设,通过各种生态系统功能的配合,为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发挥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

3.1.3生态化土地利用

以农村生产、产业及生活空间的角度来说,生态化土地利用可以从生态化农业、绿色化产业及环保化建筑这三方面入手:

其一,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下,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会普遍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业废弃物的浪费,且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产生环境污染问题,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下,生态农业的建设,应根据农业用地情况选用现代农业技术,结合系统工程方法来构建循环、复合及有机农业等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比如借鉴古代“桑基鱼塘”这一模式,构建“养猪、果蔬种植、沼气”这种循环农业体系,实现能量、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或者采取林草间作、水稻与豆科植物轮间套种等复合农业模式,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起到农田生态系统防病虫害的作用[4]。

其二,在发展绿色产业的过程中,需树立低碳、环保理念,实现绿色交通、生态旅游、绿色工坊等产业的融合,充分利用沼气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以共享单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来践行环保、低碳理念。

其三,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大等问题,与目前所提倡的低碳建筑相背离,针对这种情况,需改变以往的建设理念、方法及技术,比如建筑建设中应用装配式建筑构件,使用建筑节能技术和清洁原料,实现建筑原料的节约,降低建筑能耗。

3.2生态规划路径

生态视域下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中生态的规划,不再局限于生态用地的规划,应遵循“山水林田湖草”这一理念,思考不同用地空间功能配置的关系,依据区域资源配置情况来设定生态规划控制指标,以系统化的方式对生态用地的空间布局、结构进行筹划、安排,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2.1生態规划控制指标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中的生态规划,其本质是对生活空间、生态资源、产业发展及农业生产等的优化。其一,生活空间规划方面,不仅要考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生活污水纳管率及人均绿地率等数量指标,而且需关注环保建筑占比、清洁能源普及率等质量指标;其二,生态资源规划方面,在关注以往土地整治湿地、林地及耕地等数量指标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所布局的生态资源(水系沟通性)是否合理,生态质量(生物多样性、水质等)是否达标等;其三,农业生产空间规划方面,除了关注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农田集中连片程度等数量结构指标之外,还需要关注(农田区域生境多样化、轮间套种面积比例等)能够反映农业生态化程度的指标[5]。

3.2.2有效区分生态功能

基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下,生态规划工作的实施,需有效区分生态功能,精准定位不同分区主导生态功能,便于制定适宜的生态整治措施。通常按照生态功能的不同导向可以划分为居住区、服务区、产业区及农业等这几方面:其一,居住区即为人类提供舒适、益于居住的生活环境,该区域的规划,应遵循环保节能、低碳等理念,为人们提供居民点、公共生活空间,对建筑、景观及公共空间的整治、建设;

其二,服务区的功能在于提供生态产品、生态系统服务,比如草地、林地及湿地等生态用地,对其规划时,需对现有的生态基底进行修复、空间优化,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其三,产业区的功能在于提供特色服务、工业产品,涉及农业用地、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用地,在对其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当地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习惯及特色文化等因素,对当地各产业资源进行融合;其四,农业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农业产品,发挥其生态缓冲带的作用,包括园地、耕地及其配套设施用地等,在对其规划时,需对原有的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控制其污染,因地制宜地应用各种农业经营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生态建设和规划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对以往工业、农业及生活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修复,使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得以恢复。同时,应改变以往粗放式土地利用方式,结合本区域土地综合整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对各类生态用地的空间布局、数量结构进行优化,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的修复。

参考文献:

[1]李紫薇,赵广德,舒建英.跨区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协同规划和实施——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为例[J].中国土地,2021(11):26-28.

[2]余庆.黄河故道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策研究[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09-17(003).

[3]于沣玉.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的重难点与问题[J].智能城市,2021,7(17):114-115.

[4]梅江,李振宇.生态中国视域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5):18-20.

[5]高琨,于善初,李倩,肖庆锋,张一鸣.村庄规划中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模式研究——以临沂市书院社区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21,36(04):94-102.

作者简介:

蔡颖(1985.03.07),性别:女,籍贯:山东省菏泽市,所在地:山东省菏泽市,单位:菏泽市牡丹区自然资源局,研究方向: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职务职称 :科员。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规划
规划人生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植树造林防沙治沙 改善环境安居乐业
“慕课”建设本土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