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课文辅助系统初探

2022-03-25范莉莉

成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科书辅助课文

范莉莉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科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其受重视的程度进一步提升。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指导下,《中外历史纲要》作为新版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问世。白月桥提出“教科书是一个整体系统,由于其构成部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体现教学内容为主的课文系统部分,二是体现教学方法为主的课文辅助系统部分。”[1]在教科书中,课文系统是主体,处于核心位置,课文辅助系统则是从属于课文系统的体例结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构成体系。本文将着眼于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课文辅助系统,对其进行分析探究,以求发现问题,并尝试提供改进建议。

1 课文辅助系统的概念

课文辅助系统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文系统的补充、说明和解释,提供了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的基本方式。它依附于课文系统,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课文辅助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由各种不同要素构成,主要包括史料、图片、注释、习题等。根据位置和功能的差异,课文辅助系统又可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导入系统、阐释系统和巩固系统。课文辅助系统以体现教学手段、方法为主,展现了教科书的工具性,保证了培养目标的有效完成。

2 课文辅助系统的功能与地位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历史课程的设计既要考虑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目的,也要照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需要。这意味着历史课程应当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展现较浓的人文色彩,体现出人文精神。课文辅助系统是落实这些课程设计要求的优质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课文辅助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提示《课标》所规定的基本教学目标、历史内容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以及课程学习的资源等。”[2]课文辅助系统在组织编排历史知识方面具有相当程度的自由性,无疑可以阐释丰富教学内容。编写科学合理的课文辅助系统能够拓展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该系统还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能更加便捷地自主学习,并通过自我检测,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中学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相较于课文系统,更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作为教科书的重要一部分,课文辅助系统与课文系统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尽管课文辅助系统是课文系统的辅助机构,但这种依附并不意味着其作用和功能十分有限。课文辅助系统是独立的系统,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课文辅助系统既满足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脉络的要求,又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它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系统所传递的历史文化知识,又能帮助教师更好的传授知识。因此,我们不可轻视课文辅助系统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地位。我们必须在高度重视课文系统的同时,正视课文辅助系统的重要地位。

3 课文辅助系统存在的问题

3.1 表格含量过少

历史表格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具有简明直观、条理清晰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历史学科知识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民族外交、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时间跨度上下五千年,空间范围遍及全世界。编制运用各种表格,常能化繁为简,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

《中外历史纲要》课文辅助系统中阐释系统的图片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表格数量实属稀少。据统计,全书仅有五个表格,即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2011 年至2018 年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和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饼状图等。个位数的表格与数百张图片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出表格编制的不平衡不充分。事实上,在历史教科书中适当地绘制表格具有较大必要性。例如,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制成折线图,曲线的波动和时间阶段可以清晰地展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将《南京条约》的条约内容、损害的主权和权益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纳入一张表格,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总之,历史表格不能被打为“旧套路”,其在教科书中的含量有待提升。

3.2 材料缺乏细节

历史学习离不开丰富而充实的史料,史料是学生进行历史思考的前提条件。课文辅助系统应当提供充足的材料,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历史又由无数的细节构成,历史细节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如果忽视细节,“只有史实归纳和观点解释”,那么“历史就变得枯燥无味”。[3]课文辅助系统有必要补充细节性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但《中外历史纲要》课文辅助系统中的一些栏目采取概述式表达,材料较为简略,提供的信息不全面,并且缺乏具体的历史细节内容。这使得学生无法准确把握有效信息,不容易产生探究欲望。缺乏细节的材料难以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意识。例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中,史料阅读栏目中的平型关战役、第二条战线、解放战争部分的知识含量和细节内容都不够充足;《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材料仅有一句话,缺乏导语;一战中华工的牺牲奉献未能具体地说明,缺乏对华工所从事的艰苦工作的描述性解释。

3.3 问题设计不够合理

课内习题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领会新知识,让学生在阅读同时进行思考,起到当场巩固强化的作用。它使学生产生的思维活动属于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思维活动,因而对于思维的要求更高、更集中。但《中外历史纲要》思考点栏目中个别问题的设计缺乏合理性,难以起到锻炼学生思维和巩固知识的作用。如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一课中,思考点提问为什么字母文字会广泛流行,但课文部分仅简要解释了字母文字的概念,没有任何与问题相关的提示,缺乏条件性知识,其目的性也不够明确,学生难以发散思维。再如辛亥革命一课中,思考点提问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但文中内容比较简单抽象,并未提供足够的材料证据。此问的设计缺乏启发性,反而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不利于学生理解历史问题。

课后习题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后再度进行思考探究,主要培养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但《中外历史纲要》的课后习题并未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探究与拓展中设置了大量意义、作用、局限性相关的问题,但此类问题难度大、理论性强,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便难以分析回答。例如,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中,问题探究栏目提供了两个较为简短、内容单一的材料,要求学生分析资产阶级民主和人权的局限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一课,要求学生分析造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多种因素,但课内相关提示不足,问题探究甚至并未提供材料,学生解题难度大大增加。事实上,课文辅助系统应当加大提供有助于反思和重要知识点有关问题的力度,以便学生自我检测,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

