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25赵利娜
赵利娜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民间体育游戏极具中国特色文化底蕴,传递着民族审美观念,并在传承过程中起着寓教于乐的重要作用。它种类繁多,玩法简单,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全面发展幼儿的体质、智力、协作性。因此,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体现其教育能力,能积极促进我国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1 民间体育游戏对于幼儿教学活动的意义
民间体育游戏根植于劳动人民的传统生活之中,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先做人,后做事”,这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将民间体育游戏带入幼儿教学活动,能积极的传递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民间体育游戏在体育锻炼上与文化教育相辅相成。民间体育游戏多以跑、跳、闪躲等动作为主,充足的运动会使幼儿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民间体育游戏多以团结协作为主,需要幼儿之间相互配合,锻炼了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来说,游戏的参与人数越多,交流的机会和次数也会变多,对幼儿的锻炼效果也会越好。
学前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明确了学前教育“去小学化”的发展方针,为使学前教育能够充分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学习需求,教师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全面渗透“生本”教育思想,将幼儿发展教育的主体位置上。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在民间体育游戏中得以传承和积淀,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融合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能够切实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能有效引导幼儿从民间体育游戏中感知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在幼儿的思想中生根发芽,使幼儿逐渐成长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同时,民间体育游戏并非正式的教学活动,能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的特殊性质使得幼儿在身心愉悦的快乐中不断学习,全面发展。
2 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开展现状
第一,教师缺乏游戏指导能力。就目前情况来看,民间游戏活动在幼儿教学活动中仍存在教师指导能力不足的现象,具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游戏的指导深度不够。幼儿教师通常向幼儿传达游戏指令,但是没有告诉幼儿这样做的原因和意义,导致幼儿不能进行自主独立的思考,教师无法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行为动机等因素进行深入的指导。一个是对游戏的指导时机不恰当。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民间游戏活动时,通常将自己作为游戏的主导地位,让幼儿将注意力放在教师自己的身上,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导地位。甚至在幼儿进行游戏出现错误时,教师并不及时地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暗示,不能发挥幼儿自身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导致幼儿在进行民间游戏活动过程中缺少主动思考的意识,不利于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与创新性的提升。
第二,游戏设置中缺少传统的民间文化元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对幼儿的思想、性格、品行、礼仪、道德、气质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的幼儿而言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目前幼儿的教学活动中虽然已经应用民间体育游戏,但在游戏的设置方面缺少相应的传统民间元素,以墙面设计的美观性为主要前提,使用精美的民间贴画和道具对墙面和活动室进行装饰,但大多没有特定的主题和目标,只是单纯地从审美角度出发,没有充分地与民间元素相结合,缺少了文化元素,忽视了民间元素对幼儿独有的文学素养熏陶和精神素养提升。
第三,游戏的时间和主体分配不合理。现阶段大部分的民间体育游戏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与计划性,通常由教师随意安排在教学的空余时间,导致游戏时长和游戏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大部分民间体育游戏需要依托户外环境进行,幼儿园组织的民间体育游戏缺少户外活动的时间,无法合理地安排游戏时间。此外,在幼儿园组织民间体育游戏活动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无法发挥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导致幼儿对游戏的参与兴趣度不高,在游戏中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会出现分神、溜号的现象,以至于无法有效地发挥民间游戏的价值。
3 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原则
