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2022-03-25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51
戚 嵩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改革由局部到全面、由探索到深化的划时代转变,并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全面深化改革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探索蕴含其中的人性奥秘、彰显潜匿其里的人民情怀,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新境界、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人的需要
人对“人之谜”的探索最早可追溯至西方文明史的源头。以古希腊德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为标志,人对自身的认识开始指向自我。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大都以抽象直观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自身这个“对象、现实、感性”,因此这些思想家尽管留下无数有关人自我认识的“自画像”,但没有也不可能有一张真正像人。而马克思抓住了“人的感性活动”这一解开人自身之迷的金钥匙,发现了“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1](P205),建立了科学人性观,实现了人性史上的一次深刻革命。马克思人性观有三个基本维度,即:人作为类存在,其根本类特性就在于“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P16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01);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其中,人的需要是人性的基础,而“人的需要必然要求人们通过改造现实世界来满足,因为人的需要使人不局限于既有的现实,而总是使他力图超越现实的不足,去追求理想目的”[2]。可见,任何改革都必须满足人的需要、获得人民支持方能顺利进行。40年来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正是肇始于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吃饱饭的朴素需要。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日益广泛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把人的需要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通过满足人民需要、彰显公平正义、破除利益藩篱来促进人性发展、彰显人性关怀。
(一)满足人民需要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人的需要及其求得满足的生产方式形成社会制度,而社会制度永远都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设计应该是“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3]。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中国改革,本质上就是旨在通过不断调整优化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制度机制体制趋于完善,最大限度促进生产力发展,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考虑,习近平总书记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且再三要求各领域改革都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需要的领域改起,抓住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改革。[4]“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5]。
人的需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马克思看来,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原因就在于:“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P159)。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最为迫切的温饱需要,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种较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已经被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向往所取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7](P9)
毋庸讳言,改革带来生产力大解放,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世界奇迹。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生,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P9)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在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深入分析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8],就能够不断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促进公平正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公平正义是不断满足随社会历史发展而发展的人的需要的根本保障,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社会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是,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因此而改变,仍然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诸多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公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9]。分好财富“蛋糕”、促进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前提。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把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公平正义和民生福祉来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改革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把问题突出的领域和环节作为改革的重点。抓紧解决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坚决破除制约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障碍,“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0]。
无论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些领域改革举措无一例外地都在向着公平正义发力,都是“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0]。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的核心价值空前凸显。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人民
历史主体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由于不懂得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把历史主体要么理解为抽象的自然人,要么理解为精神实体,最终都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马克思比前人深刻之处就在于他把这个问题诉诸实践、劳动。当马克思把实践、劳动理解为一种“现实的人”的对象性物质活动,那么,“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6](P1)而历史作为在时间中延续的社会不再“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6](P153),而“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P295)。这样,马克思就直截了当确立了“现实的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科学解决了历史主体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充分体现并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理论,提出了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科学论断,并把人民作为改革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7](P16-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视阈下,人民始终是改革的主体。坚持人民的改革主体地位,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改革、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以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检验改革。
(一)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究竟要以谁为中心、为谁而改革,是否坚持人民立场,是一个带有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的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7](P35)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1],“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12]。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上升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强调,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改革,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又充分彰显了人民的改革主体地位。
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改革既非抽象玄奥的概念,也不止于口号和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根本宗旨贯穿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党建、生态、国防等各领域改革的全部实践,顺应人民群众愿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P287),行动着的群众决定历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实质,高屋建瓴精辟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3]“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10]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力量源泉和坚强后盾,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2017年,林芝市粮食播种面积1.691万hm2,其中青稞播种面积为0.500万hm2。2017年,林芝市种植的青稞品种有藏青320、藏青2000、喜拉22号、冬青18、果洛和山青9号等。2017年,从山南、日喀则、拉萨等地引进新品种种子共142 t,品种有藏青2000、喜拉22号、冬青18号、山青9号。
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诸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公有经济的大规模发展等一系列改革的积极探索与创新突破,改革实践经验的创造与积累,改革中新生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和实践的成果。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14](P118),“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4](P38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利益纠葛千头万绪,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越繁重、目标越艰巨,就越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参与。根本原因就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无论形势多么复杂、困难多么艰巨、挑战多么严峻,只要有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10]惟其如此,14亿中国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方能得以充分彰显。
(三)把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改革的重要标准
以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来检验改革成效,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把握,也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高度自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以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答应、是否高兴作为衡量改革的根本标准。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写入党章。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要系于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具体问题。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统筹协调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时,要深入了解群众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真心实意维护群众利益。通过不断创新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真正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真正得到改善、人民利益真正得到保障,切实实现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终极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一向认为,人类历史不仅是生产史、经济史和制度史;同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是从动物世界进入真正人的世界的历史。这个过程,就其内涵来说,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但就其外延而言,也是人类不断扩展自身的活动范围,冲破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局限,从狭隘的民族历史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15]因此,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懈探索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谜来寻求人的发展、人类解放的实现路径。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毕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和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为人的全面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面深化改革继承并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要求,把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在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人”并非抽象的人,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6](P151)现实的人,他们是“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6](P153)。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通过主观臆想实现的,而是取决于个人生存发展的诸多条件的改变或完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主要包括生产力的发达、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制度的保障等。全面深化改革继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一步系统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7](P9)。
(一)经济体制改革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二)政治体制改革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能为其他各领域的深化改革提供重要保障,还能够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对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建设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此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部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就全面从严治党作出制度安排。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7](P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制度现代化,用制度体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积极稳妥、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提供了重要体制机制保障,从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三)文化体制改革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建立在发达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又要建立在发达的精神文明基础之上;既要以先进生产力为前提,又要以先进文化为前提。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是文化的人而非‘物化’的人,是生成的、全面的人而非先定的、‘单向度’的人。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四)社会体制改革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社会主体,其生产实践活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各种保证。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精神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离开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实现。而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的形成依赖于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眼于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17](P3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18]。随后,党中央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进一步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陆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积极推动脱贫攻坚、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城乡养老并轨、公立医院改革、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改革举措,确保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天地。
(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生态环境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文明与一定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改造中收获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而步入的新阶段。
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文明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生态文明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自身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7](P36)的生态文明战略目标。
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靠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体现和运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18]等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强调,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并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7](P3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列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把制度建设、法治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