3.4 趣味性不足

教科书编写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容编写是否生动、活泼和有趣。课文辅助系统需要足够生动有趣、贴合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充满兴趣地进行历史学习活动。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并达成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趣味性十足的课文辅助系统可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在《中外历史纲要》中,课文辅助系统的趣味性仍存在隐形,甚至无形的状况。当课文辅助系统内容不够生动有趣时,学生就会降低使用教科书进行自学的频率,其学习效果便会大打折扣。课文辅助系统趣味性不足主要体现在本课导入的语言平铺直叙,形式较为单一。纲要上册多以事物进行导入,如元谋人门齿化石、春秋时期青铜戈、西汉驷马安车、唐三彩文官俑等。纲要下册多以绘画作品进行导入,如亚历山大在伊苏斯、沙漠商队、15 世纪的佛罗伦萨、马斯顿荒原战役等。虽然其中不乏精妙恰当的材料,但许多配图文字单调抽象,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材料与本课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面对生涩枯燥的文字,会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整节课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导入形式不够多样,鲜见历史故事、历史漫画、历史人物等方面的设计,难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4 课文辅助系统编制建议

4.1 遵循一定设计原则

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历史事件具有真伪性,因此课文辅助系统的编写要真实准确,辅助材料中涉及的史实必须无误,表述的文字也要明晰,不可含糊其词。阐释系统中的文字史料要尽量选择未经加工的原始史料,而非学者个人言论、网络文章、文学作品等。除此之外,还应当尽量用符合历史学科的专业语言来编写辅助系统中的具体内容,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设计要遵循系统性原则。课文辅助系统设计要有目的性,要构建严密的框架体系,每个补充部分的所属、所承担的功能、扮演的角色,都要一目了然,避免编排教科书时出现的混乱性和盲目性。在设计排版栏目时要按照一定的先后秩序,同时注意根据具体实际课文内容进行相应的改变和调整。课文辅助系统的内容要符合历史发展的顺序和符合教师教学的逻辑。

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设计要遵循适量性原则。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课文系统,课文辅助系统是作为辅助部分依附于它的存在,处于从属地位,那么课文辅助系统的内容体量应当适中,不可喧宾夺主,也不可若有若无。具体来说,导入系统应做到言简意赅,表述到位;阐述系统应做到精炼明了,意义深刻;巩固系统的习题设计和拓展学生思维的历史文献推荐也要适度。

4.2 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历史教科书必须为学生服务,因而课文辅助系统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其设计需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和知识储备情况,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整体思维和逻辑思维。例如问题设计应创设最佳难度,制造能使学生产生认知不平衡的问题,以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导学系统的设计,需积极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增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满足中学生历史学习的需要,设计“与学生现实生活需要紧密相联的富有思考意义的历史问题”。[4]此外,历史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晦涩难懂,而流畅通达的语言能使学生容易接受。因此,课文辅助栏目的语言表达不能繁琐,要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特点,避免给学生造成学习负担。

4.3 增强助学功能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明确教科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课文辅助系统设计要基于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充分体现“助学”的功能。“助学”功能的发挥,则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作用。首先,导学系统的形式应当多样化,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目录设计需清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把握整本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历史的发展走向。单元导语要简洁凝练,帮助学生抓住单元的重点。本课导入应当新颖别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其次,课文辅助系统的阐释系统所提供的学习素材也要以助学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是历史思维能力。图表要注意运用地图、漫画等趣味素材,并配以恰当的标题和相关说明解释。文字材料要充分挖掘史料资源,选取通俗易懂的补充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附录设计要科学合理,便于学生将其作为工具使用。

最后,巩固系统设计的课内、课后习题既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巩固所学知识,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习题设计的内容要充实丰富、形式要多样别致。活动课设计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满足学生探究思考的需要。

4.4 重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为了迎接新时代带来的挑战,2016 年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规定了这一时期教育目标的内容。在历史学科教育中,核心素养教育是新的挑战、新的要求。那么课文辅助系统也应当仁不让地承担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任。例如文字部分应精选具有发展或辩证观点的材料,以加强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应增加历史地图资源,如战争形势图、朝代疆域图、行政区划图等。学思之窗、史料阅读等栏目所选用的史料应具有多种类、多范围的特点,并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便于学生进行研读分析。历史解释是以史料证据和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的、系统地见解。因此,与史料相配合的问题设计部分应当目的明确、精辟犀利,帮助塑成学生独特的历史思维、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活动课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良好途径,应在加量设置的基础上,确保融入更多的优质教育素材,例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红色资源、乡土人文资源等。

5 结语

课文辅助系统是历史教科书中独立的系统,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它既能够满足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脉络的要求,又能够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此外,课文辅助系统也是教师授课的趁手工具。高中历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文辅助系统在历史教科书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注意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地开发运用系统,从而提升历史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教科书辅助课文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倒开水辅助装置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背课文的小偷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背课文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