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有力政策,使得学前教育教育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优良的教学空间中,学前教育深度和教育的人性化水平得以切实提升。目前,体育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占据着较大份额,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运动素养,要想切实发挥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优势,应严格遵循相关教育原则,以下对其进行介绍:
第一,安全性原则。幼儿正处于肢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组织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水平选取安全系数较高的民间体育游戏,避免难度较高的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人身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核心素质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将素质教育放在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上,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应用民间体育游戏时,教师应在原有教育体系和教学设置的基础上渗透素质教育思想,让幼儿能够在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实现语言交流能力、协同合作能力的同步发展。
第三,主体性原则。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地参与空间,要想有效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不应过度干预学生的游戏行为,将教师角色由主导者向指导者转变,为幼儿自主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4 幼儿教学活动中民间体育游戏的具体应用
4.1 明确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目标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文化教育和体育锻炼双重性质,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两个目标: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发展。
提高幼儿素质主要是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底蕴的继承。这要求幼儿教师选取民间体育游戏时偏向于更能体现民族文化的游戏,并在游戏中穿插对传统文化的讲解、促进传统文化的传递、制造传统文化氛围。如“打夯包”,它是陕西的一种民间体育游戏,最初是在土建工程中打夯,后来演化为一种游戏形式。该游戏体现了陕西人的团结和艰苦奋斗[1]。
促进幼儿发展主要是指:身体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心健康等。所以幼儿教师在选取民间体育游戏时应偏向于需要团结协作的体能性游戏,以此来达到让幼儿们相互沟通和身体运动的目的。比如“拔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2]。这项运动对于幼儿的体能和团结协作能力有着极大地提高,并且危险系数小,所需道具简单易得。
幼儿阶段是人类发展的关键阶段,该阶段也是启蒙教育阶段,要想在幼儿教学中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作用优势,教师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将教育重点放在幼儿长期发展上,根据班级内幼儿认知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体素质发展现状,合理制定幼儿教学活动目标。例如,班级内大部分幼儿正处于色彩感知的关键时期,对色彩辨识和色彩应用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基于此,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幼儿能够完成色彩体系架构,建立色彩意识。在目标的驱动下合理应用民间体育游戏完成教学活动。如,可组织班级内的幼儿开展打陀螺游戏,将陀螺作为游戏道具,引导幼儿按照个人的想法对陀螺进行涂色,创造属于自己的陀螺,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旋转状态中陀螺色彩的变化,实现教学目标。
4.2 融合地方特色,开展民俗教育
民间体育游戏是民俗学和体育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它不仅兼容并蓄了两者的共同特点还创造出了很多额外的特性:有竞技性却不失协作;有教育性却不失娱乐。除了体育游戏本身的特点,更能满足这个年龄段幼儿旺盛的学习欲望和活动欲望,还具备浓郁的地区民族文化底蕴。
如朝鲜族的传统民间体育游戏“骑马”来源自古朝鲜时期流行的赛马比赛。这种赛马比赛所骑乘的马名为“驮”,身材矮小却奔跑迅速。这项运动在当时盛极一时,但是幼儿却因年龄问题被禁止骑马。出于天性,幼儿们开始模仿“驮”来展开“骑马”游戏。
这种“骑马”游戏是两人一组的对抗多人游戏。规则是一人为“驮”一人为“骑手”,骑在“驮”上的“骑手”要把另一组的“骑手”拖下“驮”。在这一游戏过程中两名幼儿要相互配合,“驮”为“骑手”提供稳定的平台和灵活的闪避;“骑手”为“驮”带来胜利。
这个游戏要求两名幼儿必须亲密无间地配合,这就需要密切的沟通。同时锻炼了幼儿们的团队精神和体魄,并且使其乐在其中。这项民间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体育价值,一直是朝鲜族幼儿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4.3 促进幼儿的各方面发展
在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幼儿的积极性也不断投入,在潜移默化中幼儿的灵敏性、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也会不断提升。同时,一个良好的团结协作的环境也有助于幼儿积极的性格和优良品格的培养。
