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
2022-03-25李小兰
李小兰
通渭县温泉路学校 (甘肃省定西市 743300)
1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1 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在是要求人人创新、事事创新的时代,新课改对于教育教学的创新要求,不仅是对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严峻考验,更是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方向作出了思想上的指导。现代科技发展瞬息万变,带动着电子产品空前发达,小学生又喜玩乐,好奇心重,相对于传统的书籍阅读,学生更容易被电子产品的花花世界所吸引。而电子产品既成的内容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毫无益处,相反还会带来极大的损伤。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电子产品的优势,并将电子产品的可用素材和现实教学互相融合,既达到了创新教学的目的,满足了新课改的倡导和要求,也让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有所提高,让教师的教学工作能顺利高效进行。
1.2 培养学生情绪感知
语文不只是一门语言学科,更是教会一个人怎么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怎么去理解和感受周围事物的一种重要工具。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阅读量的积累。通过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可以透过文字感知作者的内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让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感知力得到升华。
2 基于新课改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2.1 阅读教学定位不明晰
在中国一提起教育,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成绩。从家长到学校,人们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度大大超过了学生自身发展状况,很多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前,没有对学生做充分的了解,不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独特的学习需求,没有搞清楚阅读教学的概念和真正意义,从而导致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仅使得阅读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长期下去,还会影响学生对阅读的兴致。比如,有的教师在上古诗词赏析课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在上课期间会制造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小事件”,像编造一个身边人的糗事、拿班上某一个同学举例子等,这些与上课内容毫无关联,虽然是成功勾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但是却和上课内容毫无关联,违背了新课改以教材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的教学理念。另外,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犯了严重的“左倾思想”,错误的理解了新课改的倡导理念,在不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一味的追求阅读量的提升,只是让学生广泛阅读,却对阅读材料是否贴合小学生语文的教材大纲,内容质量是否适合小学生阅读等方面没有进行严格地把控,导致学生没选择的阅读,主题杂乱无章,无益于阅读教学,对学生的甄别能力和审美方向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2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很多教师虽然有了超前和创新的教学意识,但是无奈受制于没有成功经验的借鉴,再加上教师本身的课业任务繁重,没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去研究和分析,因此就成了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执行的过程中,还是继续沿用了“祖传”下来的说教式教学。而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面对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小学生来说,已经完全不适用了。现在的小学生,物质条件充盈,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丰富而且缤纷多样,面对单调沉闷的教学课堂,学生丝毫提不起兴趣,更别说随着教师的引导进行深入阅读。另外,随着现在家长教育观念的愈来愈强,很多小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多方面的家庭教育,可能对于小学课本上的很多内容都已经有所接触甚至熟悉,在教师的课堂上见到的已经是“旧知识”,满足不了学生当下的学习需求,如果教师对“旧知识”也没有任何新鲜话题的拓展和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投身学习,甚至会产生小学语文课堂没意思的想法,严重影响教师在日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正常有序开展。
2.3 学生缺乏对阅读资料质量的辨别能力
现在高速发达的现代科技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人们却缺乏对信息的筛选和甄别,导致很多人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尤其是对于不经世事的小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常见问题都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更何况是面对的是浩瀚的网络信息海洋,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危险的泥潭不能自拔。因此,除了借助教师和家长的力量选择阅读资料,小学生自己应该逐渐学着加强自己对事物的鉴别能力。面对大量书籍或网络资源的时候,可以现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进行选择,对于辨别不了的内容要及时寻求教师和家长的帮助,经过不断的试炼和反复的经验积累,慢慢形成对阅读资料独有的认识和筛选体系。
3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3.1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了工作目的,在开展工作时就会有充足的动力,工作方向不会跑偏,工作效果也会十分显著。万事皆是这个道理,小学语文的阅读教育教学工作亦然。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还是成绩为王的教学理念先导,认为让学生学会了语文知识,理解了文章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完全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致使学生只学会了汉字却不解其意,在面对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手足无措。而且,如果阅读理解能力差,还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成绩。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提高对学生阅读培养的意识。除了做好整体阅读教学规划之外,教师应该把阅读教学计划细分到每一个章节。比如,针对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师就以认识汉字和学习拼音为主,三年级以上开始练习日记写作以及口语交际……,针对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梳理教学大纲脉络,更有利于教师针对性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提高练习。
3.2 丰富阅读教学方法
无论是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掌握正确的方法很重要。这是小学语文教师首先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对于阅读教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知识教学,教师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太过生搬硬套,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学习需求的情况下,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2.1 生活化教学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会涉及到说明文的学习。一般提到说明文,可能大多数学生都会联想到天书,认为说明文文章内容晦涩难懂,全篇都在讲大道理,不好理解也不好记忆。但实质上新课改之后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得到很大的改革。比如在《太阳》一文中,开篇是引入了后羿射日的典故,然后以“(太阳)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样的问题展开叙述。故事吸引学生阅读兴趣,提问又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材内容的改编也可说是用苦良心了。但是仅仅是这些好不够,为了让学生达到更高质量的阅读效果,教师还应该将课本与实际生活高度结合,让学生利用自己能切身感知到的事物去理解抽象概念。在讲解到“太阳会发光发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白天和黑夜,在讲解到“水蒸气”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用透明玻璃的热水瓶接满水,盖上盖子静置几分钟后让学生自己观察瓶盖,就会发现瓶盖凝聚了好多水蒸气。利用联想生活常见事物和现场试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达到和文章内容的共通,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对阅读教学效果来说也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作用。
