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办法探讨

2022-03-25王莹

成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传统英语

王莹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语言与文化并存,二者之间不可分割,文化能否得到传承与发扬,取决于语言教学的效果。现阶段,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英语交流能有效使中国传统文化向外输出,进而得到发扬与传播,使中国文化迈向世界,当前我国各高校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此,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语教学当中,才能实现“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最终目标,进而推动我国在全球的发展,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1 高校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1 满足文化传承的需要

英语是国际语言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英语逐渐成为传统文化传播与发扬的主要媒介。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与发扬,逐渐成为我国各高校英语教学的核心,也是为我国提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高素质人才的保障。随着高校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不断提高,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还能使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得到提升[1]。学生通过英语交流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与发扬,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能强化学生文化认同感,进而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1.2 提高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的需要

现阶段,部分高校英语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足,甚至部分高校编制的英语教材严重与学生实际生活不符,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少与中国文学典故、神话传说以及传统节日与习俗的接触机会,不仅很难达成情感教学目标,还限制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而当前个别高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文化传播、过于重视教学工具的应用而忽视人文思想的传入;过于重视西方文化教学而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等问题,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还有利于提升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的文化人格得以健全,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2]。

1.3 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范围的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得到缩短,各国家之间文化交流更加密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频率不断提升,为跨文化交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取决于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高校学生只有具备强大的文化知识支撑,才能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挥自身特长,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高校学生能充分了解到西方国家的文化特点,故而,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与年龄特点,不断扩大学生接受文化知识的范围,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眼界,拓宽事业,还能提高学生文化异同的分析能力,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我国当前各高校开展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以及法律基础等课程时,都渗透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还能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基础保障,使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播与弘扬[3]。

1.4 加强英语学习的需要

汉语是我国的第一语言,学生学习英语的起点与参照就是根据汉语开展的。故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明显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交流方式以及思维习惯的差异,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西方文化以及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汉语与我国传统文化是学生学习英语以及理解西方文化的前提与基础,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提高英语语言文化的掌握程度,还能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达到高效教学目标。

2 高校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

2.1 课程内容西方化严重

根据我国当前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来看,教材中编制的内容西方化严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与讲解严重不足。由于当前教材中大部分文章来源于西方,在英语教学的不同教学环节以及阅读训练当中,西方国家的文章引用过多,文章中宣扬了过多的西方文化,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口语训练中,对于传统节日的联系,学生对西方的圣诞节以及感恩节等英语词汇了解更深入,甚至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过节也主要以西方传统节日为主,对于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并不了解,对于习俗以及纪念的伟人并不熟知。高校英语教材中过于宣扬西方文化,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深入我国各高校校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学生讨论的话题更多的是西方的美食以及电影,甚至有学生“非美剧不看”[4],对于高校英语教师而言,应适当引导学生观看美剧,了解西方文化以及语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以讲解西方文化为基础,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共情能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下降,还会使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偏离学生生活现状,进一步影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2 英语教学目的性强,英语检测体系缺乏传统文化渗透

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性较强,教学的核心任务仍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虽然2017 年我国教育部明确指出了高校应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课程,但并未明确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与传承,故而导致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分,考试作为学生英语水平唯一的考核标准,以英语四、六级考试举例,其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占比极少,甚至某年的题目数量仅有3-4 道。教师与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应对考试、考级当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学习并不重视,导致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难度较大,限制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3 学生缺少传统文化英语学习氛围

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英语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进而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然而根据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情况来看,部分英语教师在为学生营造英语氛围时,并未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足,并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学生兴趣不足,传统文化就得不到良好的传承与发扬。各高校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学生营造传统文化英语学习氛围,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还能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5]。

2.4 英语教师缺乏文化培养意识

当前我国各高校的英语教师的任职要求多以英语专业知识以及西方文化知识为主,对教师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重视,导致部分英语教师缺乏文化培养意识,更关注西方文化课程的讲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西方文化的各种元素引入课堂,为学生开设“英语角”,鼓励学生学习西方节日的习俗以及来源,忽视培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然而,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与目标,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我国世世代代的人民,因此,高校英语教师更应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积极融入到英语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而当前部分高校英语教师缺乏文化培养意识,教学理念以及教育原则并不能与时俱进,进而导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效果受到负面影响。因此,积极提升英语教师文化培养意识,是当今各高校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3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语教学当中

3.1 完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其中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的选修课程中设置了英语国家文化课程,在选修课程当中,大部分教学内容仍以西方国家文化、英文名著选读为基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课程少之又少。想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难度较大,且系统性较强,而英语课堂作为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英语课堂是学生接触知识最直接的场所,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路,改变以往的只重视英语知识以及答题技巧的教学思维模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其中,进而扩展文化教学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6]。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应积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英文版《中国日报》、英文版《中国文化读本》以及《中国节日文化英文读本》等,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为学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故而,高校英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在讲解西方传统节日与文化的同时,引入中国传统节日,以西方圣诞节举例,可将我国传统的春节引入其中,让学生在对比中西方节日不同的风俗习惯,并展开小组讨论,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为英语跨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与发展。

3.2 明确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使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融合

现阶段,若想切实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英语教学之间的冲突,就应明确英语课程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进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英语教学充分融合,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第一,高校英语教师应明确大学英语不仅仅使学生的必修基础课,还是一门能实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课程,因此,高校教师应在教学大纲中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要求,在设计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时,应积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第二,根据当前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来看,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用英文进行翻译,而忽视了民俗习惯、传统民族服饰、传统美食、传统哲学思想以及传统文化作品的融入,以英语专业为例,英语专业学生已经开设了Chinese Culture 一门科目,而非英语专业学生并未有机会在有限的课时当中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7]。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中积极增加中国元素,并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当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使中国传统文化充分与高校英语教学相融合。

3.3 开展多样化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渗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想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可为学生开展多样化英语课堂教学活动,高校英语教师应向学校反应,建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组织,并吸引学生加入其中,并定期为学生邀请专家开展传统文化交流会,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髓得以弘扬,激起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积极性。另外,高校还应为学生积极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活动,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诗词朗诵等,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与写作水平的同时,还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也可为学生举办书画展、民族传统服饰等活动,可用英文进行注解,进而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翻译能力,并不断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此同时,在英语教学中,高校英语教师还可为学生收集文化素材,向学生推荐英文版的中国文化相关资料,丰富学生阅读量,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交流能力,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进而提升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语课堂当中,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与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与思想得到全面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促使学生人格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养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与认同心理[8]。同时,高校英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使学生养成理性判断中西方文化的能力,用客观的眼光与角度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念贯穿其中,进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并不断发展。

3.4 加强英语教师跨文化思维培养,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英语教师不仅应了解西方文化,还应掌握我国传统文化、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因此,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高校应积极为英语教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培训,不断将最新的文化教学理念向教师们进行普及,同时增强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量,引导教师在研究英语教材的同时,不断挖掘英语教材文化的内涵,并积极补充课外阅读材料,使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得以丰富与优化,确保教学资源能充分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另外,英语教师还应积极转变教学形式与态度,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与方法,将传统文化用英文进行表述并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9]。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任务,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将我国传统文化巧妙的融入教学当中,不仅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还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传统英语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