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机制的创新探索

2022-03-25杨丰伃

科技资讯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三下乡高校学生育人

杨丰伃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与重要载体,现已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但随着社会形势变革与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三下乡”这项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各项不足之处也逐渐凸显出来。创新“三下乡”活动主题与活动内容,有效弥补“三下乡”育人活动当中的各项不足,可以显著提升实践育人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各项能力,是每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当不断创新、不断思考的关键性问题。

1 高校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成果

1.1 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三下乡”活动是一项引领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的教育活动,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认知能力为核心载体。可以说,暑期社会实践现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开展“三下乡”活动,可以有效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意识以及综合素质。高校学生作为我国高素质群体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与思想素质,其中包括良好的思想认知能力、政治信仰以及价值观念与行为观念[1]。在高校“三下乡”活动环节,通过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国情调查实地访问等方式,确保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专业内容应用到生产劳动环节以及实践环节,提升知识转化效果与知识迁移效果。不仅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稳固提升,而且学生的思想境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高校学生逐渐养成勤奋精神、团结精神以及合作精神,学生可以合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改造实际、了解实际,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生观念。马克思主义提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在“三下乡”实践活动当中,学生可以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环节,检验知识真伪,并且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储备,弥补自身所学知识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不仅如此,除专业知识外,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也得到了有效培养。综上所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2]。

1.2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将高等院校当中的先进文化、先进技术以及健康卫生知识送入乡村,帮助群众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念、价值观念以及人生观念,从而帮助农村群众完成思想脱贫。树立振兴乡村这一共识,高校学生可以将自身的专业技能奉献精神以及探索精神融入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环节,合理引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助力农村生产力发展。有效解决农民生活问题以及乡村建设问题,落实精准扶贫这一政策,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与思想水平提升。可以说,“三下乡”活动将高校学生顺利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活动开展效果将会对国家“三农”工作带来巨大影响[3]。

2 高校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存问题

2.1 缺乏正确认知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多年完善与发展,现已形成完善的活动体系,并且取得阶段性成功,但仍然存在些许问题,有待改善。而对“三下乡”一类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深刻认知是高校教师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由于高校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同一事物认知也不尽相同,再加之部分高校学生以及校领导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三下乡”活动宣传效果不佳,投入经费受限,个别学生自身素质不高,并且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这也导致部分高校学生在思想境界方面、思想认知方面产生偏差,不仅严重影响到“三下乡”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高等院校育人活动顺利开展,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高等院校名誉。

2.2 活动周期较短

通常而言,高校暑期“三下乡”活动,鼓励高校师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当中,展开基层调研活动。多数高校会集中10天左右时间组织实践活动,但由于对时间内容缺乏整体规划、系统性规划以及长期规划,实地调研活动时间受限、前期准备效果不佳,严重降低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第一课堂补充,应当科学开展整体规划工作,不应存在临时选题现象以及突击组队现象,由活动选题到活动方案整合,再到活动过程宣传,并创新社会实践调研方式,做好长期规划准备,设计出时间充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但结合目前形势而言,高校“三下乡”活动不仅时间周期较短,且活动规划效果不佳,不利于高校实践育人活动开展[4]。

2.3 缺乏稳定的实践教育基地

由于高校社会实践时间较短、参与人数有限,且并未与实践教育基地形成长久合作。这也导致对部分地区与部分项目缺乏深入了解,在缺乏深入全面研究的情况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成果转化效果不佳。与此同时,部分高校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而没有对实训教育基地展开深度挖掘与有效对接,导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效果不佳、实训基地数量有限。高等院校与地方实训基地缺乏紧密合作,难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训教育机会,这也导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效果始终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2.4 实践活动专业性不强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因此社会活动主题应当紧随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但目前多数高校在活动开展环节存在实践模式过于单一这一问题,理论研究与实际情况严重脱离。通常以走访红色基地、博物馆参观模式为主,没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更加无法确保学生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合理应用于实践环节。学生的参与程度不足,这是由于实践活动专业性不强,无法突出学生所学专业优势,更加无法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活动队伍主要由校内不同专业学生构成,部分学生与活动内容格格不入,难以发挥“三下乡”实践育人功能。

2.5 缺乏协调保障体制

近些年,随着国内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迎来巨大的发展前景与发展空间,社会实用型人才与高素质人才需求量明显提升。而高等院校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与高度关注。在此形势下,党与政府率先意识到高等院校育人优势,注重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效果,不断从政策方面为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助力与支持,但“三下乡”活动开展仍然存在诸多阻碍。追根溯源,还是由于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以及运营机制,首先目前多数高校“三下乡”活动都是由团组织出面落实,虽然高校团委在群众基础方面以及动员宣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单纯依靠团委影响力,难以满足社会实践活动多元化发展需求,还需校内其他职能部门以及教学单位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的作用与优势[5]。结合目前形势而言,高校团组织实践活动组织环节受到体制限制、活动资金限制以及教学资源限制、社会环境制约,存在资源缺失以及多头管理问题,缺乏统一协调与统一领导。其次,虽然文件要求高等院校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当中,并且规定学时与学分,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环节。不仅如此,要求高等院校教师与校领导干部参与到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中的表现,记录到整体工作量当中,将其作为考核依据,有效调动高校教师与高校干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的积极性。但由于目前高等院校尚未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制度,导致“三下乡”一类社会实践活动并未达到理想状态。例如:在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当中,并未将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考评依据,在教师职称评比环节更加看重课题数量、论文数量以及课时量,这势必会严重影响到高校教师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的积极性[6]。