3.2.2 情境化教学
情景化教学方式应该是小学教学中提到较多的一个词汇,这个是相对于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而言的,是现在教育模式的一个创新。现在的教育事业都要求以学生为本位,教师“退居二线”,说到底也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要求。而面对顽皮猴一样的小学生,教师枯燥单一的课堂教学无法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而这时,情景化教学模式就有充分发挥它独特作用的机会了。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创建故事情境,让学生深入情景内进行人物角色扮演,在扮演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性格的张力,和故事表达的含义。比如,在《将相和》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同读一遍课文,搞清楚文章大概说了件什么事情,然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赵王,一个扮演秦王,还有一个扮演蔺相如。然后进行情境对话模仿。而且教师要对进行角色扮演的学生有所要求,扮演赵王的学生要充分表现出面对秦王要求交出和氏璧时的一种压迫感,扮演秦王的学生要充分表现出秦王逼人的霸气,而扮演蔺相如的同学,要充分展出蔺相如的不畏权贵的果敢和面对困境的聪明睿智。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角色特点的同时,了解故事背景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也让学生逐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3.2.3 开展小组合作,加深阅读理解
在现在越来越开放的教育理念下,课堂不再是考试大计的修罗场,严肃庄严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变得很轻松、很自由。在小学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组织小组合作研讨活动,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分析讨论的氛围中,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古诗《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提前整理诗人和诗歌的背景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学习。学生在小组内整合各自整理的资料,然后结合资料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首古诗表面上看是作者张继途径寒山寺时夜泊客船时的所见所感,实际上作者是借景抒情。学生结合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能够清晰地领悟到这首诗歌其实是抒发了作者对战火纷乱的担忧,和对自己身处乱世无处可去无枝可依的漂泊之苦的感慨,作者是借物咏志。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形成了各自的主张观点,对故事的理解也相对更透彻,对诗词的表达方式也有所领悟,最主要是形成了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意识,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来说,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3.3 做好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
做好小学语文的课内外衔接工作,首先要教师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根据课本主题,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料,并在让学生完全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进行课外知识阅读和拓展。比如,对于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教材是以识字和汉语拼音的学习为主,那么教师教学的侧重点就在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初次接触义务教育,从思想观念上需要时间慢慢调整和转变的现状,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汉语拼音和识字的音频教学资料,在课堂上辅助教学,然后让学生课后在家练习。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意识相对薄弱,教师通过灵活生动的网络资源先引起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然后再逐步引导阅读,这样教学方式更适合小学生的发展节奏,也更易被接受。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则是以文章的阅读理解为教学侧重点,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还可以定期在课堂上组织读书研讨会,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并相互推荐书籍,这样不仅让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变得活跃,而且学生在交流沟通中也会受到阅读方法的启发。另外,针对思想相对成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发起捐书活动,让学生将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书籍带到学校,在教室布置一个读书角,学生之间可以想换借阅。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资源,而且在同学间形成互帮互助,相互赶超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增加知识阅读量的同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养成健康良好的思想品德。
3.4 开展家校合作,营造阅读氛围
家庭也是教育的重要阵地。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很大一部分需要家长的协助和配合完成。因为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只能是在讲解教材内容基础上进行一部分的拓展和延伸教学,而且教师在学校中的事务繁杂,没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筛选经典读物,想要更好的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更多的是依靠家长的协助和监督。再加上现在的中小学校很少有独立的读书馆,只是学校现有的书籍资料,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阅读需求。而现在的家庭受文化教育程度逐渐提升,每个学生的家里不说是书目琳琅,最起码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是不受限的。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书籍交换活动,并让学生之间自行规定借还期限,这样让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和对书籍的珍惜感,激励学生阅读。如果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那么学生的阅读从量变达到质变的飞跃,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学生的阅读练习不仅是新课改对教学新模式提出的新变革,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项教学活动。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在遵循教材大纲的指导下,寻求更适合更合理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家庭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科学分配课内外教学的衔接工作,让学生在积累一定量的阅读经验的同时,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价值,并在实践中加强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