如民间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是一种最少三人参加的趣味竞技游戏,多在宽敞的室内或户外进行。这种游戏,对发展幼儿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练习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游戏规则为:一人当“老鹰”,一人当“母鸡”,其他人当“小鸡”。“老鹰”站在“母鸡”对面,“母鸡”后“小鸡”依次排成一队。“老鹰”的目标是捉到“母鸡”身后的“小鸡”,而“母鸡”则是“小鸡”的保护者。
这个游戏所有参与的幼儿都会因紧张刺激而积极参与,在攻守之间三方都会来回跑动,起到充分锻炼身体的作用。“老鹰”为了成功吃到“小鸡”会集中精力观察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母鸡”为了责任感保护“小鸡”同样会高度集中精力;“小鸡”们不能单单只靠“母鸡”守护,更要团结一致才能保护彼此。
4.4 针对幼儿特点适当革新游戏内容
当然不是所有民间体育游戏都可以直接用于幼儿教育活动,如“摔跤”、“抽陀螺”等受伤风险过高的民间体育游戏就不适合。而“跳房子”、“丢手绢”对于已经有一定身体协调性和体能的幼儿又过于简单。所以对于不同阶段幼儿,幼儿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游戏内容进行革新。
如“跳房子”这个简单民间体育游戏,如果只是单纯的单双脚反复跳跃,这种单一反复的游戏模式很快就会使幼儿厌倦。所以幼儿教师可以改变一些游戏规则,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和趣味性。如采用分组对抗的形式,增加幼儿之间的竞争性;加入计时环节减少每个“房子”的停留时间;在“房子”之间设定“陷阱”增加跳跃难度等等。这些改动并不会破坏游戏本身的性质,却提高了游戏的可玩性,重新激发了幼儿的好胜心。因此,在组织每一次民间体育游戏前,幼儿教师都应当考虑到:这个游戏适不适合这个阶段的幼儿玩?能让幼儿玩多久?幼儿在游戏结束后会有什么收获?这些都是幼儿教师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4.5 深入挖掘民间体育游戏价值
幼儿教师在创设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应当在游戏的形式和内容上不断优化和创新,充分挖掘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应用的价值,借助民间游戏让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升。
幼儿教师在设置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选择,并注重紧紧抓住民间游戏具备的传统特色,适当增添游戏的趣味性,以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教师要针对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及性格特点,深入挖掘不同类型的民间体育游戏,在提升幼儿综合素养的同时发挥教育教学价值。
如“投壶”这个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在古代是将箭投掷到壶中,以达到娱乐的效果,并展现投壶者自身的射箭实力。教师可以将这一民间体育游戏运用到幼儿教学活动中,用乒乓球和木桶代替箭和壶,通过这一游戏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与手眼协调能力,并且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在这个游戏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幼儿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游戏中,可以通过制定积分制的游戏规则,将不同的投掷位置设定成不同的分数,让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投掷位置,积极地提升自己“投壶”的准确率。
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并不断地创新和优化游戏形式,让幼儿对古代传统的游戏内容进行自主探索,不仅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还可以让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地进行融合,最终实现民间体育游戏的传承和发展。
4.6 创设民间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兴趣
想要提升民间体育游戏的效果,创设良好的民间游戏环境是前提,也是基础。幼儿教师应当将幼儿作为游戏活动的主导位置,创设适合幼儿玩耍和探索的游戏环境,充分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能够在游戏中发挥自身的天赋和潜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到民间体育游戏中,树立正确的游戏认知和规则意识。
比如上述提到的“跳房子”游戏,教师应该首先为幼儿准备宽阔的场地,避免在游戏过程中出现潜在的安全问题。还可以在地面上用油彩或粉笔绘制出精美的“小房子”,或者用花朵或其他道具装点游戏场地周围。让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出现深厚的兴趣,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从而释放幼儿的天性,有助于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中,很可能会运用到一些游戏图片,具有内容较为丰富、取材较为简单的特点,能够有效帮助教师营造良好的游戏教学环境。通过在班级或游戏场地张贴有关传统文化的图片,运用一些具有年代感和教育意义的民间游戏图片来有效地提升教学活动的成效,营造良好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氛围,让幼儿全身心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充分感受民间体育游戏的魅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有着积极作用。一方面使幼儿强身健体,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健全的心灵,身心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更是将民间体育游戏中的传统文化精华传承下来,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