3 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机制优化策略分析

3.1 构建多元化育人梯队

首先,参与主体多元化发展,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特有的辐射作用与辐射功能,鼓励更多高校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应当选择多元化学生成员。互动参与者可以是高校党员学生与高校学生干部,同时也可以从普通学生队伍当中进行筛选。目前高校“三下乡”活动人员流动性较大、地区也较为分散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项目制这种活动方式,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与课题调研平台,充分调动高校师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的参与积极性。结合团队角色搭建活动队伍展开分析,明确项目当中需要具备哪些专业背景人才、人才优势如何体现,确保人员配置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可以确保各个专业的学生在活动环节可以做到学以致用,拥有更加出色、更加亮眼的表现。其次,带队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确保“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高等院校可以从不同维度对高校学生展开个性化指导、差异化指导。带队教师包括专业课教师、高校辅导员以及团委教师,从思想引导层面、专业指导层面、心理辅导层面以及活动保障层面构建多元化育人体系,确保带队教师全程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做好团队组织协调工作,把握社会实践活动整体进度与开展方向。提前设计活动方案,并且制订出相应的紧急预案,鼓励高校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构建素质过硬、人员充足的“三下乡”队伍。

3.2 构建长期合作基地

首先,高等院校应当积极完善社会实践活动考评体系,通过成果展示方式、立项答辩方式分析项目可行性、活动深入性以及活动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对于反复开展并且取得良好成效的“三下乡”活动,应当及时总结经验,对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展开深度挖掘,通过经验总结与项目完善,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加强校地合作力度,构建长效合作关系,确保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效果。其次,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构建实践育人平台,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合理利用社会育人资源,与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展开通力合作,共同构建实践教育基地。突破校企合作壁垒,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可以结合专业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型实践教育基地,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下乡、文化下乡以及卫生下乡服务,满足基层建设多元化发展需求。为此,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构建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制订长远活动计划,确保学生可以实现持续发展、稳定发展、长远发展、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宣传工作,宣传报道社会活动主题、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成果,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提升社会实践活动影响力与覆盖面[7]。

3.3 加强实践成果转化

为高校学生搭建知行合一教育平台,结合当下热点教育问题以及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设计社会实践教育主题与社会实践教育内容与专业教师科研项目展开通力合作,以解决问题为教育宗旨,提升对行业的了解程度,制订出相应的实施规划。在实践教育环节,确保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合理应用于实践环节,为地方发展提供助力,同时也对自身所学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并且形成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其次,加大实践教育成果宣传力度,对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巩固社会实践教育成果,并且通过提炼实践教育经验,构建完善的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发掘项目潜力,并且为其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为科研项目,创建双创大赛等精准对接活动,确保实践活动成果可以及时反馈给实训基地,发挥高等院校社会服务功能。

3.4 引入导师指导模式

构建完善的指导机制,需要得到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因此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构建配置合理、结构稳定的科研团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并且给予学生更加高效、更加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同时,选拔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高校教师以及良好组织能力的学工干部,分别负责专业指导任务与活动组织任务,对指导教师展开定期培训、定期考核,从制度方面明确高校学生与高校教师参与到社会实践指导活动当中的激励措施,并且科学分配工作量,有效调动教师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确保每支实践活动队伍配备一名专业指导教师,从项目选题、项目实施,到项目数据分析、项目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给予专业培训与专业指导。聘请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活动指导环节,显著提升“三下乡”活动成效。除此之外,将“三下乡”活动项目与高校实践项目科研课题有机融合,组建高素质社会实践团体,学生在教师的精准指导下开展一系列调查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教师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环节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可以为学生带来专业化指导与针对性指导,实现师生双赢。

3.5 拓宽活动资金来源

为保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需要得到充足的资金资源支持,因此,高等院校应当设立社会实践专项资金,结合社会活动内容差异,精准设定经费支出渠道。但由于高等院校活动经费有限,因此,无法满足全体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这一需求。因此,还需积极拓宽活动资金来源,整合社会企业资源以及政府资源,对外筹集活动经费,并且发挥科技优势以及人力资源优势。以地方出资、高等院校处理这一模式科学开展一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同时,可以组建相应的参赛项目,通过项目立项申报寻求政府部门与社会企业的支持,促进高校学生团体参与到乡村振兴活动当中,在保证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效果的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精准扶贫工作、乡村振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这不仅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助力[8]。

3.6 构建协调发展机制

“三下乡”实践活动是高等院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这也意味着“三下乡”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性教育工程。因此,高等院校应当结合活动形式,构建完善的协调组织机制与领导机制,确保可以从思想层面、认知层面对学生展开科学培养,起到良好的实践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应当由高校教育处高校团委、双创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教学单位共同参与,成立协调组织领导小组。由高校教务处将“三下乡”实践活动纳入学时学分制度当中,发挥统筹作用与领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组织高校教育人员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环节,做好课程教学批阅以及事后调查报告评阅工作,由高校团委组织与双创教育中心共同开展团队申报工作以及地方交接工作、后续总结工作,通过统一协调、统一组织,确保高等院校各个部门可以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作用与优势,发挥“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助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发展。

3.7 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高校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选择带领高校学生走入农村,体验农村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同时,可以创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与社会企业展开通力合作,使学生走入企业当中,从而使学生在企业实践环节当中得到有效培养与锻炼。目前校企合作选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专业型人才培养效果,是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始终坚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原则,开展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培养,树立校企合作育人理念。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开展高校人才培养,走产学研结合道路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发展道路。保证人才培养的时效性与专业性,助力学生在毕业环节可以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应用于实践岗位当中,实现高层次就业[9]。

4 结语

总而言之,高等院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工作是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效载体。高等院校通过构建多元化育人梯队、构建长期合作基地、加强实践成果转化、引入导师指导模式、拓宽活动资金来源等方式可以显著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效果,在保证高校育人水平的基础上,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三下乡高校学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之我见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